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座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505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向盘座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小型耕作机中,还是以跟走式的微耕机为主,小部分是通过改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装一个简单的乘坐装置及后导向支撑轮。跟走式微耕机对于现阶段来说已经濒临淘汰,而那些加装简单乘坐装置及后导向支撑轮的微耕机,在田间工作时,特别是土质比较泥泞的耕地中工作时,因为后轮不带驱动,单单靠驱动轮带动,转向的时候转弯半径就会很大,也特别容易陷机,给农民耕作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对于一些面积不大的田间作业来说,转弯半径太大也不利于农民的耕作。且市场上的这种形式的耕作机械,前旋耕部分要么就是没有升降装置,碰到一些有石块的耕地就会卡住导致发动机熄火等情况;要么就是简单的利用丝杆做升降,这样在升降过程中就会特别的麻烦,在调节旋耕深度的时候就会增加农民的操作难度,也不利于机械的田间转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方向盘座耕机,该方向盘座耕机的后轮带有驱动且设计有转向装置,适用性更广,效率更高,减轻农民的劳动力负担;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座耕机,包括:离合器总成;发动机,其安装在发动机架上,并与所述离合器总成通过皮带连接传输动力;波箱总成,其与发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总成安装在该波箱总成一轴的一端,从而将动力传输进波箱总成的波箱;前驱动轮总成,其分布在所述波箱总成的两侧,并安装在所述波箱总成的波箱驱动轴上;旋耕刀总成,其通过旋耕万向节连接总成与所述波箱总成的波箱前输出口连接;后驱动带转向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波箱总成的波箱后输出口上,该后驱动带转向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座椅;方向机总成,其固定在所述波箱总成的上方,并通过固定板与波箱总成的波箱连接;以及后驱动轮总成,其通过连杆与所述方向机总成连接,通过转动方向机总成的方向盘控制后驱动轮总成实现后转向功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架与波箱总成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通过第二螺栓与后驱动带转向装置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后驱动轮总成和前驱动轮总成均采用双轮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方向盘座耕机的后轮带有驱动且设计有转向装置,这样在田间工作时能大幅度的减少陷机的可能性,适用性更广,效率更高,且在不可避免的遇到陷机情况时,带驱动后轮的转向装置可以更好的解决陷机情况,减轻农民的劳动力负担;带驱动后轮转向时,配合方向盘及左右转向离合踏板还可以大大的减小座耕机的工作间转弯半径,基本可以实现原地转弯,实现零漏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耕地,使得农民操作更加的轻便,提高了座耕机的适用性和舒适性,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座耕机前旋耕部分还设置有液压升降万向节连接装置,田间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升降旋耕部分,根据不同耕地及农民的要求来调整旋耕深度,过田埂及转移时也更加的方便、省力、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座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方向盘座耕机的具体结构包括:发动机1、离合器总成2、波箱总成3、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后驱动轮总成5、方向机总成6、前驱动轮总成7、旋耕万向节连接总成8、旋耕刀总成9、座椅10和发动机架11。其中,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带有驱动且设计有转向装置,这样在田间工作时能大幅度的减少陷机的可能性,适用性更广,效率更高,且在不可避免的遇到陷机情况时,带驱动后轮的转向装置可以更好的解决陷机情况,减轻农民的劳动力负担;带驱动后轮转向时,配合方向盘及左右转向离合踏板还可以大大的减小座耕机的工作间转弯半径,基本可以实现原地转弯,实现零漏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耕地,使得农民操作更加的轻便,提高了座耕机的适用性和舒适性,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座耕机前旋耕部分还设置有液压升降旋耕万向节连接总成8,田间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升降旋耕部分,根据不同耕地及农民的要求来调整旋耕深度,过田埂及转移时也更加的方便、省力、安全、有效。

具体来讲,发动机1安装在发动机架11上,并与离合器总成2通过皮带连接传输动力,发动机架11与波箱总成3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离合器总成2安装在波箱总成3一轴的一端将动力传输进波箱总成3的波箱;波箱总成3的波箱内部通过齿轮和轴的互相配合传输动力。

前驱动轮总成7分布在波箱总成3的两侧,并安装在波箱总成3的波箱驱动轴上,这样就构成了前驱动装置。

旋耕万向节连接总成8的一端安装在波箱总成3的波箱前输出口上,另一端与旋耕刀总成9连接,从而将动力传输到旋耕刀总成9的旋耕刀实现旋耕功能。

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安装在波箱总成3的波箱后输出口上,后驱动轮总成5与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连接,从而将动力传输到后驱动轮总成上实现后驱动功能。

方向机总成6固定在波箱总成3的上方,并通过固定板与波箱总成3的波箱连接,后驱动轮总成5通过连杆与方向机总成6连接,通过转动方向机总成6的方向盘控制后驱动轮总成5实现后转向功能;方向盘操纵,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座椅10通过第二螺栓与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连接,从而安装在后驱动带转向装置4的上方。

优选的,后驱动轮总成5和前驱动轮总成7均采用双轮配置,这样就形成了四驱装置,使机器的防陷性能更加突出,转弯半径也更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该方向盘座耕机的后轮带有驱动且设计有转向装置,这样在田间工作时能大幅度的减少陷机的可能性,适用性更广,效率更高,且在不可避免的遇到陷机情况时,带驱动后轮的转向装置可以更好的解决陷机情况,减轻农民的劳动力负担;带驱动后轮转向时,配合方向盘及左右转向离合踏板还可以大大的减小座耕机的工作间转弯半径,基本可以实现原地转弯,实现零漏耕,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耕地,使得农民操作更加的轻便,提高了座耕机的适用性和舒适性,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座耕机前旋耕部分还设置有液压升降万向节连接装置,田间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升降旋耕部分,根据不同耕地及农民的要求来调整旋耕深度,过田埂及转移时也更加的方便、省力、安全、有效。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