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种猪养殖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877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家庭种猪养殖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种猪养殖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集约化养猪快速发展,但在多数小型养猪场里,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猪场环境条件恶化,猪舍建筑不规范,没有科学的管理措施,消毒不严格,疾病防治不到位,药物使用不科学,免疫不合理,操作不正确等因素,也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小型养猪场经济效益,导致小型养猪场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依旧经济效益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种猪养殖场,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农户猪场规划不科学、布置随意、生物安全控制不严格、猪只疾病无法有效控制及污染不能有效处理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家庭种猪养殖场,包括生活区、养殖区、污水处理区及排污沟(,并且养殖区四周设有围墙,生活区与养殖区通过排污沟与污水处理区连接,养殖区通过赶猪道与生活区连接,其中养殖区包括配怀舍、分娩舍、育肥舍、保育舍、隔离舍及赶猪道,各舍之间通过赶猪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怀舍包含第一舍体,设置在第一舍体上用于降温的水帘与风机,设置在第一舍体上用于通风的窗户,开设于第一舍体上用于连接赶猪道的配怀舍第一大门,开设于配怀舍第一大门对面舍体上用于进出的配怀舍第二大门,至少一个设置在配怀舍内的公猪大栏,多个并排设置在公猪大栏一侧的限位栏,设置在限位栏一侧连接多个限位栏的第一过道,以及设置在限位栏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其中,第一过道连接配怀舍第一大门与配怀舍第二大门,排污渠一端连接排污沟。

进一步地,所述分娩舍包含第二舍体,设置在第二舍体上用于降温的水帘与风机,设置在第二舍体上用于通风的窗户,开设于第二舍体上用于连接赶猪道的分娩舍第一大门,开设于分娩舍第一大门对面舍体上用于进出的分娩舍第二大门,多个并排设置在分娩舍内的产床,设置在产床一侧用于连接多个产床的第二过道,及设置在产床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其中第二过道连接分娩舍第一大门与分娩舍第二大门,排污渠一端连接排污沟。

进一步地,所述保育舍包含第三舍体,设置在第三舍体上用于降温的水帘与风机,设置在第三舍体上用于通风的窗户,开设于第三舍体上用于连接赶猪道的保育舍第一大门,开设于保育舍第一大门对面舍体上用于进出的保育舍第二大门,多个设置在保育舍内的保育间,所述保育间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保育间内的保育栏位,设置在保育栏位一侧用于连接保育舍第一大门的第三过道,设置在保育栏位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其中排污渠一端连接排污沟,各保育间通过第三舍体与窗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育肥舍包含第四舍体,设置在第四舍体上用于降温的水帘与风机,设置在第四舍体上用于通风的窗户,开设于第四舍体上用于连接赶猪道的育肥舍第一大门,及开设于育肥舍第一大门对面舍体上用于进出的育肥舍第二大门,多个设置在育肥舍内的育肥间,所述育肥间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育肥间的育肥大栏,设置在育肥大栏一侧用于连接育肥舍第一大门的第四过道,设置在育肥大栏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其中,排污渠一端连接排污沟,各育肥间通过第四舍体与窗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室包含第五舍体,设置在第五舍体上用于通风的窗户,开设于第五舍体上用于连接赶猪道的隔离室第一拦位门与第二拦位门,设置在隔离舍内的隔离栏位,设置在隔离栏位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其中,排污渠一端连接排污沟。

进一步地,所述赶猪道为砖砌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生活区包括用于进出养殖区进行消毒的消毒通道,设置在靠近养殖区一侧的物资库房及饲料库房,设置在生活区另一侧的厨房与宿舍,设置在宿舍另一侧用于进入生活区消毒的消毒通道,设置在生活区边缘处的两个蓄水池,其中,饲料库房通过赶猪道搬运饲料。

具体地,所述污水处理区包括与排污沟连接的积粪池,设置在积粪池一侧的干粪棚,设置在积粪池另一侧的化尸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生活区与养殖区严格区分开来,饲养员及外来人员生活住宿完全集中于生活区,在人员进入养殖区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过程,经过此过程严格控制外来疾病的代入与带出。

(2)本实用新型将配怀舍设置在分娩舍旁,将保育舍与育肥舍设置在一起,可以提高饲养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配备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的粪便及污水可以作为农家肥或燃料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区布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区配怀舍布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区分娩舍布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区保育舍布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区配育肥布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区配隔离布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区布局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生活区,2-养殖区,3-污水处理区,4-排水沟,5-围墙,6-配怀舍,7-分娩舍,8-保育舍,9-育肥舍,10-隔离舍,11-赶猪道,12-水帘,13-风机,14-窗户,15-排污渠,16-消毒通道,17-物质库房,18-饲料库房,19-厨房,20-宿舍,21-蓄水池,61-第一舍体,62-配怀舍第一大门,63-配怀舍第二大门,64-公猪大栏,65-限位栏,66-第一过道,71-第二舍体,72-分娩舍第一大门,73-分娩舍第二大门,74-产床,75-第二过道,81-第三舍体,82-保育舍第一大门,83-保育舍第二大门,84-保育大栏,85-第三过道,91-第四舍体,92-育肥舍第一大门,93-育肥舍第二大门,94-育肥大栏,95-第四过道,101-第五舍体,102-第一拦位门,103-第二拦位门,104-隔离栏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家庭种猪养猪场通过将生活区1、养殖区2及污水处理区3严格分离开来,且污水处理区3设置在养殖场的角落,远离养殖区2,并且外来人员进入生活区1需要进行消毒,外来人员及饲养员平时都集中在生活区1,进入养殖区2需要进行消毒,这样可以从源头杜绝疾病的传播。

如图1所示,家庭种猪养殖场,包括生活区1、养殖区2、污水处理区3及排污沟4,并且养殖区2四周设有围墙5,生活区1与养殖区2通过排污沟4与污水处理区3连接,养殖区2通过赶猪道11与生活区1连接,其中养殖区2包括配怀舍6、分娩舍7、育肥舍9、保育舍8、隔离舍10及赶猪道11,各舍之间通过砖砌墙体的赶猪道11连接。

如图2所示,生活区1包括用于进出养殖区2进行消毒的消毒通道16,在靠近养殖区2一侧有储备东西防物资库房17与堆放饲料的饲料库房18,在生活区1另一侧的有厨房19与供饲养员休息的宿舍20,在宿舍20另一侧有进入生活区1消毒的消毒通道16,生活区1的背面有两个蓄水池21。

如图3所示,配怀舍6包含第一舍体61,在第一舍体61上安装有用于降温的水帘12与风机13,及用于通风的窗户14,第一舍体61一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赶猪道11的配怀舍第一大门62,配怀舍第一大门62对面是配怀舍第二大门63,配怀舍6内的若干并排的限位栏设置在配怀舍第一大门62旁,限位栏65挨着公猪大栏64,第一过道66供饲养员喂养和赶猪使用,每排猪圈一侧有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15且一端连接排污沟4。

如图4所示,分娩舍7包含第二舍体71,第二舍体71上安装有用于降温的水帘12与风机13及用于通风的窗户14,第二舍体71一侧开设有用于连接赶猪道11的分娩舍第一大门72,分娩舍第一大门72对面是分娩舍第二大门73,分娩舍7内有多个并排放置用于母猪生产的产床74,分娩舍7的第二过道75供饲养员饲养和赶猪使用,且连接着两道大门,产床74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15且一端连接排污沟4。

如图5所示,保育舍8包含第三舍体81,第三舍体81上安装有用于降温的水帘12与风机13及用于通风的窗户14,第三舍体81一侧开有连接赶猪道11的保育舍第一大门82,保育舍第一大门82对面是保育舍第二大门83,保育舍8内有多个保育间,每个保育间包括多个并排的保育栏位84,保育栏位84一侧的第三过道85连接着保育舍第一大门82,保育栏位84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15,其中排污渠15一端连接排污沟4,各保育间通过第三舍体81与窗户14连接。

如图6所示,育肥舍9包含第四舍体91,第四舍体91上安装有用于降温的水帘12与风机13及用于通风的窗户14,第四舍体91一侧开有连接赶猪道11的育肥舍第一大门92,育肥舍第一大门92对面是育肥舍第二大门93,育肥舍9内有多个育肥间,每个育肥间包括多个并排的育肥大栏94,育肥大栏94一侧的第四过道95连接育肥舍第一大门92,育肥大栏94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15,其中,排污渠15一端连接排污沟4,各育肥间通过第四舍体91与窗户14连接。

如图7所示,隔离舍10包含第五舍体101,第五舍体101上安装有用于通风的窗户14,第五舍体10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赶猪道11的隔离室第一拦位门102与第二拦位门103,隔离舍10内有隔离栏位104,隔离栏位104一侧用于清扫粪尿的排污渠15且一端连接排污沟4。

如图8所示,污水处理区3包括与排污沟4连接的积粪池,积粪池一侧连接干粪棚,另一侧连接化尸池。

其中配怀舍6紧邻分娩舍7,这样可以方便驱赶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7待产,当小猪断奶后,通过赶猪道11进入保育舍8进行饲养,保育舍8每一排保育大栏配有一条过道,每一排保育大栏成独立的一室,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大面积传播,当保育猪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将保育猪通过赶猪道11赶到育肥舍9中圈养,育肥舍9总体布局与保育舍8一样,当猪处于每一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最适温度不一样,分舍圈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室内温度,室内温度通过水帘12和风机13共同作用来调节,如果其中的某一头猪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的将病猪赶往隔离室隔离观察,所有的圈舍都设置有连接排污沟4的排污渠15,将猪产生的一切垃圾通过管道送入污水处理区3,污水处理区3的积粪池通过发酵产生的气体可以供生活区1使用。当出现病猪死亡,污水处理区3的化尸池可以对死亡的猪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很好的遏制病毒传播,当有猪需要出栏,则通过赶猪道11将猪赶到出猪台,然后把猪赶到停靠在运猪车停车坪内的运猪车上,这样可以杜绝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2,而且猪产生的粪便等也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