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872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农田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使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机都是将农作物秸秆离地面8cm以上的部分粉碎还田,离地面0~8cm的秸秆和地面以下的根部依然留在田里,没有粉碎;这一部分秸秆木质素含量最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这部分秸秆(残茬)被犁地翻埋入土后,不易腐烂,来年整地后将暴露在地表或浅埋在土里,这将为后续的播种作业造成极大障碍,作物残茬影响播种鸭嘴入土、刺穿地膜,影响种子的出苗和生长。目前只有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拣拾,消耗了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容易延误农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耗用动力较小、使用可靠、能将秸秆整株粉碎的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包括导禾器、拔茎辊、传动机构、机架、定刀片、动刀片、甩刀轴和罩壳,其特征是:导禾器和拔茎辊安装在机架前面,动刀片铰接在甩刀轴上、安装在拔茎辊后面,甩刀轴安装在机架上,定刀片安装在罩壳上,限深轮位于机器的最后面。上述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其特征是:拔茎辊是由两个圆盘组成,圆盘直径为300mm~380mm,圆盘与地平面的夹角α=15°~30°。上述大型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是:动刀片是Y型粉碎刀或直线型粉碎刀。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将秸秆整株拔起,然后粉碎,实现了作物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有利于秸秆在土壤中腐烂,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从而改善土壤结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附图的编码为:1、导禾板,2、拔茎辊,3、传动机构,4、机架,5、定刀片,6、动刀片,7、甩刀轴,8、罩壳,9、限深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附图1和附图2中,本发明包括导禾器(1)、拔茎辊(2)、传动机构(3)、机架(4)、定刀片(5)、动刀片(6)、甩刀轴(7)、罩壳(8)和限深轮(9)。导禾器(1)安装在机器的最前面,拔茎辊(2)安装在导禾器末端、机架(4)前面,动刀片(6)铰接在甩刀轴(7)上、其旋转轨迹位于拔茎辊(2)后面,甩刀轴(7)安装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上,定刀片(5)安装在罩壳(8)上,定刀片(5)有3~5排,限深轮(9)位于机器的最后面。拔茎辊(2)是由两个圆盘组成,圆盘直径为300mm~380mm,圆盘与地平面的夹角α=20°。动刀片(6)是Y型粉碎刀或直线型粉碎刀。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拖拉机与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连接并牵引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前进;动力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传给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机的传动机构,带动拔茎辊和甩刀轴及动刀片高速旋转,首先导禾器将作物茎秆向中间收拢、导向拔茎辊,拔茎辊将茎秆抓取并拔出地面、然后向后向上抛送,随后高速旋转的动刀片将茎秆向上捡起,在定刀片的配合下,依靠撞击、撕扯、剪切的力量将整株茎秆粉碎,然后抛撒到地面。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全量粉碎还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