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瓶栽菇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及其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白玉菇,又名真姬菇,因具有独特的蟹鲜味,还名蟹味菇、海鲜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惜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经常食用会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鲜品价值高达30至40元,被誉为食用菌中的“金枝玉叶”,具有广阔的栽培前景和市场潜力。
白玉菇在瓶栽种植过程中,接种后通常需要对接种表层的杂菌及时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以方便生产中及时有效的清除接种后瓶栽菇表层的杂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包括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分别设置在第二刷体的两侧,且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外侧均可向上向第二刷体中间间歇移动;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均包括位于下端的刷毛和可通气的若干布气管;三个刷体的底部均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支架;第二刷体第三刷体顶部固设在支架顶部,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均通过气缸与支架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顶部均通过合页与第二刷体顶部连接;气缸固设在支架顶部与第一刷体或第三刷体远离第二刷体一侧相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离第二刷体一侧相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导向轴,两个导向轴通过平板连接,平板顶部与气缸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轴上均套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有两个,均设在支架上;两个接近开关分别位于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远离第二刷体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内均设有中空部,中空部内均设有气囊,三个气囊的进气口均伸出其所在的刷体;三个气囊均与其所在的刷体的若干布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若干布气管和刷毛均为柔性材质;若干布气管外围均为刷毛;布气管的直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如上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以将上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应用于该传输系统中,在传输的过程中完成杂菌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包括传送带;所述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均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它们底部距传送带的距离比传送带要传送的瓶栽菇的瓶口距传送带的距离小1-3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由于同时设置了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方便清理刷毛处吸附杂物;同时,将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设置成与第二刷体合页连接,并且可向上向第二刷体中间间歇移动的方式,在使用中方便同时将多个接种瓶的杂质清除出多个接种瓶所在的箱体范围;刷毛和可通气的若干布气管的设置,简单的物理机械摩擦(靠刷毛和毛细软管端部与瓶栽菇上表面摩擦接触)去除与气体吹动去除相结合,对杂菌的清理更为彻底。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接近开关的设置,可对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偏离第二刷体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它们相对于第二刷体张开过大,影响清理效果。
所述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与上述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去除支架顶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简单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中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二刷体的简单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应用在传输系统中的简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刷体;2-第二刷体;3-第三刷体;4-刷毛;5-布气管;6-支架;7-气缸;8-合页;9-导向轴;10-平板;11-弹簧;12-接近开关;13-中空部;14-气囊;15-进气口;16-传送带;17-瓶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包括第一刷体1、第二刷体2和第三刷体3;所述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分别设置在第二刷体2的两侧,且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外侧均可向上向第二刷体2中间间歇移动;第一刷体1、第二刷体2和第三刷体3均包括位于下端的刷毛4和可通气的若干布气管5;三个刷体的底部均平齐。
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支架6;第二刷体2第三刷体3顶部固设在支架6顶部,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均通过气缸7与支架6顶部连接。
所述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顶部均通过合页8与第二刷体2顶部连接;气缸7固设在支架6顶部与第一刷体1或第三刷体3远离第二刷体2一侧相对应的位置。
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离第二刷体2一侧相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导向轴9,两个导向轴9通过平板10连接,平板10顶部与气缸7连接。
导向轴9上均套有弹簧11。
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接近开关12;所述接近开关12有两个,均设在支架6上;两个接近开关12分别位于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远离第二刷体2一侧。
所述第一刷体1、第二刷体2和第三刷体3内均设有中空部13,中空部13内均设有气囊14,三个气囊14的进气口15均伸出其所在的刷体;三个气囊14均与其所在的刷体的若干布气管5连通。
若干布气管5和刷毛4均为柔性PVC材质;若干布气管5外围均为刷毛4;布气管5的直径为3mm。
如图5所示,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包括传送带16;所述第一刷体1、第二刷体2和第三刷体3均位于传送带16的上方,且它们底部距传送带16的距离比传送带16要传送的瓶栽菇的瓶口17距传送带16的距离小2mm。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使用时,使支架6下端横跨传送带16两侧,确保第一刷体1、第二刷体2和第三刷体3底部距传送带16的距离比传送带16要传送的瓶栽菇的瓶口17距传送带16的距离小2mm;将气缸7、接近开关12与现有的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气囊14进气口15与现有的空气源连接,待传送带16上接种后的箱装多个瓶栽菇经过本实施例所述清理刷的下方时,可启动气缸7带动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2外侧轻微上下移动,同时开启进气口上的阀门,对多个瓶栽菇顶部的杂菌进行清除,在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2外侧轻微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在气缸7作用下上移时靠近其紧邻的接近开关12,自动控制系统即可控制气缸7收缩,实现第一刷体1和第三刷体3的下落回位,这一过程反复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