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野外用牛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67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野外用牛桩。



背景技术:

在农村的田野里,会经常看到有农民在田野里或者田埂上放牛,当牛吃饱了以后一般会将牛通过牛桩固定在长满草的田野里,让牛独自待在那边休息或者吃草,然后农民就可以离开做其他事情。但我们知道,很多田野里都没有水,尤其在夏天的时候,牛需要大量饮水,此时,农民就需要经常回到田野中,然后带着牛去河边饮水,防止其中暑,这就对农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占用其很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野外用牛桩。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野外用牛桩,包括钢制的牛桩本体,所述牛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底部设置有锥形破土结构;其中,所述牛桩本体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活动转轴与所述安装槽上部活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杆的下端悬空设置;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安装固定孔,所述安装槽中部设置有第二主安装固定孔;还包括饮水槽,所述饮水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饮水槽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所述第一主安装固定孔、第二主安装固定孔、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主安装固定孔和第二主安装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之间固定有辅助支撑杆;其中,所述牛桩本体的中部还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牛桩既可以用于固定牛的绳子,快速组装后 又可以便于牛在野外田野上进行饮水,设置了上述结构之后,就不需要农民频繁牵着牛去河边饮水,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多功能野外用牛桩,包括钢制的牛桩本体1,所述牛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16,底部设置有锥形破土结构11;其中,所述牛桩本体1的上半部分左右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内设置有主支撑杆15;所述主支撑杆15的上端通过活动转轴20与所述安装槽13上部活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杆15的下端悬空设置;所述主支撑杆1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主安装固定孔,所述安装槽13中部设置有第二主安装固定孔;还包括饮水槽17,所述饮水槽17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16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21;所述饮水槽17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18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19;所述第一主安装固定孔、第二主安装固定孔、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18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19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主安装固定孔和第二主安装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辅助安装固定孔18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19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辅助安装固定18孔和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19之间固定有辅助支撑杆14;其中,所述牛桩本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通孔12。

使用时,将牛桩底部锥形破土结构11固定在需要固定的田间土地上,然后将安装槽13内的主支撑杆15向外侧转动到水平状态,然后将固定在饮水槽17上的辅助支撑杆14从第一、第二辅助安装固定孔上拔下来,然后将辅助支撑杆14固定在第一、第二主安装固定孔上,这样就可以将两个支撑板水平固定住了。然后再将饮水槽17的底部内螺纹结构21与牛桩上的外螺纹结构16固定在一起。牛桩两侧的支撑杆15可以对饮水槽17底部进行支撑,提高饮水槽的稳定性。而设置的通孔12则可以用于对拴牛的绳子进行固定,便于对牛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最后将水存储在饮水槽中,至此,牛就可以随时进行饮水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