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432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



背景技术:

我国黄淮地区主要实行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制度,在小麦收获的换茬季节作业量大、时间紧,农民需要抢收、抢种,且小麦收获后留茬高、秸秆覆盖量大,现有的秸秆换天机和旋耕机都是全幅作业,不但土壤动土率多,而且动力消耗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造成能量浪费的同时且不利于保水保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所述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从前往后主要包括三点悬挂装置、秸秆还田装置、旋耕装置、排肥装置、排种装置、镇压装置,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前置变速箱与秸秆还田刀辊,所述前置变速箱设置在秸秆还田刀辊上方并与其传动相连,所述旋耕装置包括后置变速箱和旋耕刀辊,所述后置变速箱设置在旋耕刀辊上方并同时与前置变速箱和旋耕刀辊传动相连,所述旋耕装置后方设有排肥装置,所述排肥装置包括肥箱和排肥开沟器,所述肥箱与所述后置变速箱传动相连,所述排肥装置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与所述排种装置相连,所述排种装置包括种箱和排种开沟器、排种器、覆土器,所述排种装置与所述后置变速箱传动相连,所述镇压装置为镇压轮并与排种装置传动相连,所述地轮和三点悬挂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播种机的最前方的上下部位。

优选地,所述地轮和镇压装置的高度均是可调节的。

优选地,所述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刀采用Y型甩刀,旋耕刀轴上内螺旋布置3列旋耕刀。

优选地,所述播种机通过前方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传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为拖拉机。

所述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工作原理是:作业时,拖拉机的动力经动力输出轴传递给一级变速箱(即前置变速箱),经一级变速箱后一部分动力经带传动传递给苗带秸秆还田刀辊,对小麦秸秆进行苗带粉碎还田处理;另一部分由二级变速箱(即后置变速箱)传递给旋耕刀轴,旋耕刀对土壤进行苗带浅松、碎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旋耕的同时二级变速箱传动给排肥装置和排种装置,分别通过施肥开沟器和播种开沟器进行开沟作业,完成相应的施肥和排种作业,播种完成由覆土器完成覆土,并由镇压轮完成镇压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能在播种带上一次完成粉碎灭茬、种床整备、精密播种及施肥、覆土、镇压等多功能作业,既减少了动土量、降低了能量消耗又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动力传输方案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三点悬挂装置,2-前置变速箱,3-后置变速箱,4-肥箱,5-平行四连杆机构,6-种箱,7-镇压轮,8-覆土器,9-排种器,10-排种开沟器,11-排肥开沟器,12-旋耕刀辊,13-秸秆还田刀辊,14-地轮,200-秸秆还田装置,300-旋耕装置,400-排肥装置,600-排种装置,700-镇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从前往后主要包括三点悬挂装置1、秸秆还田装置200、旋耕装置300、排肥装置400、排种装置600、镇压装置700,秸秆还田装置200包括前置变速箱2与秸秆还田刀辊13,前置变速箱2设置在秸秆还田刀辊13上方并与其传动相连,旋耕装置300包括后置变速箱3和旋耕刀辊12,后置变速箱3设置在旋耕刀辊12上方并同时与前置变速箱2和旋耕刀辊12传动相连,旋耕装置300后方设有排肥装置400,排肥装置400包括肥箱4和排肥开沟器10,肥箱4与后置变速箱3传动相连,排肥装置400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5与排种装置600相连,排种装置600包括种箱6和排种开沟器11、排种器9、覆土器8,排种装置600与后置变速箱3传动相连,镇压装置700为镇压轮7并与排种装置600传动相连,地轮14和三点悬挂装置1分别设置在所述播种机的最前方的上下部位。

具体实施时,地轮14和镇压装置700的高度均是可调节的。

具体实施时,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刀采用Y型甩刀,旋耕刀轴上内螺旋布置3列旋耕刀。

具体实施时,所述播种机通过前方的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出装置传动相连。

具体实施时,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为拖拉机。

具体实施时,所述动力传输方案如图2所示。

具体实施时,为保证播深一致性和开沟器的入土能力,利用了平行四连杆机构作为播种机的播深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而作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也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