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5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灌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环保、绿色的发展方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园林绿化过程中灌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灌溉设备不仅喷洒面积小而且灌溉过程不均匀,对水资源造成了很大浪费;而且在园林灌溉操作过程中有的区域面积很小而且不易出入,这样大型的灌溉设备则无法很顺利地进行作业,这样就需要一种体积小巧、功能多样的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体积小巧、具有多种喷头的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包括主体、底轮、把手、喷管、喷头和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端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底轮,所述底轮包括底轮A、底轮B和底轮C;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顶端设置有封盖;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空腔A和空腔B,所述空腔A和空腔B内分别设置有喷管A和喷管B,所述喷管A上设置有喷孔A、所述喷管B上设置有喷孔B;所述主体顶端设置有出水管A和出水管B,所述出水管A和出水管B上分别设置有旋转式喷头A和旋转式喷头B;所述主体的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主体内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出水孔分别与出水管A、出水管B和喷管A和喷管B相互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延长管为透明的工程塑料管。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便捷地出入面积狭小的区域进行操作;在使用时通过供水管与主体底端的进水管相互连接,由于主体内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出水孔分别与出水管A、出水管B和喷管A和喷管B相互连接;这样水流最终通过出水管A、出水管B上的喷孔A和喷孔B进行喷洒作业;而且也可通过主体顶端的旋转式喷头A和旋转式喷头B喷出,便于操作;主体底端设置有底轮,主体一侧设置有把手,这样可通过推动把手和底轮进行移动本装置,减轻劳动强度;所述延长管为透明的工程塑料管,不仅可用来观察主体内水位情况而且可通过管孔为主体内添加肥料或者农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可实时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B。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各种结构部件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而且掌握使用的技术,取材方便,在市场上可容易地购得。

参考图1—图3公开的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包括主体1、底轮、把手5、喷管、喷头和延长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端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底轮,所述底轮包括底轮A2、底轮B3和底轮C4;所述主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5,所述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延长管8,所述延长管8顶端设置有封盖9;所述主体1上还设置有空腔A10和空腔B13,所述空腔A10和空腔B13内分别设置有喷管A11和喷管B14,所述喷管A11上设置有喷孔A12、所述喷管B14上设置有喷孔B15;所述主体1顶端设置有出水管A16和出水管B17,所述出水管A16和出水管B17上分别设置有旋转式喷头A18和旋转式喷头B19;所述主体1的底端还设置有进水管7。

所述主体1内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出水孔分别与出水管A16、出水管B17和喷管A11和喷管B14相互连接。

所述延长管为透明的工程塑料管。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便捷地出入面积狭小的区域进行操作;在使用时通过供水管与主体底端的进水管相互连接,由于主体内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出水孔分别与出水管A、出水管B和喷管A和喷管B相互连接;这样水流最终通过出水管A、出水管B上的喷孔A和喷孔B进行喷洒作业;而且也可通过主体顶端的旋转式喷头A和旋转式喷头B喷出,便于操作;主体底端设置有底轮,主体一侧设置有把手,这样可通过推动把手和底轮进行移动本装置,减轻劳动强度;所述延长管为透明的工程塑料管,不仅可用来观察主体内水位情况而且可通过管孔为主体内添加肥料或者农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可实时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等特点。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