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872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特别涉及一种农业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农田中普遍采用粗放的地面灌溉方式,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使用的节水灌溉方式包括: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或地下滴灌等。在干旱或者半干旱的林业区,基本上都需要灌溉来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林业一般存在种植面积大,地表情况复杂以及土壤干硬等特殊情况,林木的节水灌溉存在地表水易流失,深层根系无法有效吸收地表水分,现有的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易造成地表径流,造成地表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030725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系统。该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系统包括水源、供水装置、主输水管、支路输水管及渗水器,其中,每株林木的根系至少分布一个渗水器,且渗水器的位置低于林木的根系的高度。渗水器与支路输水管连接。该实用新型具有设备简单、易搭建、成本较低且易于维护的优点。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主输水管和支路输水管暴露在地表,经常会被人为或动物触碰从而脱离原有的位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灌溉系统,其具有稳定输水管道的作用,从而达到让农作物始终能够得到水分滋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农业灌溉系统,包括主输水管,所述主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主输水管连接有多根等距离分布的分输水管,所述主输水管套接有多个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一体连接有多个水平板,每个所述水平板设置有贯穿水平板且让水平板和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分输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渗水器,所述渗水器位于农作物根部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中的水分通过主输水管流出进而进入分输水管内,而分输水管与渗水器连接。由于渗水器处于农作物根系的上端,水分从渗水器流出后,水分受到重力作用下渗而被农作物吸收。而主输水管设置在路面上时,经常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弯曲,而环形板套接主输水管后,利用固定件让水平板和地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固定主输水管的目的,避免主输水管偏离既定轨道,达到渗水器不偏离轨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板一体连接有垂直于水平板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穿设有与圆柱体螺纹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为尖锐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固定杆进而让固定杆能够沿着自身的轴心线方向移动。由于固定杆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为尖锐状,所以固定杆能够更有轻松地插入土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便转动固定杆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轮转动固定杆,有利于人们转动手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封闭圆柱体的开口并限制杂质进入圆柱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移动并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杆和圆柱体为螺纹连接容易有杂质进入圆柱体内,而圆盘的存在让杂质无法卡入固定杆和圆柱体之间,避免两者卡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高度高于主输水管的高度,所述水箱设置有用于将水箱内水分泵入主输水管的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分自身的重力能够稳定地从水箱中流入主输水管内,另外水泵的存在,让水箱内的水分能够更轻松地进入主输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板与主输水管存在过盈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环形板能够和主输水管形成固定连接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水箱中的水分通过主输水管流出进而进入分输水管内,而分输水管与渗水器连接。由于渗水器处于农作物根系的上端,水分从渗水器流出后,水分受到重力作用下渗而被农作物吸收。而主输水管设置在路面上时,经常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弯曲,而环形板套接主输水管后,利用固定件让水平板和地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固定主输水管的目的,避免主输水管偏离既定轨道,达到渗水器不偏离轨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板、水平板和固定件之间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输水管;2、水箱;3、分输水管;4、环形板;5、水平板;6、渗水器;7、圆柱体;8、固定杆;9、手轮;10、圆盘;1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农业灌溉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输水管1。主输水管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水分输送至主输水管1的水箱2。水箱2的高度高于主输水管1的高度。因此水箱2内的水分能够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而流入主输水管1中。另外水箱2设置有用于将水箱2中的水分泵入主输水管1内的水泵11。

如图1和图2所示,主输水管1设置有多个与主输水管1连通的分输水管3。分输水管3沿着主输水管1的长度等距离分布。每个分输水管3远离主输水管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分输水管3内水分排出的渗水器6。渗水器6的出水口设置在农作物根部的上端。当水分从渗水器6出来后,水分就能直接滴在农作物的根部,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主输水管1被外界的因素影响而晃动,主输水管1套接有多个环形板4。多个环形板4沿着主输水管1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多个环形板4与主输水管1存在过盈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环形板4一体连接有处于同一条直线的水平板5。每个水平板5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水平板5的圆柱体7。圆柱体7穿设有与圆柱体7螺纹连接的固定杆了。每个固定杆8与水平板5垂直。旋转固定杆8后,固定杆8绕着自身的轴心线转动进而朝地面的方向移动,达到固定环形板4进而固定主输水管1的目的。每根固定杆8朝向地面的一端设置为尖锐状。每根固定杆8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便转动固定杆8的手轮9。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固定杆8和圆柱体7为螺纹连接,所以固定杆8转动的过程中,外界的杂质容易落入固定杆8与圆柱体7之间从而让固定杆8无法旋转。因此,固定杆8固定套接有圆盘10。圆盘10与圆柱体7的开口恰好契合。圆盘10不限制固定杆8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