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560发布日期:2019-07-17 05:1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昆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昆虫诱捕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加热部件的便携式昆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历史上,人们采用多种害虫控制装置来诱捕昆虫及其它害虫。随着昆虫传播的各种疾病、感染及其他健康风险的爆发,对害虫控制装置的需求不断增长。此类害虫控制装置通常采用一种用于将害虫吸引到害虫控制装置的吸引机制。示例性吸引机制包括诱饵,诸如食物、光、热、信息素或其它对害虫有吸引力的有味物质。过去,一些害虫控制装置包括防止害虫逃离害虫控制装置的固定机构。所用的一种类型的固定机构是具有涂覆有粘合剂的表面的基底,诸如板、纸或其它介质。被吸引到害虫控制装置或偶然地与粘合剂接触的害虫通过粘附被诱捕。

对一些消费者而言,希望有一种能够同时吸引和捕捉各种飞虫包括蚊子、苍蝇、飞蛾等的害虫控制装置。然而,蚊子可能特别危险。某些种类的蚊子是许多疾病的已知携带者,包括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病毒和紫草病毒。在这些疾病中,一些人将疟疾描述为“人类最流行且最致命的疾病”(White,N.,Antimalarial Drug Resistance,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Vol.113,no.8(2004))。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至2010年共发生了2.19亿例疟疾和66万例死亡病例(Daniel,J.,Drug Resistant Malaria –A Generation of Progress in Jeopardy,Center for Strategic&International Studies(2013))。不幸的是,疟疾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三大诱因,每小时死亡50多人同上。一些被认为是人类疾病携带者的蚊子种类包括诸如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加拿大伊蚊(Aedes Canadensis)、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不吉按蚊(Anopheles Fenustus)、Annulirotris库蚊(Culex Annulirotris)、环带库蚊(Culex Annulus)和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热是已知的蚊子引诱剂。参见例如:Maekawa et al.,The role of proboscis of the malaria vector mosquito Anopheles stephensi in host-seeking behavior,Parasites and Vectors,4:10(2011)。Greppi等人注意到,“当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仅高达约50℃)时,蚊子被强烈吸引到目标。在温度更高时,这一吸引效果急剧下降”(Greppi et al.,Some like it hot,but not too hot, eLife 4:e12838(2015))。另请参见:Corfas et al.,The cation channel TRPA1 tunes mosquito thermotaxis to host temperatures,eLife 4:e11750(2015)。蚊子及其它昆虫还可被吸引到光源。参见例如:Burkett et al.,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colored light as an attractant for female aedes agypti,aedes albopictus,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 and culex nigripalpus,The Florida Entomologist,Vol.88,No.4(2005)。

将用于诱捕昆虫的粘合剂与光和热结合使用的昆虫诱捕装置是已知的,一些实施例如PCT专利公布WO 2015/164,849中所述。然而,存在改善的机会。实际上,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提供改善的技术以实现用于吸引昆虫(特别是蚊子)的粘合剂所需的温度。另外,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提供改善的技术,用于避免能由蚊子检测到的热点,诸如在粘合剂和/或装置内部或外部,否者这些热点可导致吸引力下降。另外,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提供可靠、易于制造且仅用少量部件的加热器。另外,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提供热控制以基于环境操作条件调控产生的热量。另外,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昆虫诱捕装置,该装置将前述优点中的一者或多者与改善通过粘合剂的光的分布的技术相结合,所述粘合剂用于将多种昆虫吸引到粘合剂。虽然上面描述了许多改善的机会,但是应当理解,下文公开的内容不限于提供任何或所有此类改善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基座的昆虫诱捕装置以满足上述需求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基座包括具有前表面的直立的罩。罩具有设置于其中的用于加热罩的前表面的电加热元件。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以可剥离的方式接合基座的盒,该盒限定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的开口以及底部开口,当盒接合基座时,罩穿过该底部开口,并且盒包括用于诱捕昆虫的粘合剂部分。粘合剂部分具有正面和背面。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定位于罩的外部而产生光的光源,当盒接合基座时,该光源照亮罩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粘合剂部分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照亮前表面的部分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被前表面反射到粘合剂部分的背面。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昆虫诱捕装置包括基座,该基座包括具有前表面的直立的罩,该罩具有设置于其中的用于加热罩的前表面的电加热元件。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以可剥离的方式接合基座的盒。该盒限定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的开口以及底部开口,当盒接合基座时,罩穿过该底部开口。该盒包括用于诱捕昆虫的粘合剂部分,并且该粘合剂部分具有正面和背面。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热控制电路。热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感测由电加热元件引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电连通的控制单元。热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通的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可由控制单元在导电状态和非导电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电加热元件与电源电隔离。电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热罩的电阻器。热控制电路间歇式地提供电加热元件上的电压。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对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并且本公开自身将更好地被理解,其中:

图1示出一种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

图2为图1所示的昆虫诱捕装置的分解图;

图3A为图1所示的盒的分解图;

图3B为插入该插入件之后沿线3B—3B截取的图3A的盒的剖视图;

图4示出联接到基座的图3A的盒;

图5A示出图1的基座的等轴视图;

图5B示出图5A的基座的局部剖面图;

图6A-6B为具有光源的插入件的等轴视图;

图7A-7B为具有光源和贮存器的插入件的等轴视图;

图8示出一种示例性无框插入件的分解图;

图9A-9B为另一种示例性盒的等轴视图;

图10为图9A-9B所示的盒的分解图;

图11示出一种使用图9A-9B的盒的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

图12为盒联接到基座之后通过罩的几何中心截取的图11的盒和基座的侧向剖视图;并且

图13A-13B为具有光源的示例性盒的等轴分解图;

图14示出一种示例性盒,该示例性盒具有可装有插入件并且再联接到基座的外壳;

图15示出昆虫诱捕装置的分解等轴视图;

图16为沿其竖直轴线截取的图15昆虫诱捕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7示出与基座相关联的外壳的分解前视图,其中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未示出外壳的前壳;

图18示出图17的外壳的后视图;

图19示出一种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其示出在以约1cm的间隔钻孔之后的外壳;

图20示出图19的昆虫诱捕装置,其示出在以约1cm的间隔钻孔之后和重新附接到外壳之前的粘合剂部分;

图21为一种昆虫诱捕装置的透视图,该昆虫诱捕装置具有受热的通风外壳,其中电路板包含电阻加热二极管和两个发光二极管(LED);

图22为相对于图21所述的电路板的前视平面图;

图23示出由图21和图22的装置产生的粘合剂部分的正面的热图;

图24示出由图21和图22的装置产生的粘合剂部分的正面的另一热图;

图25示出由与图4和图5所示的装置类似的装置产生的粘合剂部分的正面的热图;

图26A示出具有温度传感器的图1的基座的等轴视图;

图26B示出图26A的基座的局部剖面图;

图27为基座的剖视图,该基座包括定位在罩内的一种示例性类型的电加热元件;

图28示出金属板的后表面,其中一种示例性框架联接到该金属板。

图29示出金属板的后表面,其中另一种示例性框架联接到该金属板。

图30示出用于保持与金属板热接触的陶瓷封装电阻器的框架。

图31为具有热控制电路的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的框图;

图32为用于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的温度调节的示例性处理流程;

图33为感测的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34为昆虫诱捕装置的示例性电路示意图;并且

图35为昆虫诱捕装置的另一示例性电路示意图。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虽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或测试中可使用类似于或等同于本文所述的那些的方法和材料,但下文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它参考文献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如发生矛盾,以本说明书及其所包括的定义为准。此外,材料、方法和实施例仅为例证性的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昆虫诱捕装置、制备昆虫诱捕装置的方法以及使用昆虫诱捕装置的方法。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以便在总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昆虫诱捕装置的功能原理、设计和用途。这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示出于附图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所描述的以及附图所示出的方法为非限制性示例实施方案,并且本公开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所示或所述的特征可与其它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相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现在参见图1-2,示出根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所述的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100。图2为图1所示的昆虫诱捕装置100的分解图。昆虫诱捕装置 100具有基座102和盒118,所述盒118可由使用者选择性联接到基座 102。盒118包括插入件150以及被配置成容纳插入件150的外壳122。如下文所详述,插入件150可包括粘合剂部分152,该粘合剂部分152固定接触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的昆虫。基座102可包括插脚112,使得昆虫诱捕装置100可通过插头插入合适的电源中,诸如壁插座。在其它构造中,昆虫诱捕装置100可从内置电池或其它类型的电源(即,太阳)汲取电力。昆虫诱捕装置100可利用各种引诱剂将昆虫吸入装置中,例如热、光、化学组成引诱剂等,其中一些可需要电源来操作。因而,电源可用于对各种内置部件诸如电加热元件110、光源114和/或可用于将昆虫吸引到昆虫诱捕装置100的其它部件通电。参照电加热元件110,可利用各种加热元件。示例性电加热元件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加热元件、陶瓷加热元件、聚合物加热元件、复合材料加热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外壳122可具有前壳124和后壳128,其中前壳124具有前表面126,并且后壳128具有后表面130。前壳124和后壳128可为联接到一起以形成外壳122的单独件,或前壳124和后壳128可为一体形成外壳122的一体件。在插入件被置于外壳122内时,前壳124和后壳128基本上可包封插入件150的粘合剂部分152。另选地,在一些构造中,将预先设置在外壳内的粘合剂部分提供给使用者,诸如下文所述的盒518和盒618所示。

前表面126可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132,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132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使得它们可与插入件150的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 接触。虽然图1-2示出开口132的一种示例性布置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132的尺寸、布置方式和数量可以是变化的。前壳124 可以呈凸状,并且在外壳122的底部与后壳128间隔开,使得它们共同限定底部开口134(图2)。当外壳122或插入件150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费者取向成吸引和捕捉昆虫时,确定了外壳122或插入件150的底部。底部开口134的相对侧可以为锥形、沟槽状或其它方式配置成有助于在插入件150 被使用者滑入外壳122中时准确对准插入件150。外壳122的顶部部分121 可以为基本上或完全闭合的(如图1中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所示)。

图3A示出被插入外壳122中的插入件150,并且图3B为插入件150 插入之后沿线3B—3B截取的图3A的盒的剖视图。插入件150可包括框架 166,粘合剂部分152附接到框架166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于其内。一旦被插入外壳122中,粘合剂部分152将外壳122分为前腔188和后腔174。后腔 174由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156和后壳128的内表面131限定,而前腔 188由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和前壳的内表面133限定。一旦插入件150被定位在外壳122内,盒118可与基座102接合。图4示出联接到基座 102的图3A的盒118。除底部开口以外,后腔174可缺乏开口,在盒118 联接到基座102时,其有效密封周围环境。后腔174的这一布置方式可限制在昆虫诱捕装置100使用过程中由于对流到周围环境而引起的后腔174 的热损失。相比之下,前腔188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132,以使昆虫进入前腔188,从而将该腔体暴露于周围环境。

现在参见图1-4,粘合剂部分152固定通过外壳122的开口132中的一个进入昆虫诱捕装置100并且接触粘合剂的昆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部分152包括粘合剂(或包含粘合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粘合剂或粘合剂组合物涂覆到或其它方式施加于或结合到基底中或基底上。粘合剂可以为压敏粘合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为例如丙烯酸类聚合物、丁基橡胶、天然橡胶、腈、有机硅、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 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和/或乙烯基醚粘合剂或它们的混合物。基底可提供于各种形式中,诸如膜、机织材料或非织造材料(包括纸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底为膜的形式,其包含一种或多种聚合物,诸如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丙烯。基底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层。一般来讲,粘合剂部分152的厚度可以在约0.01mm至约5m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厚度可以在约0.05mm至约1.0mm的范围内。粘合剂部分152的表面积可介于约25cm2和约150cm2之间。粘合剂部分152可包含涂覆到透明或半透明基底(诸如膜)上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合剂或粘合剂组合物。可将可剥离衬片施加于粘合剂部分152,在使用之前,可剥离衬片将粘合剂部分152覆盖。例如,使用者可在即将把插入件 150插入外壳122A中之前剥离可剥离衬片以暴露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 154。

虽然插入件150被示为包括完全围绕粘合剂部分152的框架166,但是本公开并不受此限制。例如,框架166可以仅部分围绕粘合剂部分152来延伸。在一种示例性构造中,框架166可以沿粘合剂部分152的第一竖直侧延伸跨过粘合剂部分152的顶部并且向下到达粘合剂部分152的第二竖直侧。在此类构造中,粘合剂部分152的底部边缘无框架。在其它构造中,插入件150可以无框架,其中粘合剂部分152至少施加于基底的中心部分,并且基底提供足够的结构刚度。另外,粘合剂部分152可为平坦的(如图所示),或具有其它合适的构造,诸如弯曲构造。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框架166的外周边可成型为类似于外壳122。

在一些构造中,插入件150具有用于昆虫引诱组合物的贮存器176。昆虫引诱组合物可提供为各种形式,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昆虫引诱组合物可提供为固体组合物的形式,该固体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吸引昆虫的试剂。固体组合物还包括半固体组合物,诸如凝胶,其包含一种或多种液体和一种或多种胶凝剂。胶凝剂可有利于在昆虫引诱组合物内形成交联网络。贮存器176还可用于捕捉落下的昆虫,诸如最初由粘合剂部分152固定,但是在干燥并且变脆之后不再被粘合剂部分152充分保持的昆虫。贮存器176可以由前壁180(图2)和后壁182限定,其中前壁180限定贮存器176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前壁 180可与框架166一体成形。贮存器176可具有约1mm至约30mm的深度、约10mm至约100mm的宽度和约1mm至约50mm的高度。贮存器176 可具有介于约1cm3和60cm3之间的体积。贮存器176可被定位成使得一旦插入件150与外壳122接合并且外壳122与基座102接合,则昆虫引诱组合物可蒸发或通过开口132分散。根据本公开所述的贮存器,诸如贮存器 176,包括其后壁182,可以被制成一体式的,其然后附接到框架166。另选地,贮存器包括其后壁可以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诸如通过注塑或热成形工艺形成。粘合剂部分152可终止相邻的贮存器开口或可向下延伸穿过贮存器开口并且跨过贮存器176的后壁182。由于贮存器176内的昆虫引诱组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蒸发,因此有利地的是,贮存器176联接到粘合剂部分152,使得两种组分可同时替换。此外,由于贮存器176相对于粘合剂部分152的布置,贮存器176可容纳于基座中,以便不阻塞粘合剂部分 152的表面区域。这一布置方式最大程度提高了用于诱捕昆虫的粘合剂部分 152的表面积。

在其它构造中,插入件150可不包括贮存器176。在其它构造中,插入件150可不包括贮存器176并且粘合剂部分152被定位在插入件150的正面和背面。在此类构造中,一旦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以固定足够数量的昆虫,则使用者可从外壳122上移除插入件150,旋转插入件150,并且将插入件150重新插入外壳122中。在该位置处,插入件150的背面被定位成邻近开口132并且可用于固定进入外壳的昆虫。

如图3A所示,插入件150可由使用者选择性地插入外壳122中以制备用于附接到基座102的盒118。在一些构造中,当插入件150完全处于外壳 122中时,插入件150可机械接合到外壳122,诸如通过联锁特征结构或摩擦配合来实现。插入件和外壳的示例性构造提供于共同提交的专利申请序列号PCT/US2016/41812,该专利申请的名称为“INSECT TRAPP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并且提交于2106年7月11日,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盒118还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可定位在插入件150上或外壳122上。开关(未示出)被定位于基座102上,其在盒118接合基座102时容纳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基座 102中的开关可用于操作昆虫引诱剂(即,电加热元件110、光源114等) 中的一者或多者,使得此类昆虫引诱剂仅可在盒118接合到基座102时通电。因而,当从基座102中移除盒118时,开关被断开并且从昆虫引诱剂中移除电力。

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可被定位成使得向下悬垂的突片164的垂直中心线偏离插入件150的垂直中心线。向下悬垂的突片164的偏移可用于帮助盒118与基座102正确对准。更具体地,盒118可以仅在盒118面向合适的方向以使得向下悬垂的突片164被容纳于开关中时完全处于基座102中。此外,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可帮助确保插入件150正确布置在外壳122 中。在使用者插入或移除插入件150时,向下悬垂的突片164还可用作便利的握点。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或形状。在一些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在其垂直中点的宽度小于插入件150的底部边缘的宽度的75%。在一些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在其垂直中点的宽度小于插入件150的底部边缘的宽度的50%。在一些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在其垂直中点的宽度小于插入件150的底部边缘的宽度的25%。在一些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164在其垂直中点的宽度小于插入件150 的底部边缘的宽度的10%。在一些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164与插入件 150的垂直中心线重叠,同时关于插入件150的垂直中心线不对称。

为将盒118联接到基座102以制备使用的昆虫诱捕装置100,将盒118 降低至罩108(图4)上方,使得罩108通过底部开口134(图2)容纳于外壳122的后腔174(图3B)中,并且被定位成介于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和后壳128的内表面之间。罩108为从基座201向上延伸的直立部分,其包封电加热元件110。联接过程中盒118与基座102的相对定位和布置可以由罩108辅助,因罩108可用于将盒118正确引导至基座102上。另外,在联接过程中,罩108容纳于外壳122中也有助于确保向下悬垂的突片164 与定位在基座102中的开关正确对准。基座102的一部分可容纳于外壳122 中,将盒118机械接合到基座102。此类接合可利用摩擦配合连接或其它合适类型的连接,诸如利用夹具、闩锁、磁体或止动器,以保持外壳122和基座102之间的联接直至使用者希望使盒118和基座102脱离。一旦盒118 附连到基座102,则可操作昆虫诱捕装置100以吸引和固定昆虫。

图5A示出基座102的等轴视图,为清楚起见,其中示出盒118被移除的状态,并且图5B示出基座102的局部剖面图以更详细地示出电加热元件 110。参见图1-5B,当盒118接合到基座102时,罩108延伸穿过底部开口 134并且进入外壳122的后腔174中,并且被定位成介于后壳128和插入件 150之间。在示出的构造中,电加热元件110被定位于罩108内。罩108保护电加热元件110并且有助于在操作过程中耗散由电加热元件110产生的热量。如本文所用,电加热元件110是指出于加热目的而将电转换为热的装置。因而,可与电加热元件110相关联的接线、控制电路、连接器、底座等并非电加热元件110的部件。电加热元件110可为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可加热表面的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基于电阻的加热器或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元件。例如,电加热元件110的温度可通过自动调节或利用各种温度控制电路诸如恒温器等来控制。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的电加热元件110或控制电路。然而,使用PTC热敏电阻器作为电加热元件110相比于其它加热技术可提供复杂程度较低且成本较低的加热罩108的装置。

当采用合适的电源(电池、壁插座等)供电时,电加热元件110对罩 108进行加热。然后,罩108首先将热量辐射至插入件150的相邻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其邻近罩108的前表面104布置。随着对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加热,粘合剂部分152的相对的正面154也被加热。因此,昆虫诱捕装置100的加热路径是从电加热元件110到罩108、再到粘合剂部分152的后表面(通过对流加热和/或辐射加热),其继而加热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加热粘合剂部分152可有助于将某些类型的昆虫吸引至昆虫诱捕装置100。例如,加热的粘合剂部分152可以模拟生物表面(即,皮肤)的热特征,从而将昆虫诸如蚊子、跳蚤、蜱等吸引到皮肤上。此类昆虫将被吸引到加热的粘合剂部分152并与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接触,从而被诱捕。

在示出的构造中,光源114用作另一种昆虫引诱剂并且被定位在基座 102内。所用的光源114的波长和类型可被选择为吸引接近某些类型的光的昆虫。光源114被示出为发光二极管(LED)116,它是一种形式的固态照明装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光源114包括三个LED 116。LED 116可使用任何合适的附加技术,诸如通孔技术。在一些构造中,LED 116中的一者或多者利用表面安装技术(SMT),使得LED 116为表面安装器件(SMD)。LED 116中的每个可具有介于约0.5mm和约10mm之间的直径。另外,LED中的每个可具有介于0.5mm2和约100mm2之间的表面积。LED的一些示例包括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可以使用的其它光源包括但不限于白炽灯或基于灯丝的灯、荧光灯、卤素灯、氙气灯或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光源。光源可具有或不具有滤光器以调节其输出的波长。另外,如本文所用,光源114为是用作昆虫引诱剂的照明技术的发光部件或元件。就这一点而言,光源114可以为二极管、灯丝、通电气体等中的任一种。光源114不包括可以与发光部件或元件相关联的接线、连接器、基座、透镜或元件。光源114被定位在直立的加热罩108的外部。光源114可处于罩108的前方、下方、侧方或安装于罩108的表面。这种布置可使得罩108的前表面104更有效地将光朝向粘合剂部分152偏转。还可由罩108的前表面104提供更均匀的径向加热。此类外部布置的示例如图2的光源114中的LED 116以及图6的插入件250上的LED 216 和图12中的LED 516所示。光源114被定位成使得在盒118接合到基座 102时,光源114被定位在罩108和插入件150之间。因而,当光源114通电时,其直接照亮或通过罩108反射的光间接照亮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 156。这一构造还使得LED 116和粘合剂部分152之间获得有利的无阻挡的光路,并且能够使光和热均作为昆虫引诱剂,而彼此不产生干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源114设置在罩108的基座处或基座附近,以便不干扰由罩108辐射的热或由罩108反射到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156的光。所示出的构造还可提供来自光源114的光有效的正向传输。更具体地,LED 116 在粘合剂部分152和罩108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靠近罩108的同时增加了光通过粘合剂部分152的前向偏转的量。这一构造还提供了罩108和粘合剂部分152之间的气隙,有助于减轻使用单点加热器时可能存在于粘合剂部分152的热点。使用单点加热元件110(如图5A所示)虽然更简单且更廉价,但是可能需要比多点加热元件以更高的温度运行,和/或由于热量的辐射/耗散而导致罩的中心部分比罩108的边缘更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形成于外壳122的后腔174内的气团包封其前表面和后表面周围的罩108,可进一步提高粘合剂部分152的加热表面的热稳定性和均匀性。在该构造中,光路是从光源114到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直接出射和/或反射出罩 108。然后,光经过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并且从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 156射出。被吸引到受照且加热的粘合剂部分152的昆虫将被其正面156诱捕,该正面156设置在前腔188内并且与开口132相对。

罩108可具有前表面104,该前表面104面向盒118的粘合剂部分152 的后表面。前表面104可为凹形,使得当盒118接合到基座102时,在罩 108的中心部分和粘合剂部分152之间形成腔体。虽然罩108的前表面104 被示出为平滑的凹表面,但是本公开并不受此限制。前表面104可具有形成凹形的表面的任何合适的构造或组合,其中前表面104的中心部分相对于前表面104的侧部凹陷,从而形成向内的鼓包。前表面104的示例性构造可包括平面部分、斜面部分、弯曲部分、曲线部分等。另外,前表面104 可为连续的(如图所示)或不连续的,使得它具有间隙或其它类型的分离。在一些布置方式中,罩108及其前表面104可由两个或更多个罩共同形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罩被定位为彼此靠近,其直接接触或间隔开。此类多罩布置方式可能不一定使用单点加热元件,因为每个罩都可单独加热。当盒118接合到基座102时,光源114可被定位在形成于罩108的前表面104和粘合剂部分152的后表面之间的腔体内的基座102上。因而,除照亮粘合剂部分152之外,光源114还照亮罩108的前表面104。前表面 104和光源114的相对位置可使得前表面104用作反射器以将来自光源114 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156。如图5A所示,例如,光源114被定位于罩108底部的基座102中。另外,光源114被示出为位于罩108的前表面104的下方,并且被定位在前表面104的前方。根据各种构造,前表面10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粗糙化以有助于光漫射、散射和/或反射。在一些构造中,前表面104的粗糙部分具有约SPI A-1至约SPI D-3的表面粗糙度(Ra)。另外,粗糙部分可具有介于罩108的前表面104的表面积约70%至约100%之间的表面积。

电路板106(图5A)可被定位在基座102内,其包括用于操作电加热元件110和光源114的电路。电路板106可竖直安装于基座102内,使其能够被定位在贮存器176的后方。在电路板106被定位在贮存器176的后方时,最大程度减小了昆虫引诱组合物接触电路的可能性。如图5A-5B所示,基座102还可限定腔体120,该腔体120的尺寸设定成在外壳122联接到基座102时容纳贮存器176的至少一部分。

在操作过程中从前侧(即,图12中的插脚112的相对侧)观察昆虫诱捕装置100时,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可至少部分地通过开口132可见。由于光源114被定位在粘合剂部分152的后方,当光源114被激活时,粘合剂部分152从其背面被照亮。容纳电加热元件110的罩108被定位在粘合剂部分152和光源114两者的后方,并且用于将照亮的粘合剂部分152加热至期望的温度范围。将加热元件110置于粘合剂部分152的后方还提供了对昆虫(特别是蚊子)隐藏相对较热的加热元件110(其可被加热到高于50℃)的附加优点,所述昆虫通过外壳122的前壳124中的开口 132进入前壳体。如下文所详述,部分由于凹形前表面104以及罩108内的电加热元件110的相对布置和构造,粘合剂部分152的整个表面区域通常可被均匀地加热,以有助于在避免热点的同时模拟生物组织,提高昆虫诱捕装置100的昆虫诱捕装置的功效。

现在参见图5B,基座102的局部剖面图示出罩108的一种示例性内部布置方式。电加热元件110包括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元件160,所述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元件160与金属板158热接触。出于例证的目的,图5B中仅示出一个PTC加热元件160。PTC加热元件是一种开关型PTC热敏电阻,诸如由深圳市金科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Jinke Special Materials Co.,Ltd)制造的15-6-.3型PTC加热元件。PTC加热元件160的平坦的前表面161在PCT加热元件160被激活时受加热,与金属板158接触。因而,由PTC加热元件160产生的热量通过传导分散于金属板158的表面区域。金属板158可具有约0.25mm至约1.5mm的厚度并且可由铝或其它导热材料制成。金属板158的尺寸设定成使其与前面板104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在一些构造中,金属板158具有大于5cm的宽度和介于约23cm2和约148cm2之间的表面积。当金属板158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费者取向成吸引和捕捉昆虫时,确定了金属板158的宽度。

另外,金属板158可构造成大致符合前表面104的凹形几何形状。例如,在示出的构造中,金属板158包括平坦的中心部分158A以及位于任一侧的平坦的翼部158B,其中翼部158B相对于中心部分158A成角度。在其它构造中,金属板158为弯曲的,或包括平面部分和弯曲部分。PTC加热元件160可联接到金属板158(诸如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诸如夹具、粘合剂等联接到中心部分158A)。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板158均有助于散发由 PTC加热元件160产生的热量,从而罩108可被加热。

由于其靠近PTC加热元件160,金属板158的中心区域的温度将高于金属板158的周边区域。因而,邻近金属板158的中心区域的罩108的前表面104的部分的温度可高于邻近金属板158的周边区域的罩108的前表面104的部分的温度。然而,由于前表面104的凹形布置方式,邻近金属板158的周边区域的前表面104的部分被定位为更靠近粘合剂部分152,并且邻近金属板158的周边区域的前表面104的部分距离粘合剂部分152更远。此类布置方式有助于大致均匀地加热粘合剂部分152的整个表面区域。关于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的粘合剂部分和前表面之间的相对间距的更多细节在下文参照图12予以更详细的描述。

在昆虫诱捕装置100的操作过程中,一旦电加热元件110被激活,则罩108的前表面104可在不到1小时内达到稳态平均温度。在环境温度为约23℃的情况下,罩108的前表面104的稳态平均温度可介于约40℃和约 50℃之间。此外,在环境温度为约23℃的情况下,前表面104可具有稳态平均温度+/-6℃、8℃、10℃或12℃的范围内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前表面104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之间的绝对差值可为约 10℃、12℃、14℃、16℃、18℃、20℃或22℃。在环境温度为约23℃的情况下,粘合剂部分152可具有介于约32℃和约38℃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在环境温度为约30℃的情况下(可代表诸如中国或巴西等国家较热的天气),粘合剂部分152可具有介于约35℃和约40.5℃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粘合剂部分152的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可处于稳态平均温度+/-1.5℃的范围内,粘合剂部分152的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可处于稳态平均温度+/-1.5℃至约+/-3.5℃的范围内,或粘合剂部分152的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可处于稳态平均温度+/-2.5℃至约+/-3.5℃的范围内。直接加热最低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温度之间的绝对差值可小于约2.5℃、5℃或7.5℃。这些是位于罩的正前方的粘合剂部分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部分的表面区域的50%、60%、70%、80%或90%以上被加热至落入直接加热最低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温度之间的温度。被加热的整个粘合剂部分(无论是否处于罩的正前方)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可处于稳态平均温度+/-5℃的范围内。PTC加热元件160的前表面161的设定温度(Ts)可介于约50℃和约70℃之间。下文提供了表面温度测试方法。

将罩108设置为基座102的部件是有利的,因为可能不希望将罩108 与装置的盒118一起丢弃。相反,盒118的部件(或整个盒)可根据需要更换,其中罩108与基座102一起得到保留。此外,在昆虫诱捕装置100 的操作过程中,通过以盒118包封罩108,盒118用作罩108的腔室,以使其通常加热更快、更均匀并且具有更少的大气扰动和湍流效应。如果罩108 不形成腔室,则需要以较高的温度操作以将粘合剂部分152加热到期望的温度,从而使昆虫诱捕装置100更易于受粘合剂部分152的表面温度的较大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罩108被定位在后腔174内并且不容易由进入外壳122的前腔188的昆虫触及,因此热点和/或高于50℃的温度将不容易由昆虫诸如蚊子看见。此外,由于罩108的前表面104的表面积可基本上类似于粘合剂部分152的正面154的表面积,因此更容易将粘合剂部分152 的背面156均匀加热至期望的温度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罩108的前表面104具有的表面积为粘合剂部分152的背面156的表面积的50%、 60%、70%、80%、90%或更多。

由于粘合剂部分152相对于罩108的布置方式,盒118的构造还用于有利地最大程度减小可能被吸引到无粘合剂的加热表面的昆虫的量,这些昆虫将不期望地被吸引到远离装置的诱捕粘贴剂表面(即,粘合剂部分 152)。最后,外壳122可防止昆虫检测昆虫诱捕装置100的高温部分,否则该高温部分可能排斥昆虫。

现在转向替代插入件构造,图6A-6B和图7A-7B示出各自包括内置光源的示例性插入件250和350。此类插入件250和350可与不具有光源的昆虫诱捕装置的基座一起使用。图6A-6B示出不包括贮存器的示例性插入件250的等轴视图。类似于本文所述的插入件150,插入件250具有粘合剂部分252,该粘合剂部分252被框架266围绕并且具有用于在其上诱捕昆虫的正面254。插入件250还具有光源214,其被示出为包括一组LED 216。在相关联的昆虫诱捕装置的操作过程中,LED 216被定位成使得它们处于粘合剂部分252的后方(相对于装置的观察者),并且在激活LED 216时照亮粘合剂部分252的背面256。插入件250具有凸缘215,该凸缘215具有前缘217,其可以反映相关联的基座的罩的前表面的形状。插入件250还具有从插入件250的下部延伸的向下悬垂的突片264。向下悬垂的突片264的垂直中心线偏离插入件250的垂直中心线并且被定位成容纳于对应的基座的开关中。向下悬垂的突片264还具有电触点217,该电触点217被定位成与昆虫诱捕装置的基座中的对应触点保持电接触。一旦与基座电接触,可通过电触点217和电路219提供电力来照亮光源214和/或可作为内置插入件250的其它引诱剂。

图7A-7B示出类似于插入件250的插入件350的等轴视图,不同的是插入件350包括贮存器376。类似于插入件250,插入件350具有粘合剂部分352,该粘合剂部分352被框架366围绕并且具有用于在其上诱捕昆虫的正面554。插入件350还具有光源314,其被示出为一组LED 316。LED 316被定位于贮存器376的插入件350的相对侧,使得一旦插入件350滑入外壳中,则LED 316被定位在粘合剂部分352的后方(相对于装置的观察者)以照亮其背面356。插入件350具有凸缘315,该凸缘315具有前缘 317,其可以反映相关联的基座的罩的前表面的形状。插入件350还具有从插入件350的下部延伸的向下悬垂的突片364,其具有电触点317,类似于如上文图6A-6B所述的布置方式。一旦与基座电接触,可通过电触点317 和电路319提供电力来照亮光源314和/或可作为内置插入件350的其它引诱剂。

虽然上述插入件利用框架构造,但是本公开并不受此限制。图8示出具有无框架构造的插入件450的分解图。如图所示,粘合剂部分452附连到基本上实心的基座构件468。基座构件468可为例如半刚性卡纸或其它合适的材料。然而,实心基座构件468可允许根据上述温度参数对粘合剂部分452进行加热。基座构件468可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464,该向下悬垂的突片464可用于向使用者提供握点,并且还用于激活昆虫诱捕装置中的开关。虽然图8示出向下悬垂的突片464的垂直中心线与基座构件468的垂直中心线大体呈直线,但是在其它构造中,向下悬垂的突片464的垂直中心线偏离基座构件468的垂直中心线。另外,虽然图8示出被定位在基座构件468的第一侧的粘合剂部分452,但是本公开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一些构造中,第二粘合剂部分附连到基座构件468的第二侧。此类构造 (有时称为双面插入件)可允许插入件450从外壳中移除,由使用者翻转,并且重新插入外壳中以备将来使用。另外,图8示出可剥离衬片486,该可剥离衬片486可附连到基座构件468以在使用之前覆盖并且保护粘合剂部分452。与本文所述的其它插入件一样,可剥离衬片486可在制造期间被加入插入件450(和/或插入件的贮存器)中,使得插入件450被包装并且与覆盖粘合剂部分452的可剥离衬片486一起运输。在将插入件450插入昆虫诱捕装置的外壳中之前,使用者可移除并且处置可剥离衬片486以暴露粘合剂部分452并使插入件450准备好使用。在示出的构造中,可剥离衬片486包括与基座构件468断开连接的突片465,以向使用者提供握点。

现在转向另选的盒构造,图9A-13B示出示例性盒518和618,所述盒 518和618具有不可移除地定位于盒内的粘合剂部分。因而,盒可附连到昆虫诱捕装置的基座,并且在使用之后,使用者可移除整个盒并进行处置。然后可将新盒附连到基座并且可恢复昆虫诱捕装置的操作。图9A-9B示出可与图11所示的基座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盒518的等轴视图。图10示出盒 518的分解图,其示出粘合剂部分552和贮存器576的一种示例性构造。贮存器576可类似于上文相对于插入件150所述的贮存器176。然而,需注意一些构造不包括贮存器576。盒518类似于盒118或在许多方面与盒118相同。例如,盒518的前壳524可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532,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532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使得它们将与粘合剂部分552的前表面554 接触。然而,盒518的粘合剂部分552不可移除地被定位在前壳524和后壳528之间,并且将盒的内部分为内腔588和后室574,如图12所示。前壳524和后壳528和/或粘合剂部分552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诸如超声波焊接、粘合剂、机械紧固件等来联接。另选地,前壳524和后壳528可为通过例如注塑形成的一体结构。如图9B所示,后壳528可为凸状,并且在盒518的底部与粘合剂部分552的背面556间隔开,使得它们共同限定底部开口534。盒518还可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564以接合到基座502上的开关(图11)。

图11示出联接到基座502的盒518。图12为在盒518联接到基座502 后通过罩508的几何中心截取的盒518(图11)和基座502的侧向剖视图。基座502类似于基座102或在许多方面与基座102相同。例如,基座 502可包括罩508,该罩508具有被定位成靠近金属板558的前表面504。 PTC加热元件560的平坦的前表面561可联接到金属板558,使得当PTC 加热元件560被激活时,对金属板558进行加热。在这一构造中,PTC加热元件560通过夹具511固定到金属板558。

如图11-12所示,罩508可通过盒518的底部开口534容纳并且容纳于盒518的后腔574中,该后腔574由粘合剂部分552的背面556和后壳528 的内表面531限定。前腔588被限定在粘合剂部分552的正面554和前壳 524的内表面533之间。一旦盒518完全就位,粘合剂部分552将被定位为邻近罩508的前表面504。内腔体562被限定在粘合剂部分552的背面556 和罩508的前表面504之间。内腔体562为后腔574的组成部分。后腔 574、前腔588和内腔体562可在操作过程中由PTC加热元件560产生的热量加热,但是后腔574的温度通常高于前腔588的温度。LED 516被定位在内腔体562内,使得在激活时,它们照亮粘合剂部分552的后表面556和罩508的前表面504。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前表面104,罩508的前表面504 可包括粗糙部分以有助于光在内腔体562内的分布。在操作过程中,昆虫通过前壳524的开口532进入前腔588。

在一些构造中,后腔574的总内部体积包括由罩508占据的任何体积,介于约75cm3和150cm3之间。罩508的体积可介于约25cm3和100cm3之间。气隙体积为后腔574的总内部体积减去罩508的体积,可介于约 37cm3和120cm3之间。在一些构造中,气隙体积为后腔574的总内部体积的约20%至80%。在一些构造中,气隙为后腔574的总内部体积的65%和罩508的体积的35%。如上文所述,气隙可用于增强粘合剂部分552的加热表面的热稳定性。

在示出的构造中,由于罩508的前表面504的凹形几何形状和平坦的粘合剂部分552,间隙(G1)在罩508的中心处被限定在粘合剂部分552的背面556和罩508的前表面504之间。间隙(G2)在罩508的侧边缘处被限定在粘合剂部分552的背面556和前表面504之间。间隙(G1)的长度大于间隙 (G2)的长度。间隙(G1)可介于约4mm和约12mm之间,并且间隙(G2)可介于约0.5mm和约3mm之间。如图所示,邻近间隙(G1)的罩508的部分被定位成比邻近间隙(G2)的罩508的部分更靠近PTC加热元件560。因而,邻近间隙(G1)的罩508的部分通常被加热至高于邻近间隙(G2)的罩508的部分的温度。然而,粘合剂部分552还与邻近间隙(G1)的罩508的前表面504的间隔更远。粘合剂部分552与邻近间隙(G2)的罩508的前表面504的间隔更近。在罩508的边缘处减小粘合剂部分552与罩508之间的距离,并且在罩508的中心处增加粘合剂部分552与罩508之间的距离,一般可导致前表面504的中间部分和罩508的边缘之间的温度梯度。因此,粘合剂部分 552在其整个表面区域上可均匀地加热。尽管无意于受理论的束缚,据信均匀加热粘合剂部分552(即,避免局部热点)提高了昆虫诱捕装置的功效,因为据信均匀加热的粘合剂部分552更接近地模拟生物组织。

现在参见图13A-13B,示出另一个示例性盒618的分解等轴视图。盒 618类似于盒518或在许多方面与盒518相同。例如,盒618具有前壳 624,该前壳624限定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的一个或多个开口632。粘合剂部分652不可移除地安装于前壳和后壳628之间。盒618还可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664以接合到相关联的基座上的开关。类似于插入件250和350,盒618包括光源614,其被示出为包括一组LED 616。LED 616被定位成使得它们在相关联的昆虫诱捕装置的操作过程中处于粘合剂部分652的后方。向下悬垂的突片664的垂直中心线偏离盒618的垂直中心线并且被定位成容纳于对应的基座的开关中。向下悬垂的突片664还具有电触点617,该电触点617被定位成与昆虫诱捕装置的基座中的对应触点保持电接触。一旦与基座电接触,可通过电触点617和电路619提供电力来照亮光源614 和/或可作为内置插入件618的其它引诱剂。盒618可联接到类似于图11的基座502的基座,使得类似于罩508的罩可通过盒618的底部开口634容纳。然后可根据上文所述的技术加热粘合剂部分652,并且LED 616可照亮粘合剂部分652的后表面。

现在参见图14-18,其中示出盒和基座的另一种示例性构造。在这些构造中,盒的外壳不可移除地容纳电加热元件和/或光源。类似于前文所述的构造,插入件能够以可剥离的方式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外壳中,使得插入件的粘合剂部分可由加热元件加热并且被光源照亮。图14示出一种示例性盒 718,该示例性盒718具有可装有插入件752的外壳722(图15)。一旦插入件位于外壳722内,则盒718可联接到基座702,如下文所详述。罩708 由外壳722定位,并且类似于前文所述的构造,一个或多个电加热元件可定位在罩708的凹形前表面704的后方。外壳还包括光源714,其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包括定位为靠近前表面704的基座的三个LED 716。前表面704 的至少一部分可为粗糙的以有助于由光源714产生的光的光漫射、散射和/ 或反射。

盒718可具有电触点740A-D,其被定位成使得它们与基座702的相应的电触点742A-D接合。在一些构造中,盒的电触点740A-D为插脚,并且基座702的电触点742A-D为插座,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构造。电触点的总数可根据电加热元件、光源等的需要而变化,但是在示出的盒718中,电触点740B和740C与光源714的电路相关联,并且电触点740A和740D与电加热元件的电路相关联。相比于提供给电加热元件的电触点740A和 740D的电压/电流电平相比,这一布置方式使基座102能够向电触点740B 和740C提供不同的电压/电流电平。

图15示出昆虫诱捕装置700的分解等轴视图。示例性插入件750被示出为插入到图14的盒718中,其然后可以联接到图14的基座702。为了进一步澄清,图16为沿竖直轴线截取的图15昆虫诱捕装置700的侧剖视图。现在参见图15-16,插入件750可类似于前文所述的插入件并且具有框架766、粘合剂部分752和贮存器776。一旦通过底部开口734完全插入外壳722中(图16),插入件750的背面756将被定位为邻近罩708的前表面704。电加热元件710被定位在前表面704的后方,并且光源714被定位在插入件750的背面756和罩708的前表面704之间。

为制备用于操作的昆虫诱捕装置100,使用者可将装有插入件750的外壳722联接到基座702。作为联接的结果,电触点740A-D将与基座702 的相应电触点742A-D接触。根据插入件750的结构不同,基座可包括腔体 720,该腔体720的尺寸设定成容纳贮存器776的至少一部分。类似于前文所述的构造,插入件750可任选地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764,该向下悬垂的突片764被定位成接合基座702中的开关。例如,在此类构造中,仅在外壳722接合到基座702并且开关也由向下悬垂的突片764激活时,将电力传送至电加热元件710和光源714。通过这种方式,电加热元件710和光源 714仅在使用者将插入件750正确定位在外壳722内并且将外壳722附接到基座702时才可操作。

在使用昆虫诱捕装置100之后,使用者可将盒718与基座702分离。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诸如挤压外壳722的某些部分,从外壳722上移除插入件750。在移除插入件750时,罩708、电加热元件710和光源714仍保持在外壳722内。

现在参见图17-18,其中示出外壳822的另一种示例性构造。图17示出外壳822以及相关联的基座802的分解前视图。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未示出外壳822的前壳。图18示出外壳822的后视图。基座802可类似于基座702,并且包括电触点,所述电触点被配置成容纳外壳822的电触点840A-D。罩808联接到外壳822的后壳828。在示出的构造中,利用两个连接点809(图18)将罩808联接到后壳828。如下文所详述,这些连接点809可有助于在移除插入件的过程中促进外壳822的各种弯曲。罩808 可容纳电加热元件(未示出),该电加热元件被配置成在操作过程中加热罩808的前表面804。类似于其它构造,罩808的前表面804可为凹形的并且由LED 816或邻近前表面804安装的其它类型的光源形成纹理。

外壳822还可包括至少部分地沿外壳822的内表面延伸的相对的导轨 844。相对的导轨844的内表面843可形成具有宽度(G)的间隙。宽度(G)可略窄插入件的宽度,使得一旦插入件滑入外壳822中,则导轨844通过摩擦配合保持插入件822的相对位置。可采用其它技术将插入件与外壳822 接合。为从外壳822上释放插入件,可将外壳822从基座802上移除,并且使用者可挤压外壳822的前表面和/或后表面,以便将这些部分向内偏转。示例性凹坑892在图18中示出为后壳828上的示例性的挤压点。可在外壳822的前壳上提供类似的凹坑。随着外壳822的那些部分向内偏转,导轨843将向外张开,从而增加间隙(G)并且释放与插入件的摩擦配合。需注意,罩808与后壳828的两个连接点809可有助于促进外壳822的弯曲,使得插入物可被释放,同时保持罩808在外壳822内的位置。

虽然上述各种实施例利用基于PTC的电加热元件,但是本公开并不受此限制。根据一些构造,昆虫诱捕装置可利用一种或多种基于电阻的加热元件产生热量。另外,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监测昆虫诱捕装置的热状态。基于操作过程中的热状态,可采用某些动作对温度进行调控。例如,如下文所详述,电加热元件可关闭、打开、上调、下调或以其它方式控制以响应于感测的温度。有利地,通过使用此类反馈回路,在操作电加热元件时可考虑环境温度。以举例的方式,如果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则电加热元件可减少通电频率或采用较低的功率电平,以便避免过度加热昆虫诱捕装置的粘合剂部分。相对地,如果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操作,则电加热元件可更频繁地操作或采用较高的电平,以保持粘合剂部分的温度处于期望的温度范围内。如上所述,加热粘合剂部分以模拟生物表面 (即,皮肤)的热特征可有助于将某些类型的昆虫吸引到昆虫诱捕装置。过度加热粘合剂部分或对粘合剂部分加热不足可影响性能。因此,基于环境操作条件控制粘合剂部分的加热的能力可导致吸引接近皮肤的昆虫诸如蚊子、跳蚤、蜱等的性能得到改善。

可利用各种技术提供温度反馈控制回路。在一些构造中,可通过定位为靠近电加热元件的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昆虫诱捕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温度。一种示例性类型的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传感器,该热敏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基于感测的温度而改变。因此,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可产生提供给热控制电路的参比输出。基于温度传感器(即,电阻)的输出,热控制电路可采取适当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控制电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较器或其它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产生输出的逻辑部件结构。该输出可控制电联接到电加热元件的开关。一般来讲,比较器比较第一电压电平与第二电压电平并且基于该比较结果产生输出。第一电压电平可使用适当的电阻器设定为特定的电平,该电平对应于期望的温度阈值。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改变第二电压电平,使得当第二电压电平超出第一电压电平(或低于第一电压电平,取决于布置方式的不同)时,温度超出温度阈值。此时,比较器可产生输出以断开开关诸如晶体管,该开关串联连接至电加热元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控制电路可包括控制单元诸如微控制器,该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逻辑部件来编程。类似于上文所述,温度传感器可基于以电压电平的形式提供给控制单元的温度改变电阻。基于电压电平,控制单元可产生用于控制开关的输出,该开关控制提供给电加热元件的电力。在一些构造中,控制单元可在逻辑部件中实施多个温度阈值,诸如高温阈值和低温阈值。如下文所详述,使用两个阈值可为切换功能提供滞后,从而限制电加热元件的过度切换。

图26A示出基座102的等轴视图,为清楚起见,示出移除盒118的基座,类似于图5A,基座102具有定位在罩108内的温度传感器136。图 26B示出基座102的局部剖面图。虽然图26A中示意性示出温度传感器 136,但是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136的尺寸、形状和布置位置可以是变化的。参见图26A-26B,温度传感器136定位为靠近电加热元件110,使得温度传感器136产生可提供给电路板106上的热控制电路的输出。如图所示,温度传感器136可定位成靠近电加热元件110以提供相对快速的温度反馈并且提供更精确的温度感测。电加热元件110可为电阻器,其在通电时产生热量。当电加热元件110由合适的电源(电池、壁插座等)供电时,其加热金属板158(图26B),该热金属板158加热罩108,如上文所详述。产生的热量由温度传感器136进行感测。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由电加热元件110产生的热量可由相关联的热控制电路基于温度传感器136 提供的温度反馈来控制。温度传感器136可置于罩108的内部并且靠近电加热元件110,如图26A和图26B所示,使得可在电加热元件110产生热量时相对快速地生成温度反馈信息。除此之外或另选地,温度传感器136 可置于基座102的内部或外部的其它地方以感测各种温度条件,诸如粘合剂部分152(图3A)、前表面104和/或感兴趣的其它位置的温度。另外,需注意,虽然图26A示出单点电加热元件110,但是可利用多个加热元件 (即,多个电阻器),所述多个加热元件可基于由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136提供的温度反馈进行单独地或集中地控制。

现在参见图27,示出基座102的剖视图,该剖视图示出定位在罩108 内的一种示例性类型的电加热元件110,为清楚起见,移除了各种部件。电加热元件110为安装到框架111的电阻器140,该框架111联接到金属板 158。为清楚起见,图28示出金属板158的后表面,框架111联接到该后表面。参见图27-28,温度传感器142也安装到框架111。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温度传感器142为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该热敏电阻器的电阻随温度提高而减小。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基于感测的温度产生输出的各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诸如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等。电阻器140和温度传感器142中的每个可作为热控制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连接到电路板106 (图27)。

当电阻器140通电时,从而产生的热量辐射到金属板158及外侧以加热罩108的前表面104(图26B)。随着温度提高,温度传感器142的电阻下降。一旦电阻下降至一定的量,如下文所详述的热控制电路可减少由电阻器140产生的热量以避免过热。例如,为减少产生的热量,电阻器140 可与电源断开连接,或者可减小提供给电阻器140的电量。然后,由温度传感器142感测的温度将开始下降,由于温度传感器142具有负温度系数,因此导致温度传感器142的电阻提高。一旦电阻提高至一定的量,如电路板106的控制逻辑部件所设定,则热控制电路可对电阻器140重新通电以增加由电阻器140产生的热量。

现在参见图29,示出用于加热金属板158的电加热元件1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电加热元件110为陶瓷包封的电阻器 144。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可由框架113固定,如图30所示,该框架113 联接到金属板1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框架113具有支架119(图30),该支架119用于保持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的相对位置,使其金属板158 热接触。另外,如图30所示,框架113可具有由框架壁117限定的开口 115,框架壁117的尺寸设定成容纳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的一部分,使得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的表面可接触金属板158以有助于热传递。类似于电阻器140的框架111的布置方式,温度传感器142可在靠近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的位置处插入框架113中。

电加热元件110,诸如电阻器140或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可具有介于约0.5瓦特、2瓦特、2.5瓦特和约3.5瓦特、4瓦特、15瓦特之间,优选地介于约2.5瓦特和约3.5瓦特之间的额定功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加热元件为具有3瓦特的额定功率的电阻器。另外,在一些构造中,电加热元件110可包括多个电阻器。所述多个电阻器的总额定功率可介于约0.5瓦特、2瓦特、2.5瓦特和约3.5瓦特、4瓦特、15瓦特之间,优选地介于约 2.5瓦特和约3.5瓦特之间。此外,电加热元件110可具有介于约1.5k欧姆、3k欧姆、3.5k欧姆和约4k欧姆、4.5k欧姆、5.5k欧姆之间、并且优选地介于3.5k欧姆和4k欧姆之间的电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加热元件为具有3.77k欧姆的电阻的电阻器。在激活时(即,在发热状态下),电加热元件110可产生介于约1瓦特和3瓦特之间的功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加热元件为产生1.8瓦特的功率的电阻器。

现在参见图31,其示出具有热控制电路的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902的框图。昆虫诱捕装置902可具有功率源922,该功率源922可选择性地向电加热元件910通电。在一些构造中,功率源922可接收来自电源924诸如壁装电源插座的电力。在其它构造中,功率源922可为本地电源,诸如电池。电加热元件910可为电阻器或电阻器的组合,诸如电阻器140(图 28)或陶瓷包封的电阻器144(图29)。电加热元件910可定位成将昆虫诱捕装置902的部分诸如粘合剂部分加热至期望的温度范围。温度传感器 942,诸如NTC电阻器,被定位成感测热量并且基于感测的热量向控制单元926提供输出。控制单元926可与开关元件920电连通,如图31所示。为控制提供给电加热元件910的电力,控制单元926可向开关元件920提供控制信号。例如,开关元件920可移至断开状态以使电加热元件910与功率源922电隔离,或移至闭合状态以使电加热元件910与功率源922电连通。虽然图31示意性示出单个电加热元件910和单个温度传感器942,但是其它构造可利用多个电加热元件910和/或多个温度传感器942。另外,根据昆虫诱捕装置的构造不同,可利用多个控制单元926,其各自与一个或多个电加热元件相关联。

图32示出根据本公开用于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的温度调节的示例性处理流程1000。在框1002处,处理流程1000从打开昆虫诱捕装置、将单元插入到壁装电源插座中或以其它方式启动装置开始。在框1004处,由控制单元接收温度传感器输出,其对应于昆虫诱捕装置的一部分的温度。如上所述,输出可以为电阻的形式,其被转换为可由控制单元读取的电压电平。在框1006处,确定感测的温度是否超出第一温度阈值(即,最高温度阈值)。如果感测的温度超出第一温度阈值,该流程前进至框1008,并且将电加热元件与电源电隔离。然后该流程环回至框1004。如果感测的温度未超出第一温度阈值,则该流程前进至框1010,并且确定感测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即,最低温度阈值)。如果感测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该流程前进至框1012,并且将电加热元件电连接至电源。如果感测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该流程环回至框1004。

图33示出根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昆虫诱捕装置的感测的温度 1106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100。感测的温度1106可由温度传感器诸如温度传感器142或942来感测。以实线示出的感测的温度1106的区段指示昆虫诱捕装置的电加热元件产生热量,并且以虚线示出的感测的温度1106的区段指示电加热元件未发热。曲线图1100还示出第一温度阈值1103和第二温度阈值1104。第一温度阈值1103和第二温度阈值1104中的每个可基于温度传感器与昆虫诱捕装置的粘合剂部分的相对位置或基于其它考虑因素进行选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温度阈值1103被设定为47℃,并且第二温度阈值1104被设定为45℃。

现在参见图32-33,在启动时感测的温度1106低于第二温度阈值 1104,因为它可能为室温(假定室温低于第二阈值1104)。因此,如处理框1012所述,昆虫诱捕装置的电加热器电连接到电源,其导致温度升高。当感测的温度1106达到第一温度阈值1103时,如切换点1108所示,则处理框1008将电加热元件与电源电隔离。因此,如图33所示,感测的温度开始下降。当感测的温度1106达到第二温度阈值1104时,如切换点1110 所示,则处理框1012将电加热元件电连接到电源。如图33所示,一旦电加热元件连接至电源,感测的温度开始上升。使用本文所述的控制算法,电加热元件在介于第一温度阈值1103和第二温度阈值1104之间的温度范围内间歇式地供电。

图34为根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的昆虫诱捕装置1102的示例性电路示意图。昆虫诱捕装置1102可接收来自电源1124诸如壁装电源插座的交流电。电源开关1130可用于开启或关闭装置。在一些构造中,电源开关1130结合到装置的基座中,该装置在附接盒后激活。来自电源924的电力可经过整流,然后降压驱动LED,如LED驱动电路1180所示。来自电源1124的电力也可降压产生用于控制单元1126的电压(例如,VCC),如控制单元驱动电路1190所示。

热控制电路1170可包括电加热元件1110、开关1120、温度传感器 1142和控制单元1126。温度传感器1142的电阻被转换成可由控制单元 1126进行处理的电压。根据电压电平不同,控制单元116可将适当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开关1120,该开关1120可为MOSFET晶体管。因此,可采用逻辑部件对控制单元1126进行编程以实现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如图33所示。在操作过程中,当电源开关1130闭合并且开关1120闭合时,来自功率源1124的电力可用于向电加热元件1110通电以产生热量。在电源开关1130或开关1120断开是,电加热元件1110将与电源1124电隔离。虽然图34中的电路示意图示出一个电加热元件1110和一个温度传感器1142,但是应当理解,一些热控制电路可利用多个电加热元件1110和/ 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142。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多个控制单元 1126和/或多个热控制电路。

图35为根据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的昆虫诱捕装置1102的示例性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方案中,热控制电路1170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为电压比较器1128。利用比较器1128的输出控制开关1120的状态。电阻器1144和1146布置在分压器中并且被选择为将输入电压置于电压比较器1128的非反相输入(+)状态,其限定温度阈值。温度传感器1142和电阻器1148还被布置为分压器,以向电压比较器1128的反相输入(-)提供输入电压,其对应于传感器温度。随着由温度传感器1142感测的温度提高,但是仍低于温度阈值,电压比较器1128的反相输入(-)下的电压低于电压比较器1128的非反相(+)输入的电压。因此,电压比较器1128的输出电压基本上等于VCC电压电平,其将开关1120设置为导电状态,使得电流可流过电加热元件1110(假定电源开关1130也处于导电状态)。当温度提高至足以使温度传感器1142的温度升至高于温度阈值时,电压比较器1128的输出将由高变低,由于温度传感器1142的电阻较低,其导致开关1120断开。然后电加热元件1110将与电源1124隔离,使其冷却。温度传感器 1142也将冷却并且提高其电阻。一旦其电阻达到一定的电平,电压比较器 1128的输出将由低变高,其导致开关1120闭合并且使电加热元件1110返回与功率源1124电连通的状态。

表面温度测试方法

按照下列步骤测量昆虫诱捕装置在激活装置的三个表面位置处的表面温度。使用经过校准的基于热电偶的温度计(诸如Fluke 51型温度计,可购自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里特的福禄克公司(Fluke Corporation,Everett, Washington,U.S.A.))进行温度测量,其中热电偶探头具有约1mm的直径。

指定测量的昆虫诱捕装置上的三个表面位置即粘合剂部分、罩的前表面和电加热元件的前表面(见图1-13B)。每个昆虫诱捕装置在两种不同的大气条件下进行测量,即23℃+/-2℃,相对湿度20-60%RH;30℃+/- 1℃,相对湿度20-60%RH。仅在昆虫诱捕装置不受空气流和通风装置的影响时,才可进行测量,因为空气运动可影响测量结果。出于本测试方法的目的,将稳态温度定义为在5分钟的监测时段内在+/-1℃范围内波动的表面温度,该温度由在指定表面的近似中心处与昆虫诱捕装置接触的热电偶测得。

首先制备各个待测试的昆虫诱捕装置,制备方法为:将昆虫诱捕装置置于指定的23℃大气条件下,并且移除任何剥离衬片,诸如那些可能与插入件或盒相关联的剥离衬片。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任何说明书将装有粘合剂部分的盒装载到昆虫诱捕装置上。如果昆虫诱捕装置的外壳中的开口或位置不足以能够轻松触及热电偶探头以接触待测量的的粘合剂部分的区域,则修改装置的外壳以提供此类途径。如果需要,可移除装置的外壳,并且此类修改使用锋利刀片轻轻刺穿外壳以形成多个较小的穿孔狭缝来实现。每个穿孔包括一对重叠的正交狭缝,它们一起形成通过外壳的厚度方向的 X图案切口。狭缝具有允许热电偶探头穿透外壳并且接触待测量的粘合剂部分的区域所需的最小长度。狭缝以网格图案布置,在待测量的粘合剂部分的区域内具有约1cm的间距,否则通过外壳的热电偶探头无法触及。如果外壳的厚度和/或强度阻止此类狭缝的切割,则可以通过外壳而非狭缝穿孔钻出比探头直径稍大的孔。将修改的外壳重新装回装置。如果通过修改外壳无法提供对粘合剂部分的充分触及,则可以移除外壳以提供对待测量的粘合剂部分的区域的充分触及。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图19示出一种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900,其示出在以约1cm的间隔钻孔968之后的外壳 922。

通过将盒附接到基座并且按照装置标签上指定或以其他方式指明的适当的电压向设备供电,激活昆虫诱捕装置。然后将装置预热至少30分钟。加热30分钟后,定期使用热电偶温度计监测待测量的粘合剂部分的位置,并使装置继续升温,直至所监测的位置达到稳态温度。在检测到稳态温度时,即可在23℃的条件下测量装置的粘合剂部分的可报告表面温度。

为了在23℃的条件下测量粘合剂部分,按网格图案重复测量表面温度,使得在加热的暴露粘合剂区域的每个近似平方厘米的表面内进行测量。计算处于罩的部分的正前方的基于网格的测量值的平均值(稳态平均温度),以及这些基于网格的测量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i)加热的整个粘合剂部分,无论是否处于罩的正前方(分别为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以及(ii)处于罩的正前方的粘合剂部分(分别为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和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在23℃的大气条件下,报告粘合剂部分的这三个温度指标。

然后将装置置于30℃的大气条件下,用电力激活,并且加热至少30 分钟,直至粘合剂部分再次达到稳态温度。还在相同的大气条件下,使基于热电偶的温度计达到平衡。然后使用先前使用的相同的网格图案技术和计算方法再次测量粘合剂部分,以便测定先前指定的相同的三个温度指标,不同的是此时在30℃的大气条件下获得并且报告结果。

在测量罩的前表面之前,移除装置的外壳并且放在一边,直至按照下文所述对粘合剂部分进行了修改。如果外壳无法暂时移除,则前部可按照这样的方式切掉,该方式使其能够在对粘合剂部分进行所需的修改后被更换。暂时移除外壳或外壳的前部后,将粘合剂部分从装置中取出,并按照与上述修改外壳相同的方式轻轻穿孔以形成多个狭缝或小孔。每个孔具有约1mm的直径,并且足以使热电偶探头穿过粘合剂部分。注意确保粘合剂部分在穿刺处理后保持良好地附接到支撑框架或支架。这些孔以约1cm间隔的网格图案布置在胶片上,处于在记录粘合剂部分的温度时之前测量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应将每个孔置于加热的外壳表面的部分的正前方的胶片中,并且在更换外壳后与外壳的孔对准。将开孔的粘合剂部分重新装入装置中,并且更换外壳或外壳部分。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图20示出示例性昆虫诱捕装置900,其示出在以约1cm的间隔钻孔970之后和重新附接到外壳之前的粘合剂部分952。

然后将具有开孔的粘合剂部分的装置置于指定的23℃大气条件下,用电力激活,并且加热至少30分钟,直至罩的前表面再次达到稳态温度。然后通过使热电偶穿过外壳中的孔(即,图19中的孔968)和粘合剂部分的孔(即,图20中的孔970),以网格图案对罩的前表面的表面进行测量。利用在网格图案中测得的温度测定稳态平均温度、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的值,不同的是此时结果在23℃的大气条件下由罩的前表面获得和报告。

然后将装置置于30℃的大气条件下,用电力激活,并且加热至少30 分钟,直至罩的前表面再次达到稳态温度。还在相同的大气条件下,使基于热电偶的温度计达到平衡。然后使用先前使用的相同的网格图案技术和计算方法再次测量罩的前表面,以便测定先前指定的相同的三个温度指标,不同的是此时在30℃的大气条件下获得并且报告结果。

将装置的各种结构部件拆卸和取出,以便直接触及电加热元件的所有表面,同时其保持功能性地附接到电路板,该电路板对电加热元件供电并且提供控制。在测量过程的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确保安全并防止触电。将具有暴露的功能性电加热元件的昆虫诱捕装置置于23℃的大气条件下,用电力激活,并且加热至少30分钟,直至电加热元件的前表面再次达到稳态温度。利用热电偶在单个位置处(即,电加热元件表面的大致中心处) 测量电加热元件前表面的表面温度。在23℃的大气条件下获得的电加热元件的前表面的温度测定值报告为装置的设定温度(Ts)。

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仅为了例证而给出并且不可被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能有许多变型。

1.实施例#1

图21和图22示出具有直立的通风外壳的基座的实施例,其中包含具有四个电阻加热元件的电路板和两个LED。四个电阻器中的每个为3.3kΩ电阻器。这个特定设计具有约6.5cm2的直立的通风外壳(包括通风口)的前表面区域,相比之下,胶片背面具有约58.5cm2的表面积。盒适于接合基座,使得直立的通风外壳在盒接合到基座时邻近胶片的背面设置。图23示出在约22℃和约50%的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从胶片正面的12个点处测得的温度。图24示出在约31℃和约50%的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从胶片正面的12个点处测得的温度。图23和图24中示出的罩的轮廓处于粘合剂部分的轮廓内部。所有温度测定值均在1.5小时的操作后和稳态条件下获得。图 23中的稳态平均温度为30℃,并且图24中的稳态平均温度为37℃。图23 中的最高稳态温度为37.2℃,并且图24中的最高稳态温度为43.3℃。图23 中的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26.6℃,并且图24中的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33.8℃。图23中的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为37.2℃,并且图24中的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为43.3℃。图23中的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35.5℃,并且图24中的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38.3℃。尽管稳态平均温度高于实施例#2,但是本实施例示出罩的轮廓之外的温度大幅下降。

2.实施例#2

测试与图4至图5所示装置类似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括直立的外壳的基座,该外壳中包含由深圳市金科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Jinke Special Materials Co.,Ltd)制造的15-6-.3型PTC热敏电阻器加热的金属板。该型PTC热敏电阻器60℃+/-5℃的目标表面温度。这一特定设计具有 35cm2的直立的外壳的前表面区域,相比之下,胶片背面具有47cm2的表面积。具有类似于如本文图4所示的设计的盒适于接合基座,使得直立的外壳在盒接合到基座时邻近胶片的背面设置。图25示出在约22℃和50%的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从胶片正面的29个点处的温度。图25中示出的罩的轮廓处于粘合剂部分的轮廓内部。所有温度测定值均在1.5小时的操作后和稳态条件下获得。稳态平均温度为32.5℃。最高稳态温度为34.4℃。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28.9℃。直接加热最高稳态温度为34.4℃。直接加热最低稳态温度为31.7℃。本实施例示出尽管稳态平均温度低于实施例#1,但罩轮廓之外的温度下降幅度较小。

本公开的更多非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编号段落构成呈适于附加到权利要求部分的形式(如果随后需要的话)的本公开的更多非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具有前表面的直立的罩,所述罩具有设置于其中的用于加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电加热元件;

以可剥离的方式接合所述基座的盒,所述盒限定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的开口以及底部开口,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罩穿过所述底部开口,并且所述盒包括用于诱捕所述昆虫的粘合剂部分,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正面和背面;以及

定位于所述罩的外部而产生光的光源,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光照亮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照亮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光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前表面反射到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前表面可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加热,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前表面邻近所述粘合剂部分设置,并且其中在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加热时,所述前表面在不到1小时内达到稳态平均温度。

3.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在23℃的环境温度下,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稳态平均温度介于约40℃和约 50℃之间。

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在23℃的环境温度下,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具有处于所述稳态平均温度+/-3.3℃的范围内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

5.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在23℃的环境温度下具有介于约32℃和约38℃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

6.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在30℃的环境温度下具有介于约35℃和约40.5℃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

7.根据实施例5或6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处于所述稳态平均温度+/-1.5℃的范围内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

8.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为凹形。

9.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罩的侧边缘与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距离近于所述罩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距离。

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侧边缘与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间隙介于约0.5mm和约3mm之间。

11.根据实施例9或1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几何中心与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间隙介于约4mm和约 12mm之间。

12.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一个或多个LED,所述一个或多个LED各自具有介于约 0.5mm和约10mm之间的直径。

13.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背面之间。

14.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为粗糙的。

15.根据实施例14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粗糙的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具有约SPI A-1至约SPI D-3的表面粗糙度 (Ra)。

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粗糙的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具有的表面积介于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表面积的约70%至约100%之间。

17.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还包括贮存器以储存诱虫组合物。

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由弯曲的前壁和基本上平坦的后壁限定。

19.根据实施例17或1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贮存器延伸到所述基座中。

20.根据实施例17至1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延伸到所述贮存器中。

21.根据实施例17至2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还限定设置在所述昆虫引诱组合物和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开口。

22.根据实施例17至2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具有介于约0.2cm和约4cm之间的深度。

23.根据实施例17至2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电路板,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贮存器后面。

24.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还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向下悬垂的突片接合所述基座中的开关。

25.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约25cm2至约150cm2的表面积。

26.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可插入电源插座中以向所述基座提供电力。

27.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所述光源。

28.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包括所述光源。

29.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触点,所述触点用于在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向所述光源提供电力。

30.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表面积为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的表面积的 50%、60%、70%、80%、90%或更多。

31.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介于约50℃和约70℃之间的温度。

32.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罩的所述底部附近。

33.根据实施例32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基座内。

34.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并非光源。

35.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为不透明的。

36.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中具有腔体,并且所述电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罩的所述腔体内。

37.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为基本上平坦的。

38.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包括PTC加热元件,并且其中所述PTC加热元件与所述金属板热接触。

39.根据实施例38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PTC加热元件具有介于约50℃和约70℃之间的设定温度(Ts)。

40.根据实施例38或3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约0.25mm至约1.5mm的厚度。

41.根据实施例38至4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由铝制成。

42.根据实施例38至4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大于5cm的宽度。

43.根据实施例38至4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介于约23cm2和约148cm2之间的表面积。

44.根据实施例1至3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电阻器,并且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用于感测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引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45.根据实施例44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罩内,用于感测与所述罩相关联的温度。

46.根据实施例44和4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具有介于约0.5瓦特、2瓦特、2.5瓦特和约3.5瓦特、4瓦特、15瓦特之间、优选地介于约2.5瓦特和约3.5瓦特之间的总额定功率。

47.根据实施例44至46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具有介于约1.5k欧姆、3k欧姆、3.5k欧姆和约4k 欧姆、4.5k欧姆、5.5k欧姆之间、并且优选地介于3.5k欧姆和 4k欧姆之间的电阻。

48.根据实施例44至4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提供有电流和电压,所述电流和电压在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上产生介于约1瓦特和约3瓦特之间的功率。

49.根据实施例44至4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热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热控制电路包括所述电加热元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

50.根据实施例49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热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开关元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元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通,其中所述开关元件可由所述控制单元在导电状态和非导电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电隔离。

51.根据实施例50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超出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开关元件由所述控制单元切换至所述非导电状态,并且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开关元件由所述控制单元切换至所述导电状态。

52.根据实施例50和5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基于感测的温度产生参比输出,其中所述参比输出由所述控制单元接收。

53.根据实施例51和5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48℃。

54.根据实施例51至53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40℃。

55.根据实施例51至5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低于40℃的温度时,所述热控制电路在所述电加热元件上提供基本上恒定的电压。

56.根据实施例44至5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罩内的金属板。

57.根据实施例56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附接到所述金属板。

58.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具有前表面的直立的罩,所述罩具有设置于其中的用于加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热所述罩的电阻器;

以可剥离的方式接合所述基座的盒,所述盒限定用于容纳飞虫或爬虫的开口以及底部开口,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罩穿过所述底部开口,并且所述盒包括用于诱捕所述昆虫的粘合剂部分,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正面和背面;以及

间歇式地提供所述电加热元件上的电压的热控制电路,所述热控制电路包括:

用于感测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引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通的控制单元;以及

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通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可由所述控制单元在导电状态和非导电状态之间切换,以使所述电加热元件与电源电隔离,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超出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开关元件由所述控制单元切换至所述非导电状态,并且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开关元件由所述控制单元切换至所述导电状态。

59.根据实施例58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定位于所述罩的外部而产生光的光源,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光照亮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照亮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光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前表面反射到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

60.根据实施例58和5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前表面可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加热,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前表面邻近所述粘合剂部分设置,并且其中在由所述电加热元件加热时,所述前表面在不到1小时内达到稳态平均温度。

61.根据实施例58至6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在 23℃的环境温度下,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稳态平均温度介于约40℃和约50℃之间。

62.根据实施例61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在23℃的环境温度下,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具有处于所述稳态平均温度+/-3.3℃的范围内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

63.根据实施例58至6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在23℃的环境温度下具有介于约32℃和约38℃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

64.根据实施例58至63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在30℃的环境温度下具有介于约35℃和约40.5℃之间的稳态平均温度。

65.根据实施例63或6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处于所述稳态平均温度+/-1.5℃的范围内的最低稳态温度和最高稳态温度。

66.根据实施例58至6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为凹形。

67.根据实施例66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罩的侧边缘与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距离近于所述罩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距离。

68.根据实施例67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侧边缘与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间隙介于约0.5mm和约3mm之间。

69.根据实施例67或6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几何中心与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间隙介于约4mm和约 12mm之间。

70.根据实施例58至6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一个或多个LED,所述一个或多个LED各自具有介于约 0.5mm和约10mm之间的直径。

71.根据实施例58至7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粘合剂部分的背面之间。

72.根据实施例58至7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为粗糙的。

73.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粗糙的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具有约SPI A-1至约SPI D-3的表面粗糙度 (Ra)。

74.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粗糙的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具有的表面积介于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表面积的约70%至约100%之间。

75.根据实施例58至7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还包括贮存器以储存昆虫引诱组合物。

76.根据实施例75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由弯曲的前壁和基本上平坦的后壁限定。

77.根据实施例75或76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贮存器延伸到所述基座中。

78.根据实施例75至7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延伸到所述贮存器中。

79.根据实施例75至7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还限定设置在所述昆虫引诱组合物和所述粘合剂部分之间的开口。

80.根据实施例75至7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贮存器具有介于约0.2cm和约4cm之间的深度。

81.根据实施例75至8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电路板,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贮存器后面。

82.根据实施例58至8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还包括向下悬垂的突片,当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所述向下悬垂的突片接合所述基座中的开关。

83.根据实施例58至8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具有约25cm2至约150cm2的表面积。

84.根据实施例58至83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可插入电源插座中以向所述基座提供电力。

85.根据实施例58至8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所述光源。

86.根据实施例58至8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盒包括所述光源。

87.根据实施例86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触点,所述触点用于在所述盒接合所述基座时向所述光源提供电力。

88.根据实施例58至8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表面积为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的表面积的 50%、60%、70%、80%、90%或更多。

89.根据实施例58至8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介于约50℃和约70℃之间的温度。

90.根据实施例58至8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罩的所述底部附近。

91.根据实施例90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基座内。

92.根据实施例58至9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并非光源。

93.根据实施例58至9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的所述前表面的所述部分为不透明的。

94.根据实施例58至93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罩中具有腔体,并且所述电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罩的所述腔体内。

95.根据实施例58至9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粘合剂部分的所述背面为基本上平坦的。

96.根据实施例58至9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金属板,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所述金属板热接触。

97.根据实施例96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金属板热接触。

98.根据实施例96和9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约0.25mm至约1.5mm的厚度。

99.根据实施例96至9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由铝制成。

100.根据实施例96至99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大于5cm的宽度。

101.根据实施例96至100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板具有介于约23cm2和约148cm2之间的表面积。

102.根据实施例58至101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罩内,用于感测与所述罩相关联的温度。

103.根据实施例58至102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具有介于约0.5瓦特、2瓦特、2.5瓦特和约3.5 瓦特、4瓦特、15瓦特之间、优选地介于约2.5瓦特和约3.5瓦特之间的总额定功率。

104.根据实施例58至103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具有介于约1.5k欧姆、3k欧姆、3.5k欧姆和约 4k欧姆、4.5k欧姆、5.5k欧姆之间、并且优选地介于3.5k欧姆和4k欧姆之间的电阻。

105.根据实施例58至104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提供有电流和电压,所述电流和电压在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器上产生介于约1瓦特和约3瓦特之间的功率。

106.根据实施例58和105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基于感测的温度产生参比输出,其中所述参比输出由所述控制单元接收。

107.根据实施例58和106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48℃。

108.根据实施例58至107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40℃。

109.根据实施例58至108中的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罩内的金属板。

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或值并非旨在严格限于引用的精确的数值量纲和/或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每个这样的量纲和/或值旨在表示所引用的量纲和/或值以及围绕该量纲和/或值的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

除非明确排除或以其它方式限制,否则本文所引用的每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申请,均全文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相对于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单独地或以与任何其它参考文献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了任何此类实用新型的认可。此外,如果此文献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相冲突,将以此文献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为准。

虽然已经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种其它改变和变型。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改变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