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888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穗行育种试验是品种培育中优良特性优选关键阶段,而当前国内的穗行育种试验机械化播种技术欠成熟,基本采用人工撒播和稀条播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播种均匀性与国外育种出苗效果相差较远,试验精度较低,国内良种繁育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对滞后,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的小区穗行播种机。

排种装置作为小麦穗行育种装备的关键核心装置,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播种性能。为保证行间不混种,现有的小区穗行播种机均采用每行单独设有一个排种装置的方式,导致整机体积庞大,行数较多时整机布置较困难。国内传统的锥体格盘式排种装置排种格数较多,体积较大,由于单穗行种子量比较少,种子不足以沿锥面均匀分布到全部栅格,导致排种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体积紧凑,结构简单,有效减轻整机重量,工作可靠,排种均匀性好,自净程度高,能够提高小区穗行育种试验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其中,包括存种装置、三分式分种锥体、落种格盘和排种底盘,存种装置位于三分式排种锥体的上方,三分式排种锥体支撑固定存种装置,三分式排种锥体固定在排种器底盘的上方,落种格盘位于三分式排种锥体和排种器底盘之间,落种格盘安装在排种器底盘上,排种器底盘带动落种格盘转动;

所述三分式分种锥体包括分种锥、排种器隔断、斜面挡块、排种器护壁,分种锥、排种器隔断和斜面挡块设置在排种器护壁的内部,排种器隔断位于分种锥和排种器护壁之间,排种器隔断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分种锥和排种器护壁固定连接,排种器隔断沿分种锥的环形外侧均匀分布,将分种锥和排种器护壁之间均匀的分为三个相同的隔断空间,分种锥的底部设有斜面挡块,排种器隔断与斜面挡块组成人字形空间;

所述存种装置包括上存种筒、存种筒上盖和下存种筒,存种筒上盖固定在上存种筒的顶部,存种筒上盖上均布三个供种管,每个供种管对应一个隔断空间,上存种筒固定设置在排种器隔断的顶部,并与分种锥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下存种筒套合在上存种筒的下部外侧,下存种筒的底部设有三个长槽口,下存种筒通过长槽口插在排种器隔断上,且沿排种器隔断上下运动,下存种筒未提起时起下端卡合在三分式分种锥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排种器底盘包括排种器基座、排种器主轴、落种漏斗和锥齿轮,排种器主轴的底端固定有锥齿轮,排种器主轴的上部与落种格盘固定连接,排种器主轴的顶部设置在分种锥的内部,且排种器主轴与分种锥之间设置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将落种格盘压紧在排种器基座上,排种器基座上设有三个排种口,排种口的下方设有落种漏斗,落种漏斗与排种器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三分式分种锥体还包括护壁固定圈,排种器护壁的环形外侧固定有护壁固定圈,护壁固定圈通过螺栓与落种器底盘固定连接,从而将三分式分种锥体固定在落种器底盘上,并使三分式分种锥体与落种器底盘之间的间隙可调,防止出现干磨现象。

所述下存种筒的上部设有提起销。通过提起销完成下存种套筒的提起与回落,实现控落种功能。

所述下存种筒由尼龙制成,耐磨性好,工作噪音小。

所述排种器底盘还包括轴承和轴承套筒,排种器基座固定安装在轴承套筒的顶部,轴承套筒固定于机架上,排种器主轴设置在轴承套筒的内部,且与轴承套筒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排种口呈倾斜的椭圆形,落种漏斗呈喇叭口型,防止种子排不净。

所述落种格盘的圆周均匀设有数个小格板,落种格盘通过推力球轴承支撑在排种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一个排种装置同时播种三行不同品种种子的三分式排种装置,体积紧凑,结构简单,有效减轻整机重量,工作可靠,排种均匀性好,自净程度高,能够提高小区穗行育种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存种装置;2三分式分种锥体;3落种格盘;4落种器底盘;5排种器基座;6落种漏斗;7轴承套筒;8压缩弹簧;9推力球轴承;10锥齿轮;11排种器主轴;12轴承;13小格板;15上存种筒;16提起销;17下存种筒;18护壁固定圈;19排种器护壁;20分种锥;21斜面挡块;22排种器隔断;23存种筒上盖;24供种管;25排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区穗行播种机三分式排种装置包括存种装置1、三分式分种锥体2、落种格盘3和排种底盘4,其中,存种装置1位于三分式排种锥体2的上方,三分式排种锥体2用于支撑固定存种装置1,三分式排种锥体2固定在排种器底盘4的上方,落种格盘3位于三分式排种锥体2和排种器底盘4之间,落种格盘3安装在排种器底盘4上,排种器底盘4带动落种格盘3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三分式分种锥体2位于存种装置1的下方,包括分种锥20、排种器隔断22、斜面挡块21、排种器护壁19和护壁固定圈18。分种锥20、排种器隔断22和斜面挡块21设置在排种器护壁19的内部,排种器护壁19的环形外侧固定有护壁固定圈18。排种器隔断22位于分种锥20和排种器护壁19之间,排种器隔断22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分种锥20和排种器护壁19固定连接,实现了分种锥20和排种器护壁19之间的固定连接。排种器隔断22沿分种锥20的环形外侧均匀分布,将分种锥20和排种器护壁19之间均匀的分为三个相同的隔断空间。分种锥20的底部设有斜面挡块21,排种器隔断22与斜面挡块21组成人字形空间,使每个隔断空间分种锥滑落的种子沿斜面挡块21落入对应空间的落种格盘内,避免分种时相邻两个隔断空间种子直接落入同一个排种口,有效地防止了品种混杂。

排种器护壁19的外侧表面固定有护壁固定圈18,护壁固定圈18通过螺栓与落种器底盘4固定连接,从而将三分式分种锥体2固定在落种器底盘4上,并使三分式分种锥体与落种器底盘4之间的间隙可调,防止出现干磨现象。

如图2所示,存种装置1包括上存种筒15、存种筒上盖23、下存种筒17和提起销16,上存种筒15位于下存种筒17的上方,下存种筒17的上部设有提起销16,存种筒上盖23固定在上存种筒15的顶部。存种筒上盖23上均布三个供种管24,每个供种管对应一个隔断空间,从而将每行投入的种子排进各隔断空间内,实现三行不同品种的供种。

上存种筒15固定设置在排种器隔断22上,并与分种锥2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下存种筒17套合在上存种筒15的下部外侧,下存种筒17的底部设有三个长槽口,通过该槽口使下存种筒17插在排种器隔断22上,且可沿排种器隔断22上下运动。下存种筒17未提起时下端严密卡合在三分式分种锥20的外圆周面上,防止种子提前漏出,实现预存种功能。外部链接提升拉杆,由电磁铁带动提升拉杆动作实现,提起销16动作将下存种筒17提起,三份种子被均匀的分到下方的格盘中,通过格盘的转动均匀的播到每一行里,实现三行同时均匀分种。通过提起销完成下存种套筒17的提起与回落,实现控落种功能。存种筒上盖23对下存种筒17运动起限位作用,保证下存种筒17只能在存种筒上盖23与三分式分种锥20之间上下运动,防止电磁铁吸力过大导致下存种筒17脱出。下存种筒17由尼龙制成,耐磨性好,工作噪音小。

如图2和图3所示,排种器底盘4位于落种格盘3的下方,包括排种器基座5、排种器主轴11、轴承12、落种漏斗6、轴承套筒7和锥齿轮10。排种器基座5固定安装在轴承套筒7的顶部,轴承套筒7固定于机架上,用于支撑整个排种装置。排种器主轴11设置在轴承套筒7的内部,且与轴承套筒7之间通过轴承12连接,排种器主轴11的底端固定有锥齿轮10,为排种装置提供动力输入,带动落种格盘3转动,排种器主轴11的上部与落种格盘3固定连接。排种器基座5上设有三个排种口25,排种口呈倾斜的椭圆形,排种口25的下方设有落种漏斗6,落种漏斗6与排种器基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落种漏斗6呈喇叭口型,防止种子排不净。

如图2和图3所示,落种格盘3位于三分式分种锥体2与排种器底盘4之间,落种格盘3的圆周均匀设有多个小格板13,从而将落种格盘3的圆周均匀分为多个小格子。落种格盘3与排种器主轴11固定连接,排种器主轴11带动落种格盘3转动,同时落种格盘3通过推力球轴承9支撑在排种器基座5上,保证了落种格盘3与排种器基座5之间的平面度,使落种格盘3的转动更加顺滑。排种器主轴11的顶部设置在分种锥20的内部,且排种器主轴11与分种锥之间设置压缩弹簧8,通过压缩弹簧8将落种格盘3压紧在排种器基座5上,即允许落种格盘3有一定的活动量,也使其不易脱离排种器基座。落种格盘3转动时使得每小格内种子能够依次均匀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工作前,调整三分式分种锥体2,使其保持水平。工作时,将三份种子通过存种筒上盖23上的三个供种管24落到存种装置1中,并均匀的分布在由下存种筒17、分种锥20和排种器隔断22形成的三个存种空间里,当电磁铁得电,下存种筒17被提起销16迅速提起,三份种子分别顺着分种锥20和排种器隔断22形成的空间滑落到落种格盘3中,并均匀的散布在落种格盘里;锥齿轮10带动排种器主轴11转动,排种器主轴11带动落种格盘3转动,格盘内的种子随之转动,在种子到达排种器基座5上的排种口25时,种子落到落种漏斗6里完成排种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