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凃茎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183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药液凃茎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农作物,受到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多种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农作物会受到病虫的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死亡,给农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农作物防治方法是从农作物的顶部或行间将农药喷洒至顶部或全株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一旦遇到下雨天,不仅会降低或消除药效,起不到真正的防治效果,而且,药物会杀害天敌和带来土壤的污染。

农作物中,如棉花、茄子、番茄等均有直立的茎秆,具有支撑植株、传导水分养分等功能,茎秆的表皮、皮层细胞可吸收外界物质,并沿着横向、纵向传导至植株全身。据此,为了防治病虫害,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内吸性的农药按一定浓度涂于茎部,通过传导使药性分散至植株全身,可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利用农作物茎秆传导分散防治药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完全利用手工涂抹农药,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会费工、费力,如何能够提高利用药液凃茎方法防治农作物病虫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利用农作物茎秆传导分散防治药物的过程中,人工涂抹农药费工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液凃茎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其目的是通过农药的凃茎使药液传导植株全身,适量用药,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化学防治带来的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液凃茎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包括走轮,所述走轮连接在左右间距可调的底架两侧,底架偏后侧左右方向上设置有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矩形架内穿设有涂茎臂,涂茎臂前端转动连接在底架前横梁上,涂茎臂末端固定有涂药头,涂药头延伸至底架左右侧外部,底架上方设置有药液容器,药液容器与涂药头之间利用软管以及阀门连通,涂药时,利用牵引设备牵引本装置前进,依靠涂药头与作物茎秆接触完成涂药;

进一步,所述左右间距可调的底架包括前后两个套筒,底架前、后横梁中间断开,断开的前、后横梁端部相对处分别设置在前、后套筒内,前、后套筒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前、后横梁的前后锁紧螺丝;

进一步,所述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器;

进一步,所述药液容器吊挂在药液容器支架上,药液容器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架上;

进一步,所述涂茎臂为水平状八字形结构,左右两侧之间具有弹力,所述弹力小于使农作物茎秆倾斜20°所需力量;

进一步,所述阀门为一个或多个,阀门设置在药液容器与涂药头之间,其间用软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走轮为左右对称的偶数数量;

进一步,所述底架前方设置有牵引架;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器为手摇升降结构或螺丝锁紧结构;

进一步,所述药液容器支架为三角架,其中,三角架一个顶点位于上方,三角架顶部活动连接,三角架下部连接在底架上,三角架角度大小可随底架左右宽度变化而变化,三角架顶部内侧吊挂有药液容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为:通过底架设置成左右间距可调结构,可根据农作物的行距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对农作物的茎部药物的涂抹;通过在底架偏后侧左右方向上设置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并在矩形架内穿设八字形涂茎臂,通过调整竖立矩形架的高度,从而进一步调整两侧涂药头的高度,能够调整农作物的农药涂抹位置;通过将涂茎臂设置成八字形结构,能够保证涂茎臂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弹力,一方面能够保证药物的涂抹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保证涂药头不会将农作物撞断;通过在底架上方设置药液容器,可利用药物的自重自上而下地流动,也可利用阀门调节流量或关闭药液的流动;通过将高度调节器设置成手摇升降结构或螺丝锁紧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涂药头高度调节,从而保证药物的有效涂抹;通过在底架上设置三角架,三角架顶部连接部活动连接,能够保证三角架大小可随底架左右宽度变化而变化;利用本装置可通过农作物茎秆部将药物传导至植株全身,可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防效,利用本装置可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只在茎秆适当位置涂1cm左右药物,就可“荫蔽”用药到植株全身,保护农作物,促进生物的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田间喷雾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安全性,本装置节约用水,操作便捷,省工高效,可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

标号说明:1-牵引架、1a-牵引钩,2-走轮、3-底架、3a-前横樑、4-前横樑套管、4a-前锁紧螺丝、3b-后横樑、6-后横樑套管、6a-后锁紧螺丝、7-涂茎臂、8-涂药头、9-三角架、9a-斜杆一、9b-斜杆二、9c-斜杆三、10-药液容器挂钩、11-药液容器、12-三通阀、13-软管、14-竖立矩形架、15-高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液凃茎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装置,图1 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走轮2,所述走轮2相对连接在左右间距可调的底架3两侧,其中,3a为前横樑、4为前横樑套管、3b为后横樑、6为后横樑套管,底架3偏后侧左右方向上设置有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14,竖立矩形架14内穿设有八字形涂茎臂7,八字形涂茎臂7前端转动连接在底架3前横梁3a上,八字形涂茎臂7末端固定涂药头8,并延伸至底架3左右侧外部,底架3上方设置有药液容器11,药液容器11与涂药头8之间利用软管13以及阀门连通,涂药时,利用牵引设备牵引本装置前进,依靠涂药头8与作物茎秆接触完成涂药。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为梯形底架3,用不锈钢管焊接或用钢筋制成,所述左右间距可调的底架3包括前后两个套筒,即:前横樑套管4和后横梁套管6,底架3的前横梁3a和后横梁3b中间断开,断开的前横梁3a和后横梁3b分别相对设置在前横梁套管4和后横梁套管6内,前横梁套管4和后横梁套管6上设置有锁紧前横樑3a和锁紧后横梁3b的前锁紧螺丝4a和后锁紧螺丝6a。

前横樑3a穿设在前横梁套管4中,后横樑3b穿设在后横梁套管6中,以套入的长短调节底架3的宽度,用前锁紧螺丝4a和后锁紧螺丝6a将前横梁3a和后横梁3b分别固定于前横樑套管4和后横梁套管6上,以便根据不同的作物行距进行调整。

底架3两侧安装的走轮2转动轻便,直径为20厘米左右,以承载装置和药液向前滑动。底架3的前梁前面设置有倒“v”字型的牵引架1、牵引架1上设置有牵引钩1a,靠外力牵引前行。

所述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14设置在在底架3纵向偏后1/3的位置,其中,竖立矩形架14内穿设有涂茎臂7,竖立矩形架14可控制凃茎臂7的高度和涂药头8与植株茎秆的离合。

在本实施例中,竖立矩形架14宽度30cm~50cm,竖立矩形架14上下两根平行横杆间的高度1cm~2cm,凃茎臂7穿设于竖立矩形架14内,其中的间隙为0.5cm。

所述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14上设置有高度调节器15,所述高度调节器15为手摇升降结构或螺丝锁紧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结构是:竖立矩形架14两侧固定设置有竖杆,竖杆穿设在底架3内侧设置的竖管中,竖管外侧设置于紧固螺丝,以此固定竖立矩形架14高度。竖立矩形架14的高低可调,竖立矩形架14高度调整时,八字形涂茎臂7以及末端设置的涂药头8相应上升或降低,依次调整与农作物茎秆涂药高度一致,进而向农作物茎秆涂药。

在竖立矩形架14内装有一个八字形凃茎臂7,八字形凃茎臂7是用具有弹力的6#钢筋制成,前端转动连接在前横樑套管4的外周,八字形凃茎臂7后端两臂穿设在竖立矩形架14中,末端向外延伸至底架3两侧外部,以便于凃茎,八字形凃茎臂7两臂末端间的宽度根据作物行距而定。

所述药液容器支架为三角架9,其中,三角架9一个顶点位于上方,三角架9顶部活动连接,三角架9下部连接在底架3上,三角架9角度大小可随底架3左右宽度变化而变化,三角架9顶部内侧吊挂有药液容器。

所述涂茎臂为水平状八字形结构,左右两侧之间具有弹力,所述弹力小于使农作物茎秆倾斜20°所需力量。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三角架9,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吊挂药液容器11。

所述阀门为一个或多个,阀门设置在药液容器与涂药头之间,其间用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一个阀门为三通阀12,三通阀12上口连接在药液容器11底部,其余两个口通过软管13分别与左右两个涂药头8连通,涂药头8上设置有多个药孔,涂药头8外周缠绕有药液吸收层。

在本实施例中,竖立矩形架14上方安装一个三角架9,三角架9由三根斜杆组成,具体为斜杆一9a、斜杆二9b、斜杆三9c,三斜杆上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三斜杆下端转动连接在底架3上,其中,斜杆一9a、斜杆二9b下端连接在后横樑3b上,斜杆三9c连接在前横樑套筒4外周,三角架9顶部下方设置有药液容器挂钩10,药液容器挂钩10上悬挂有药液容器11。药液容器11大小以2升~3升为宜,药液容器11下端安装有三通阀12,三通阀12上口与药液容器11内药液贯通,下方其余两开口上分别连接有一根直径1cm的软管13,打开三通阀12时,药液可贯通管内。两根软管13的末端为10cm高的涂药头8管,涂药头8的管壁外侧设置20个直径0.8mm大小的透药孔,以便管内药液向外流出,并用耐磨的呢绒软布缠绕3~4层,以固牢,摩擦不脱落为宜,涂药头8上下两端口堵实,控制药液外流,涂药头8固定在涂茎臂7的两臂的末端,呈“八”字型。

工作流程:将内吸性农药稀释适当浓度后装入悬挂在三脚架9上的药液容器11内,涂茎臂7两臂末端的涂药头8调整到作物茎秆适当高度,宽度调整到比作物行距宽出5cm~8cm(根据弹力调至涂药头涂抹茎秆力度适宜即可);打开药液容器三通阀12,药液进入软管13内,涂药头8外周缠绕的尼龙布湿润,外力牵引涂药装置前行,涂茎臂7两臂末端的涂药头8随机前行,两侧涂药头8遇到作物茎秆,湿润的涂药头8将药液涂抹在茎秆上,完成了两株的涂茎,继续前行,遇到两侧的植株茎秆继续涂抹,完成药液涂茎流程,作业完毕,关闭药液容器11底部的三通阀12。

农药使用安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架3设置成左右间距可调结构,可根据农作物的行距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对农作物的茎部进行药物涂抹;通过在底架3偏后侧左右方向上设置高度可调的竖立矩形架14,并在竖立矩形架内穿设“八”字形涂茎臂7,能够根据农作物农药涂抹位置调整竖立矩形架14的高度,从而进一步调整两侧涂药头8的高度;通过将涂茎臂7设置成“八”字形结构,能够保证涂茎臂7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弹力,一方面能够保证药物的涂抹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保证涂药头8不会将农作物撞断;通过在底架3上方设置药液容器11,可利用药物的自重自上而下地流动,也可利用阀门关闭药液的流动;通过将高度调节器15设置成手摇升降结构或螺丝锁紧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高度调节;通过在底架3上设置一个三角架,三角架顶部活动连接,能够保证三角架大小可随底架3左右宽度变化而变化;利用本装置可通过农作物茎秆部将药物传导至植株全身,可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防效,利用本装置可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只在茎秆适当位置涂1cm左右药物,就可“荫蔽”用药到植株全身,保护农作物,促进生物的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田间喷雾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安全性,本装置节约用水,操作便捷,省工高效,可降低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