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通风控制的蔬菜花卉温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087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利于通风控制的蔬菜花卉温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大棚增温和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通风控制的蔬菜花卉温棚。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塑料大棚通过在塑料薄膜外侧覆盖草毡等来抵抗严寒,草毡自重大,需要许多个并列设置才能覆盖整个塑料大棚表面,夜晚抵抗严寒之后,白天需要及时收起以利于阳光照射,操作非常麻烦,而且草毡遇雨水后重力增加很多,需要增加大棚骨架的承载程度,成本较高,人力资源浪费。另一种为保持棚内温度的方式是增加塑料薄膜层数,单纯增加层数会带来放风通风困难铺设固定困难。有关于双层或三层塑料大棚的记载,通过在塑料大棚内部增设内层薄膜的方式来保持棚内温度。多层塑料薄膜存在问题是通风操作困难,需要同时对内层和外层薄膜都开口放风,操作非常麻烦,很难操作到位。而且,由于天气因素和昼夜温差因素,在同一季节内会出现反复高温和低温问题,多层塑料薄膜能够抵御低温侵袭,但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双层塑料薄膜往往无法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塑料大棚存在保温性和通风性不能同时满足的矛盾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方便控制功能层厚和通风的利于通风控制的蔬菜花卉温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通风控制的蔬菜花卉温棚,包括立柱和拱形杆以及塑料薄膜,所述拱形杆包括固定拱形杆和转动拱形杆;固定拱形杆通过立柱固定,转动拱形杆铰接于固定拱形杆的一端或两端,塑料薄膜覆盖与固定拱形杆和转动拱形杆外表面;还设置有外立柱,外立柱上设置有驱动力和导向轮,以及设置有驱动机构,钢丝绳一端连接转动拱形杆的端部,另一端绕过驱动轮和导向轮后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设置有中纵梁和侧纵梁,中纵梁固定于各中立柱顶端,侧纵梁固定于各侧立柱顶端;所述固定拱形杆的中部固定于中纵梁上,两端分别固定于侧纵梁上。

在所述转动拱形杆的端部设置有卡槽,在相对应的底面设置有凸出的密封条,所述卡槽回位后能够匹配卡固于密封条上。

在所述塑料薄膜外侧覆盖固定绳,固定绳两端通过地固桩固定于地面,或者固定绳固定于卡槽侧壁,在卡槽侧壁设置有与地面固定的机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温棚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自由打开和闭合。从而为通风提供方便,也为机械入棚提供便利(普通温棚边角区域高度低,不利于机械作业,甚至人力种植也非常麻烦)。从而能够在不改变薄膜固定状态的情况下,同时提高保温性能和通风性能,操作非常方便,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中立柱,2为侧立柱,3为固定拱形杆,4为转动拱形杆,5为销轴,6为外立柱,7为钢丝绳,8为牵引轮,9为导向轮,10为卡槽,11为密封条,12为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蔬菜花卉温棚,其拱形杆包括固定拱形杆3和转动拱形杆4,立柱包括中立柱1和侧立柱2,侧立柱2对称于中立柱1的两侧。固定拱形杆3的中部与中纵梁固定,两端部分别与侧纵梁固定。中纵梁固定于中立柱1顶端,侧纵梁固定于侧立柱2顶端。左右两组转动拱形杆4分别通过销轴5铰接于固定拱形杆3的两端,塑料薄膜12覆盖与固定拱形杆3和转动拱形杆4外表面。

还设置有外立柱6,外立柱6上设置有驱动力和导向轮,以及设置有驱动机构,钢丝绳7一端连接转动拱形杆4的端部,另一端绕过驱动轮和导向轮后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自由打开和闭合,利于通风控制,也为机械入棚提供便利。

为达到密封和对接固定目的,在转动拱形杆4的端部设置有卡槽10,在相对应的底面设置有凸出的密封条11,卡槽10回位后能够匹配卡固于密封条11上。

同时,在塑料薄膜12外侧覆盖固定绳,固定绳两端通过地固桩固定于地面。或者固定绳固定于卡槽10侧壁,在卡槽10侧壁设置有与地面固定的机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