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888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播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播种设备是指以作物的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具有种植效率高、便于存放与运输的特点,还能大大地减轻农民的工作量,播种设备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农作物的播种方式不同,例如花生的播种,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后进行下种,同样玉米的播种也是如此,但是对小麦的播种,需要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下种,因此需要换装播种设备上的播种下料机构以完成对不同农作物的播种,而换装设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劳力;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改进现有的播种设备上的播种下料机构,使之能够满足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方式,成为现代农作物播种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省时间和劳力、能够针对不同农作物进行播种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包括上下通透的储料盒,储料盒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座和位于安装座下方的下料斗,安装座的左侧为框架结构,下料斗为截面呈U形结构且其左侧为敞口状,下料斗内左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焊接在下料斗内壁上,导向板呈倾斜设置且其上侧边位于下侧边的左侧,导向板的上侧边与下料斗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储料盒底部的正下方,导向板的下侧边与下料斗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

储料盒内固定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前后并排设置,两块隔板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两块隔板将储料盒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料仓,其中最后侧的料仓为连续料仓,位于前侧的两个料仓为间歇料仓,储料盒左侧水平插设有分别伸入到间歇料仓和连续料仓内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间歇料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对应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阀板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连续料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对应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阀板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储料盒内设有下料拨动机构,储料盒左侧设有与下料拨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联动下料机构。

下料拨动机构包括方形轴和螺杆,方形轴和螺杆均沿前后方向穿过两块隔板并转动连接在储料盒内,方形轴并排位于螺杆的右侧,方形轴上固定有三个毛刷轮,三个毛刷轮的外周表面均设有刷毛,三个毛刷轮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料仓内;螺杆上固定有连续料轮和间歇料轮,连续料轮位于连续料仓内,连续料轮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暂存槽,每个暂存槽的长度方向均沿连续料轮的母线方向设置,位于前侧的隔板上开设有圆孔,间歇料轮穿过圆孔并位于两个间歇料仓内,间歇料轮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长插槽和短插槽,每个短插槽均位于相邻的两个长插槽之间,每个长插槽和短插槽的长度方向均沿间歇料轮的母线方向设置,短插槽的前侧边与间歇料轮的前侧面齐平,短插槽的长度是长插槽长度的一半;下料拨动机构还包括与间歇料轮相配合的下料控制插件,下料控制插件包括圆形的安装盘,安装盘的中心线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安装盘的后侧面外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长插杆,所有的长插杆垂直于安装盘表面,相邻的两根长插杆之间设有短插杆,短插杆的长度是长插杆长度的一半,安装盘的外周至少设有一块挡块,安装盘同轴向穿设在螺杆的前侧且位于储料盒的前侧,长插杆插设在长插槽内且一一对应设置,短插杆插设在短插槽内且一一对应设置;螺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前端顶压在安装盘的后侧面,压缩弹簧的后端顶压在储料盒的内壁上,螺杆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手轮,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安装盘与调节手轮顶压配合;

联动下料机构包括铰接轴、连杆和挡料板,铰接轴沿前后方向转动连接在储料盒的左侧,铰接轴的前端固定有卡板,卡板的右侧边与安装盘的外周面相贴合,铰接轴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支杆,连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杆铰接,挡料板位于下料斗内下侧,挡料板的外形与下料斗内壁相贴合,挡料板的下侧边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挡料板的上侧边铰接在下料斗上,挡料板的上侧边垂直固定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挡料板上侧边的右侧,连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杆铰接;

联动下料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储料盒的前侧固定有限位杆,拉伸弹簧的上端连接在卡板底部,拉伸弹簧的下端连接在储料盒上,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卡板与限位杆顶压配合;

储料盒上开设有插孔,插孔位于卡板上方,插孔内插设有挡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播种花生时,将第二阀板插设在对应的滑槽内,第一阀板抽出对应的滑槽,此时第二阀板将连续料仓的顶部封堵,接着花生种从播种设备上落入储料盒的间歇料仓内,此时螺杆和方形轴在播种设备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间歇料轮以及毛刷轮跟随螺杆和方形轴转动,其中部分花生种落入长插槽和短插槽内,间歇料轮转动,花生种从进料口落入下料斗内,其中毛刷轮可以阻止多余的花生种从储料盒内落入下料斗,安装盘转动,当安装盘外周的挡块拨动卡板时,卡板向上运动,卡板带动铰接轴转动,铰接轴另一端的第一支杆向下移动,进而第一支杆向下推动连杆,连杆推动第二支杆向下转动,由于挡料板的上侧边铰接在下料斗上,第二支杆垂直固定在挡料板的上侧边,所以此时第二支杆带动挡料板向上转动,挡料板打开,花生种从下料斗的出料口向下滑出;安装盘继续转动,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卡板复位,当挡块再次推动卡板时,挡料板重新打开,依次花生种间歇式地送下料斗滑出,以满足每隔一段距离进行播种方式的需要;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挡块的数量,挡块的数量越多,挡料板打开的频率越高,图1中所示为装配有两组联动下料机构;

当需要切换模式进行播种小麦时,将挡杆从插孔内抽出,接着向上拨动卡板,从新将挡杆插回至插孔内,使卡板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与挡杆顶压配合,此时,挡料板始终处于打开状态,麦种落入暂存槽内,连续料轮转动,接着麦种从暂存槽内落入下料斗,然后从下料斗内滑出,已完成连续不间断地小麦播种;

另外改变长插杆插设在长插槽内的位置以及短插杆插设在短插槽内的位置,从而调节花生种的播种量,具体调节方法为:松动调节手轮,然后调整安装盘的位置到合适,接着重新把调节手轮拧紧在螺杆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下料拨动机构完成不同农作物播种,联动下料机构可以完成间歇式播种,能够完成不同农作物播种需要,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下料控制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间歇料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在进行小麦播种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的播种下料装置,包括上下通透的储料盒1,储料盒1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座2和位于安装座2下方的下料斗3,安装座2的左侧为框架结构,下料斗3为截面呈U形结构且其左侧为敞口状,下料斗3内左侧设有导向板4,导向板4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焊接在下料斗3内壁上,导向板4呈倾斜设置且其上侧边位于下侧边的左侧,导向板4的上侧边与下料斗3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进料口5,进料口5位于储料盒1底部的正下方,导向板4的下侧边与下料斗3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6;

储料盒1内固定有两块隔板7,两块隔板7前后并排设置,两块隔板7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两块隔板7将储料盒1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料仓,其中最后侧的料仓为连续料仓,位于前侧的两个料仓为间歇料仓,储料盒1左侧水平插设有分别伸入到间歇料仓和连续料仓内的第一阀板10和第二阀板11,间歇料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对应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阀板10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连续料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对应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阀板11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储料盒1内设有下料拨动机构,储料盒1左侧设有与下料拨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联动下料机构。

下料拨动机构包括方形轴12和螺杆13,方形轴12和螺杆13均沿前后方向穿过两块隔板7并转动连接在储料盒1内,方形轴12并排位于螺杆13的右侧,方形轴12上固定有三个毛刷轮14,三个毛刷轮14的外周表面均设有刷毛,三个毛刷轮14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料仓内;螺杆13上固定有连续料轮15和间歇料轮16,连续料轮15位于连续料仓内,连续料轮15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暂存槽17,每个暂存槽17的长度方向均沿连续料轮15的母线方向设置,位于前侧的隔板7上开设有圆孔,间歇料轮16穿过圆孔并位于两个间歇料仓内,间歇料轮16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长插槽18和短插槽19,每个短插槽19均位于相邻的两个长插槽18之间,每个长插槽18和短插槽19的长度方向均沿间歇料轮16的母线方向设置,短插槽19的前侧边与间歇料轮16的前侧面齐平,短插槽19的长度是长插槽18长度的一半;下料拨动机构还包括与间歇料轮16相配合的下料控制插件,下料控制插件包括圆形的安装盘20,安装盘20的中心线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安装盘20的后侧面外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长插杆21,所有的长插杆21垂直于安装盘20设置,相邻的两根长插杆21之间设有短插杆22,短插杆22的长度是长插杆21长度的一半,安装盘20的外周至少设有一块挡块23,安装盘20同轴向穿设在螺杆13的前侧且位于储料盒1的前侧,长插杆21插设在长插槽18内且一一对应设置,短插杆22插设在短插槽19内且一一对应设置;螺杆1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图中为示),压缩弹簧的前端顶压在安装盘20的后侧面,压缩弹簧的后端顶压在储料盒1的内壁上,螺杆13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调节手轮24,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安装盘20与调节手轮24顶压配合;

联动下料机构包括铰接轴25、连杆26和挡料板27,铰接轴25沿前后方向转动连接在储料盒1的左侧,铰接轴25的前端固定有卡板28,卡板28的右侧边与安装盘20的外周面相贴合,铰接轴25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支杆29,连杆26的上端与第一支杆29铰接,挡料板27位于下料斗3内下侧,挡料板27的外形与下料斗3内壁相贴合,挡料板27的下侧边位于出料口6的下方,挡料板27的上侧边铰接在下料斗3上,挡料板27的上侧边垂直固定有第二支杆30,第二支杆30位于挡料板27上侧边的右侧,连杆26的下端与第二支杆30铰接;

联动下料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31,储料盒1的前侧固定有限位杆32,拉伸弹簧31的上端连接在卡板28底部,拉伸弹簧31的下端连接在储料盒1上,在拉伸弹簧31的作用下卡板28与限位杆32顶压配合;

储料盒1上开设有插孔,插孔位于卡板28上方,插孔内插设有挡杆33。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座2安装在播种设备上,当需要播种花生时,将第二阀板11插设在对应的滑槽内,第一阀板10抽出对应的滑槽,此时第二阀板11将连续料仓的顶部封堵,接着花生种从播种设备上落入储料盒1的间歇料仓内,此时螺杆13和方形轴12在播种设备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间歇料轮16以及毛刷轮14跟随螺杆13和方形轴12转动,其中部分花生种落入长插槽18和短插槽19内,间歇料轮16转动,花生种从进料口5落入下料斗3内,其中毛刷轮14可以阻止多余的花生种从储料盒1内落入下料斗3,安装盘20转动,当安装盘20外周的挡块23拨动卡板28时,卡板28向上运动,卡板28带动铰接轴25转动,铰接轴25另一端的第一支杆29向下移动,进而第一支杆29向下推动连杆26,连杆26推动第二支杆30向下转动,由于挡料板27的上侧边铰接在下料斗3上,第二支杆30垂直固定在挡料板27的上侧边,所以此时第二支杆30带动挡料板27向上转动,挡料板27打开,花生种从下料斗3的出料口6向下滑出;安装盘20继续转动,在拉伸弹簧31的作用下,卡板28复位,当挡块23再次推动卡板28时,挡料板27重新打开,依次花生种间歇式地送下料斗3滑出,以满足每隔一段距离进行播种方式的需要;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挡块23的数量,挡块23的数量越多,挡料板27打开的频率越高,图1中所示为装配有两组联动下料机构;

如图7所示,当需要切换模式进行播种小麦时,将挡杆33从插孔内抽出,接着向上拨动卡板28,从新将挡杆33插回至插孔内,使卡板28在拉伸弹簧31的作用下与挡杆33顶压配合,此时,挡料板27始终处于打开状态,麦种落入暂存槽17内,连续料轮15转动,接着麦种从暂存槽17内落入下料斗3,然后从下料斗3内滑出,已完成连续不间断地小麦播种。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