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49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随之产生代替人劳动,在日常使用中申请人发现目前使用的打沟机的升降作业台存在一定弊端,就是螺旋犁头的驱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直接相咬合,不利于螺旋犁头张开角度的调整操作,而且工作过程中齿轮运转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包括动力转换箱、传动轴、传动轴套、螺旋犁头驱动轴套、升降杆套管、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和螺旋犁头驱动轴,其中所述升降杆套管固定设置在动力转换箱后端,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咬合的齿轮C和齿轮D,所述传动轴套一端通过法兰与动力转换箱固定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动力转换箱与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通过传动轴活动相连,其中所述动力转换箱内的中间设有主动齿轮、一侧设有动力输出齿轮A、另一侧设有反转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B,所述动力输出齿轮A和动力输出齿轮B均通过传动轴与设置在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内的齿轮C相连,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一端与齿轮D相连、另一端设有法兰。

进一步,所述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和动力转换箱上部均设有机油加注口。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齿轮A和主动齿轮直接咬合,所述动力输出齿轮B和主动齿轮通过反转齿轮间接咬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底部,且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套上固定设有末端带有卡扣的固定臂,所述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通过设置在固定臂末端的卡扣紧固在传动轴套上,松开卡扣后,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可以以连接动力转换箱与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的传动轴为转轴旋转,调整到合适的间距后再将卡扣紧固即可。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传输过程中动力衰减小;

2、该设计将动力传输装置密封安全可靠,同时在润滑油中运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该设备生产成本低,保养维护费用低经济性强。

4、用户可以根据种植作物需要调节两个螺旋犁头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力转换箱内齿轮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打钩机的升降作业台,包括动力转换箱1、传动轴、传动轴套3、螺旋犁头驱动轴套4、升降杆套管7、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和螺旋犁头驱动轴,其中所述升降杆套管7固定设置在动力转换箱1后端,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齿轮箱2内设有相互咬合的齿轮C和齿轮D,所述传动轴套3一端通过法兰与动力转换箱1固定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动力转换箱1与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通过传动轴活动相连,其中所述动力转换箱1内的中间设有主动齿轮8、一侧设有动力输出齿轮A10、另一侧设有反转齿轮9和动力输出齿轮B11,所述动力输出齿轮A10和动力输出齿轮B11均通过传动轴与设置在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内的齿轮C相连,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一端与齿轮D相连、另一端设有法兰。

进一步,所述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和动力转换箱1上部均设有机油加注口5。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齿轮A10和主动齿轮8直接咬合,所述动力输出齿轮B11和主动齿轮8通过反转齿轮9间接咬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套4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底部,且所述螺旋犁头驱动轴套4上固定设有末端带有卡扣12的固定臂6,所述螺旋犁头驱动齿轮箱2通过设置在固定臂6末端的卡扣12紧固在传动轴套3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