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养殖系统以及农业养殖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00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养殖系统以及农业养殖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养殖系统以及农业养殖设施,具体是涉及一种采用多边形多层结构的立体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生猪养殖设施,主要是平面养殖;中小型养殖机构采用的是人工清理污物和饲养,由于人工体能和劳动强度,每天不能做到多次清理,粪便、污物不能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彻底,造成猪舍环境差,滋生病菌诱发生猪感染;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从事养殖的人员越来越难找,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高效的养殖设施代替传统养殖模式;而且平面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大,还不利于环境卫生。

相关技术中,也存在有关立体养殖设施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ZL201620446337.X)公开了一种圆形多层生猪养殖设施,包括驱动装置、圈舍、排污装置、沼气池和空气循环调节系统,所述圈舍为圆形;所述沼气池设置在所述圈舍的底部,所述空气循环调节系统设置在所述圈舍的顶部,所述排污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圈舍连接,所述排污装置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沼气池内;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排污装置工作。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旋转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底部并置于所述沼气池内,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搅拌叶连接。这种圆形多层生猪养殖设施虽然具有高效立体饲养、节省土地、节约成本、健康卫生、减少饲养人员劳动强度的特点,但是其也存在某些缺陷。其中,圆形圈舍在实际过程中不容易建造,而且,驱动装置位于养殖设施的内部,通过一个旋转轴带动多层的排污装置进行动作,这样不仅需要较大的功率,同时排污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养殖系统以及农业养殖设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污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养殖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圈舍和沼气池,所述圈舍设置为叠层结构,且在每层圈舍内设置有刮板;每层所述刮板分别对应连接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其对应的所述刮板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层种植区,其中,所述种植区沿所述圈舍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沼气池连接,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种植区。

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圈舍的外围,用于沿所述圈舍的周向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上,用于沿所述圈舍的轴向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圈舍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圈舍包括墙体、地面和围栏,所述墙体上开设有通风窗,所述地面开设有排污槽,所述刮板固定在所述围栏的下部,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地面设置并与所述地面贴合,且所述刮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中轴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件,所有的所述刮板以所述中轴为中心在所述圈舍内均匀分布;所述排污槽的数量与所述刮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相邻的两件所述排污槽之间对应的所述墙体上均开设有一扇通风窗。

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沼气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轴流风机、导风管,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圈舍的顶部,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流风机,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圈舍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农业养殖设施,其包括所述的立体养殖系统。该农业养殖设施可以用于生猪的饲养,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动物的饲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每层刮板分别对应连接一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其对应的刮板进行工作,每个刮板的驱动方式更加灵活独立,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中心旋转轴带动所有刮板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污效率高,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立体养殖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刮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立体养殖系统在增加种植区、移动装置之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立体养殖系统在增加种植区、施肥装置之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轴流风机; 2-围栏; 3-驱动装置;

4-刮板; 5-地面; 6-沼气池;

7-排污管; 8-搅拌装置; 9-施肥装置;

10-种植区; 11-中轴; 12-排污槽;

13-升降机构; 14-旋转机构 15-漏粪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养殖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圈舍和沼气池6,所述圈舍设置为叠层结构,且在每层圈舍内设置有刮板4;每层所述刮板4分别对应连接一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其对应的所述刮板4进行工作。每个刮板4的驱动方式更加灵活独立,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中心旋转轴带动所有刮板4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污效率高,利于推广与应用。

对于圈舍上其他附加结构此处不局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例如:空气循环调节系统设置在所述圈舍的顶部,所述排污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圈舍连接,所述排污装置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沼气池6内等等。

为了达到种植植物的目的,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层种植区10,其中,所述种植区10沿所述圈舍的周向设置。

优选地,种植区10的数量为多层,多层种植区10自上而下沿种植区10呈同心圆的方式设置。

此外,为了方便对种植区10进行施肥处理。进一步地,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施肥装置9,所述施肥装置9的一端与所述沼气池6连接,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种植区10。

优选地,这种施肥装置9至少包括一个输送泵,输送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沼气池6连接,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各个种植区10相连。

对应地,为了方便人员对种植区10的操作。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旋转机构14和升降机构13,所述旋转机构14设置于所述圈舍的外围,用于沿所述圈舍的周向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构13设置于旋转机构14上,用于沿所述圈舍的轴向进行升降。

其中,升降机构13可以采用升价架或者升降机等等,旋转机构14可以采用旋转小车等等。

本实施例中,由于每层所述刮板4分别对应连接一所述驱动装置3,这样刮板4的移动轨迹就可以灵活设置。因此,对应所述圈舍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较佳地,所述圈舍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值得理解是,正多边形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正五边形等等。当然,所述圈舍的横截面还可以为圆形。

具体地,所述圈舍包括墙体、地面5和围栏2,所述墙体上开设有通风窗,所述地面5开设有排污槽12,所述刮板4固定在所述围栏2的下部,所述刮板4垂直于所述地面5设置并与所述地面5贴合,且所述刮板4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中轴11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3相连。这里的中轴11可设置于所述圈舍的中心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此外,所述圈舍还包括漏粪地板15,漏粪地板15铺设在所述围栏2的下部,刮板4可将地面5上的粪便污物推至排污槽12内,集中处理;在刮板4的上方设置围栏2,实现分圈饲养,便于生猪管理。

其中,所述刮板4的数量至少为两件,所有的所述刮板4以所述中轴11为中心在所述圈舍内均匀分布;所述排污槽12的数量与所述刮板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相邻的两件所述排污槽12之间对应的所述墙体上均开设有一扇通风窗。

本实施例中,该立体养殖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设置于所述沼气池6内。这里的搅拌装置8可单独设置,结构简单,设置合理。

例如:搅拌装置8包括电动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连接在所述搅拌轴底部并穿入到所述沼气池6内,所述电动机可驱动所述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轴带动所述搅拌叶共同旋转;搅拌叶旋转可加快沼气池6内的粪便污物发酵,发酵后产生的沼液上清液经好氧,过滤后可用作排污装置的冲洗,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既环保又可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轴流风机1、导风管,所述轴流风机1设置在所述圈舍的顶部,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流风机1,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穿入到所述圈舍内。将轴流风机1设置在圈舍的顶部,并通过导风管连接轴流风机1,穿入到圈舍内,在圈舍内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感应圈舍的温度与湿度,电动机驱动轴流风机1工作,可同时控制通风窗关闭或打开,实现为圈舍内通风降温,使圈舍内的生猪生长更加健康。

本实施例中,在排污装置设有排污管7,将排污管7的一端与排污槽12的末端连通,排污管7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沼气池6内,可将排污槽12内的粪便污物随排污管7流入到沼气池6内进行发酵。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饲料供给系统包括配料装置、供料管和食槽,供料管的一端连通配料装置,供料管的另一端与食槽连通,食槽设置在圈舍内,当开启配料装置时,饲料会从供料管内流入到食槽内为圈舍内的生猪提供饲料,自动进行喂养,无需人工喂养;

优选地,饲料供给系统还设置了喷淋清洗装置,包括抽水泵、导管和喷头,将喷头设置在食槽内,导管的一端与喷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抽水泵,通过控制抽水泵的打开或关闭可清洗食槽内的残余饲料,还可为生猪提供饮水;清洗后的残余饲料可统一回收,经过滤后,滤渣可高温高压杀菌处理,进行下次配料使用,清水还可重复使用清洗。

综上,本实施例中每层刮板4分别对应连接一驱动装置3,通过驱动装置3可分别驱动其对应的刮板4进行工作,每个刮板4的驱动方式更加灵活独立,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中心旋转轴带动所有刮板4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污效率高,利于推广与应用。而且,处理后的粪便污物通过排污管7流入到沼气池6,经搅拌叶搅拌,取沼液上清液经好氧发酵、过滤回收,可进行排污沟和排污管7的清洗,沼渣用作有机肥;产生的沼气还可用作圈舍取暖。在圈舍顶部安装的轴流风机1,通过各层圈舍里的温度传感器和换气窗,可调控各层圈舍温湿度和空气新鲜度;饲料供给系统通过配料装置将配好的饲料,经过供料管送到各层的食槽中,对生猪进行喂养,并在食槽中配备喷淋清洗装置,即对食槽起到了清洗作用,还能给生猪补给充足的水分,本系统为高效立体饲养、节省土地、节约成本、健康卫生、减少人力的生猪养殖系统。

值得说明的是,具体在驱动装置3的选择时,同样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举例说明,驱动装置3可以电机、齿轮和链条,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链条设置于刮板4的外周边缘,齿轮与链条之间相互啮合。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传动结构,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农业养殖设施,其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立体养殖系统。该农业养殖设施可以用于生猪的饲养,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动物的饲养。

值得说明的是,该立体养殖系统的具体结构已在上面实施例一中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一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所保护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的保护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赘述。

该农业养殖设施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例如: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系统集成控制系统根据生猪养殖工艺要求,通过圈舍各层各部位不同,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传回电脑系统,电脑汇总结果与养殖工艺要求对比后,通过电脑发出指令控制各部位机构工作,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养殖情况,减少饲养者的工作量,做到安全快乐养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