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368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农业牵引装置大多都使用拖拉机,这种拖拉机使用柴油驱动拖拉机,不仅对空气污染比较大,而且其在运作过程中漏油也会突然产生严重的污染,例如申请号为 201621153251.4的专利,包括太阳能板、车身、和牵引座,所述蓄电池组上方安装有立柱,所述隔音罩内部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下方连接有传动装置,虽然满足了牵引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能源消耗少,对四周环境不会产生空气污染,但无法满足对土层的地膜进行清理,且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也无法避免地膜使土壤透水、透气性降低,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避免了地膜使土壤透水、透气性降低,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端设有收集箱,支架的顶端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横杆,横杆的外壁安装有滑犁,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外壁设有第一竖杆,第一转杆的底端设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通过活轴与第一竖杆相连,第二竖杆的右侧设有第一拉抻弹簧,第一竖杆通过第一拉抻弹簧与第二竖杆配合相连,第一转杆的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相连,收集箱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一齿轮,第二转杆的下方设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二螺杆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第三转杆的下方设有第四转杆,第四转杆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转杆相连,第四转杆的左侧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第四转杆的下方设有齿板,齿板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相连,第二伞形齿轮的底端安装有凸轮,齿板的左侧顶端开有凹槽,凸轮通过凹槽与齿板搭接相连,齿板通过第一拉抻弹簧与收集箱相连,收集箱的顶端左侧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轴承与第二转杆相连,电机的底端设有底座。

为了进一步完善,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箱,竖箱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空心筒,空心筒的底端设有轮匡,轮匡通过压缩弹簧与空心筒相连,轮匡的底端设有辊轮,轮匡通过转轴与辊轮相连,竖箱的左侧设有卡杆,卡杆由左向右依次贯穿竖箱和轮匡,卡杆的右侧设有固定杆。

进一步完善,底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

进一步完善,第二拉抻弹簧的外壁设有硅胶套。

进一步完善,卡杆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该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装置运动,通过滑犁将土层内的农膜翻出,通过第一竖杆的转动且被第一拉抻弹簧牵扯,转动时被横杆裆下继续回到地表进行收集,通过齿板与第一拉抻弹簧的配合右运动将地膜留在表面,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配合将地膜卷入收集箱内的配合达到了对土层的地膜进行了清理,达到了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程度效果,避免了地膜使土壤透水、透气性降低,防碍土壤生物的生存,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竖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支架1,第一皮带轮2,收集箱3,横杆4,第一转杆5,滑犁6,第一竖杆 7,第二皮带轮8,第一皮带9,竖箱10,第二转杆11,第二螺杆12,第一螺杆13,第一伞形齿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轴承17,底座18,电机19,固定块20,第二皮带21,凹槽22,凸轮23,第二伞形齿轮24,齿板25,第一拉抻弹簧26,第三转杆27,第四转杆28,活轴29,第二竖杆30,第二拉抻弹簧31,卡杆32,轮匡33,辊轮34,固定杆35,压缩弹簧36,空心筒37,硅胶套38,橡胶套39,转轴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这种防污染的农业机械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为装置提供承载作用,支架1的顶端设有收集箱3,收集箱3将容纳收集的地膜,支架1的顶端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作为对第一转杆5的转动,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4,横杆4将翻上来的第一竖杆7进行拦截,横杆4的外壁安装有滑犁6,滑犁6向前移动将地膜露出地表,支架1的底端设有第一转杆5,第一转杆5的转动带动第一转杆5转动,第一转杆5的外壁设有第一竖杆7,第一竖杆7转动时对地膜进行收集,第一转杆5的底端设有第二竖杆30,第二竖杆30通过活轴29与第一竖杆7相连,活轴29使第一竖杆7在第二竖杆30底端上下运动,第二竖杆30的右侧设有第二拉抻弹簧31,第二拉抻弹簧31的弹簧系数为10N/CM,第二拉抻弹簧31对第一竖杆7产生向下拉力,第一竖杆7通过第二拉抻弹簧 31与第二竖杆30配合相连,第一转杆5的右侧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8通过第一皮带9与第一皮带轮2相连,第二皮带轮8通过第一皮带9的配合转动,收集箱3 的内腔顶端设有第二转杆11,第二转杆11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一螺杆13和第一齿轮15,第二转杆11的下方设有第四转杆28,第四转杆28的外壁由右向左依次套接有第二螺杆12和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6啮合相连,第一齿轮1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第一螺杆13与第二螺杆12旋转将齿板25表面的地膜卷入收集箱3内,第四转杆28的下方设有第三转杆27,第三转杆27通过第二皮带21与第四转杆28相连,第三转杆27的左侧外壁套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4,第三转杆27的下方设有齿板25,齿板25 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伞形齿轮24,第一伞形齿轮14与第二伞形齿轮24啮合相连,第一伞形齿轮14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4转动,第二伞形齿轮24的底端安装有凸轮23,齿板25 的左侧顶端开有凹槽22,凸轮23通过凹槽22与齿板25搭接相连,凸轮23在凹槽22内周期运动,并通过不规则形状对齿板25抵触使之左右运动,齿板25通过第一拉抻弹簧26与收集箱3相连,第一拉抻弹簧26的弹簧系数为10N/CM,第一拉抻弹簧26对齿板25产生拉抻力,收集箱3的顶端左侧设有电机19,电机19为装置提供动力,电机19通过轴承17与第二转杆11相连,电机19的底端设有底座18,底座18将电机19承载,支架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箱10,竖箱10用于包容辊轮34,竖箱10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空心筒37,空心筒37将压缩弹簧36包容,空心筒37的底端设有轮匡33,轮匡33搭载着辊轮34,轮匡33 通过压缩弹簧36与空心筒37相连,压缩弹簧36的弹性系数为10N/CM,压缩弹簧36对辊轮34产生向下的弹力,轮匡33的底端设有辊轮34,辊轮34可以使装置进行移动,轮匡 33通过转轴40与辊轮34相连,竖箱10的左侧设有卡杆32,卡杆32将辊轮34卡在竖箱 10内,卡杆32由左向右依次贯穿竖箱10和轮匡33,卡杆32的右侧设有固定杆35,固定杆35贯穿卡杆32避免卡杆32从竖箱10脱落,底座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使电机19在工作时更加稳定,第二拉抻弹簧31的外壁设有硅胶套38,硅胶套 38对拉抻弹簧31进行保护,卡杆32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39,橡胶套39增加触摸卡杆32 时的摩擦力。

接通电机19的外接电源,电机19开始工作,电机19的型号为H3H12\H3SH13,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电机19带动第二转杆11转动,第二转杆11通过带动第四转杆28转动使第三转杆27转动,第三转杆27通过第一皮带9使第一转杆5转动,第一转杆5转动使第一竖杆7转动进行对地膜的收集,第一竖杆7通过第二拉抻弹簧31和横杆4的配合进行往复运动,第一竖杆7将地膜带到齿板25的表面,齿板25通过凸轮23使其运动将地膜留在表面,第一螺杆13和第二螺杆12的配合将地膜卷入收集箱3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