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411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蘑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



背景技术:

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拉丁学名:Avarices campestis。蘑菇具有多达36000种性别,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大部分蘑菇可以作为食品和药品,蘑菇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在种植方面,大棚集约化栽培是我国蘑菇主要栽培模式,传统的大棚在刮大风时容易发生棚顶被掀翻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刮大风时容易发生棚顶被掀翻的缺陷,提供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两根所述横杆之间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弧形连接杆,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防雨布,所述横杆和弧形连接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弧形连接杆的底部轴心位置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外壳内腔底部,所述外壳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盲孔和支撑柱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防雨布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外壳并延伸至表面,所述外壳的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若干与排水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风槽位于通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防雨布的两侧为双层结构,且防雨布的双层结构套接弧形连接杆的外壁。

优选的,若干所述通孔由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通孔的水平高度低于排水孔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若干所述排水孔和排水管由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矩形结构,所述盲孔分别位于外壳的底部四个角落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棚顶的压强大于外壳内腔的压强,所以在刮大风的时候棚顶不易刮飞。通过防雨布底部设置的排水孔和排水管能够方便排水;通过固定柱能够更好的将弧形连接杆与外壳连接。增加棚顶的一个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雨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风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横杆、3弧形连接杆、4防雨布、5螺纹孔、6螺纹柱、7固定柱、8盲孔、9支撑柱、10排水孔、11排水管、12通风槽、13竖杆、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蘑菇种植用防风大棚,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2,横杆2的数量不少于两根,两根横杆2之间通过竖杆13固定连接,横杆2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弧形连接杆3,两个弧形连接杆3之间设置有防雨布4,防雨布4的两侧为双层结构,且防雨布4的双层结构套接弧形连接杆3的外壁,横杆2和弧形连接杆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5,螺纹孔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6,弧形连接杆3的底部轴心位置通过固定柱7固定连接外壳1内腔底部,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盲孔8,外壳1呈矩形结构,盲孔8分别位于外壳1的底部四个角落处,盲孔8的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柱9,盲孔8和支撑柱9的数量不少于四个,防雨布4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10,排水孔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1, 若干排水孔10和排水管11由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排水管11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表面,外壳1的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通风槽12,外壳1上开设有若干与排水管11相匹配的通孔14,通风槽12位于通孔14的上方,若干通孔14由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通孔14的水平高度低于排水孔10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1两侧开设的通风槽12和防雨布4使得外壳1顶部的气流压强大于外壳1内腔的气流压强,所以在刮大风的时候棚顶不易刮飞。通过防雨布4底部设置的排水孔10和排水管11能够方便排水;通过固定柱7能够更好的将弧形连接杆3与外壳1连接。增加棚顶的一个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