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609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车或农用车等后置玉米收割机/秸秆捡拾机、小麦收割机/秸秆捡拾机来实现秸秆类农作物收割的时候,秸秆类收割机/秸秆捡拾机将籽儿与秸秆、穗皮分离后,一般将秸秆与穗皮直接还田或抛洒在土地上,由于土地对秸秆与穗皮的降解时间长,在下一季农作物种植之前,秸秆与穗皮未能变成肥料,从而影响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甚至产生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包括农用车、安装在农用车上的收割机/秸秆捡拾机、以及农用车后部拖曳的后拖车;在后拖车上设置有秸秆打捆机;在秸秆打捆机上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收割机/秸秆捡拾机的秸秆抛送管道的秸秆抛送出口位于进料漏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拖曳式设计,使得收割机/秸秆捡拾机与秸秆打捆机相结合,实现的自动打捆,接收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秸秆二次污染土地。

在进料漏斗下端口内设置有导料鸭嘴;从而提高下料效果,特别适合合作社、小农经济或农户自家使用,拆装方便,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租赁拖车部分即可,降低成本,适合于梯田等不适合大型收割机工作场所。

秸秆打捆机包括设置在后拖车上的打包箱体;打包箱体内上部设置有自转的第一喂料辊,与第一喂料辊平行设置有第二喂料辊,在第一喂料辊与第二喂料辊之间设置有喂料入口,导料鸭嘴位于喂料入口的正上方,在打包箱体内分布有至少三个固定导向驱动辊组,在打包箱体内分布有至少三个相邻设置的后开导向从动辊组;

第一喂料辊、第二喂料辊、固定导向驱动辊组以及后开导向从动辊组的圆心在同一圆上,第一喂料辊、第二喂料辊、固定导向驱动辊组以及后开导向从动辊组组成一个与喂料入口连通的圆柱形内腔;

所有后开导向从动辊组的轴头通过后开弯板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后开导向从动辊组的圆心低于圆柱形内腔的最低端,在后开弯板上设置有后开铰接头在打包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打开后开弯板的驱动装置。

通过喂料辊转动,将秸秆穗皮送入到圆柱形内腔中,在固定导向驱动辊组的驱动下,使得秸秆在圆柱形内腔打转翻滚,通过接茬实现秸秆之间的咬合自动打包成捆,在实际使用中,第二喂料辊的反转产生的阻力对于自动打包成捆的反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当打包到一定尺寸后,打开后开门,成捆的秸秆进入覆膜机进行覆膜为一体,也可以直接掉落在地上。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秸秆污染。

在秸秆打捆机尾端连接有覆膜机。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内的后开驱动螺杆,后开驱动螺杆的丝母座与后开铰接头连接。

作为驱动装置的举例说明,可以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上的卷筒以及导向轮,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后与后开铰接头连接。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内的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后开铰接头连接。

在后开弯板上设置有U型架;在U型架内沿圆柱形内腔径向设置的导向压杆,在导向压杆下端设置有滚轮,在导向压杆的上部与U型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弹簧,在U型架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压杆顶部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的电机电连接。

当圆柱形内腔中秸秆打捆达到一定体积后,秸秆捆会对滚轮径向推力,导向压杆顶起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器驱动电机工作,电机驱动泵站或空压机的工作,从而打开后开弯板;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在秸秆打捆机下端设置有出捆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开驱动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2、秸秆打捆机;105、打包箱体;106、第一喂料辊;107、第二喂料辊;108、喂料入口;109、固定导向驱动辊组;110、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1、后开弯板;112、后开驱动螺杆;113、后开铰接头;201、农用车;202、秸秆抛送管道;203、秸秆抛送出口;204、进料漏斗;205、后拖车;206、导料鸭嘴;207、出捆口。208、U型架;209、导向压杆;210、连接弹簧;21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拖曳式农作物收割秸秆回收打包一体机,包括农用车201、安装在农用车201上的收割机/秸秆捡拾机、以及农用车201后部拖曳的后拖车205;在后拖车205上设置有秸秆打捆机102;在秸秆打捆机102上端设置有进料漏斗204;收割机/秸秆捡拾机的秸秆抛送管道202的秸秆抛送出口203位于进料漏斗204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拖曳式设计,使得收割机/秸秆捡拾机与秸秆打捆机102相结合,实现的自动打捆,接收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秸秆二次污染土地。

在进料漏斗204下端口内设置有导料鸭嘴206;从而提高下料效果,特别适合合作社、小农经济或农户自家使用,拆装方便,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租赁拖车部分即可,降低成本,适合于梯田等不适合大型收割机工作场所。

秸秆打捆机102包括设置在后拖车205上的打包箱体105;打包箱体105内上部设置有自转的第一喂料辊106,与第一喂料辊106平行设置有第二喂料辊107,在第一喂料辊106与第二喂料辊107之间设置有喂料入口108,导料鸭嘴206位于喂料入口108的正上方,在打包箱体105内分布有至少三个固定导向驱动辊组109,在打包箱体105内分布有至少三个相邻设置的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

第一喂料辊106、第二喂料辊107、固定导向驱动辊组109以及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的圆心在同一圆上,第一喂料辊106、第二喂料辊107、固定导向驱动辊组109以及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组成一个与喂料入口108连通的圆柱形内腔;

所有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的轴头通过后开弯板111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的圆心低于圆柱形内腔的最低端,最远两个后开导向从动辊组110的圆心与圆柱形内腔连线的夹角大于180°,在后开弯板111上设置有后开铰接头113在打包箱体105内设置有用于打开后开弯板111的驱动装置。

通过喂料辊转动,将秸秆穗皮送入到圆柱形内腔中,在固定导向驱动辊组的驱动下,使得秸秆在圆柱形内腔打转翻滚,通过接茬实现秸秆之间的咬合自动打包成捆,在实际使用中,第二喂料辊的反转产生的阻力对于自动打包成捆的反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当打包到一定尺寸后,打开后开门,成捆的秸秆进入覆膜机进行覆膜为一体,也可以直接掉落在地上。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秸秆污染。

在秸秆打捆机102尾端连接有覆膜机。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105内的后开驱动螺杆112,后开驱动螺杆112的丝母座与后开铰接头113连接。

作为驱动装置的举例说明,可以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上的卷筒以及导向轮,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后与后开铰接头连接。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打包箱体105内的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后开铰接头113连接。

在后开弯板111上设置有U型架208;在U型架208内沿圆柱形内腔径向设置的导向压杆209,在导向压杆209下端设置有滚轮,在导向压杆209的上部与U型架208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弹簧210,在U型架208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压杆209顶部对应的压力传感器211;压力传感器211电连接有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的电机电连接。

当圆柱形内腔中秸秆打捆达到一定体积后,秸秆捆会对滚轮径向推力,导向压杆209顶起与压力传感器211接触,压力传感器211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器驱动电机工作,电机驱动泵站或空压机的工作,从而打开后开弯板111;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在秸秆打捆机102下端设置有出捆口207。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