一种养牛用饲料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22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畜禽养殖领域,尤指一种养牛用饲料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饲养牛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宜喂量,如喂青饲料中,奶牛10千克/日左右,育肥牛12千克/日左右,一次不能多喂,否则会对牛造成不利的影响,如牛吃豆科牧草过多易发生瘤胃臌胀,但是,目前在喂料上多采用人工随意喂料,就算注意了喂量,定量喂食,人工喂食效率明显会变低,且无法避免手工拿取带来的误差,无法保证精确性,而且不同年龄的牛身高有尺寸差异,怎样对不同高度的食槽进行饲料投喂一直是行业内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牛用饲料投放装置,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使用方便,通过两个输送器的相互配合,能满足对不同高度,不同尺寸的食槽进行饲料投喂,有效的满足不同牛龄对饲料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牛用饲料投放装置,包括本体,第一输送器,第二输送器,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其特征在于:本体底端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行走轮,本体顶端中部设置有滑槽,本体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左端设置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形成配合,滑块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器,第二输送器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桨叶,第二转轴底端设置有搅拌桨叶,第二输送器下端设置有集料罩,第二输送器上部设置有盖板,第二输送器下部设置有横杆,本体顶端左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杆相应位置,支撑板底端设置有若干滚珠,支撑板左侧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上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输送器中上部,第一输送器与第二输送器通过柔性连接管连接,第一输送器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桨叶,第一输送器左部设置有出料口。

工作原理:

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在投喂装置上设置盖板用于投喂装置的封闭作用,通过搅拌桨叶与集料罩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起到良好的上料效果,有效的防止饲料形成硬块而无法上料,同时通过两个输送器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调节出料口的高度与距离,充分有效的根据食槽的高度距离实现方便的给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出料口;3-第一输送器;4-第一推杆;5-第一油缸;6-支撑板;7-滑块;8-第二螺旋桨叶;9-盖板;10-第二转轴;11-横杆;12-第二输送器;13-集料罩;14-搅拌桨叶;15-行走轮;16-第一螺旋桨叶,17-第一转轴;18-滚珠;19-连接管;20-第二电机;21-支撑杆;22-第二推杆;23-滑槽;24-本体;25-第二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养牛用饲料投放装置,包括本体24,第一输送器3,第二输送器12,第一油缸5,第二油缸25,其特征在于:本体24底端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行走轮15,本体24顶端中部设置有滑槽23,本体24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油缸25,第二油缸25左端设置有第二推杆22,第二推杆22另一端设置有滑块7,滑块7与滑槽23形成配合,滑块7上端设置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顶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器12,第二输送器12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桨叶8,第二转轴10底端设置有搅拌桨叶14,第二输送器12下端设置有集料罩13,第二输送器12上部设置有盖板9,第二输送器12下部设置有横杆11,本体24顶端左侧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固定在支撑杆21相应位置,支撑板6底端设置有若干滚珠18,支撑板6左侧设置有第一油缸5,第一油缸5上设置有第一推杆4,第一推杆4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输送器3中上部,第一输送器3与第二输送器12通过柔性连接管19连接,第一输送器3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第一电机1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转轴17,第一转轴17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桨叶16,第一输送器3左部设置有出料口2,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在投喂装置上设置盖板用于投喂装置的封闭作用,通过搅拌桨叶与集料罩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起到良好的上料效果,有效的防止饲料形成硬块而无法上料,同时通过两个输送器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调节出料口的高度与距离,充分有效的根据食槽的高度距离实现方便的给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