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39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



背景技术:

溶氧量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然状态下水中的溶氧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气温气压降雨等,因此规模化养殖必须借助机械对水体进行增氧。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增氧机械根据增氧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搅水式,如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另一种是送气式,如射流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微孔式增氧机等。综合分析,搅水式增氧机是利用水体翻动,加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氧气更多的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这类增氧机有4个缺陷:一是仍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溶氧量有限,且水体不断翻动,若水深不足时,容易将水底污物翻起,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溶氧效果;二是增氧机的机体一般是利用浮球浮在水面上,通过绳索与岸边连接,电缆悬挂在水面上,搅水的扇叶在水里,在捕鱼时必须关闭,并搬离水面方可进行,无形中增加了捕鱼的作业量;三是增氧机由于通过机械搅水进行增氧,电机的功率相对较大,耗能较大;四是增氧机体型相对较大,运输和安装相对麻烦。送气式增氧机是利用气泵和送气管道等将空气压入水体中,从而实现增氧,相比搅水式增氧机,受环境制约的因素不大,且增氧过程温和,增氧效率较高,但目前市场上此类增氧机也存在4个缺陷:一是出气装置孔径不够密集微小,水中的杂质容易进入装置内且没办法清洗,若使用频繁需经常更换出气装置,增加生产成本;二是增氧机的出气装置一般需放置于水底,且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捕鱼作业时,也需要关闭并搬离水面,同样是增加了捕鱼的作业量;三是增氧机溶氧不均、耗电量大;四是增氧机体型也较大,运输和安装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增氧效率高、溶氧均匀的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它采用高压风机与水下曝气管连接进行强行增氧,同时,形成单向水流不断向前波浪增氧;本申请的增氧平台的支架能拆装折叠,运输和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其包括折叠箱面、浮筒架、增氧管组和增氧管组支架,所述的折叠箱面包括左箱面、中箱面和右箱面,中箱面分别通过活页与左箱面和右箱面连接;浮筒架和增氧管组支架分别固定在折叠箱面的顶部和下部,将折叠箱面固定成一面敞开的四方框;增氧管组放置在增氧管组支架上;增氧管组通过入气管与风机连接;浮筒架两端分别固定有浮筒。

所述的增氧管组包括增氧管框和超微增氧管,多根超微增氧管安装在增氧管框内,增氧管框上设置有能与入气管连接的入气管接口。增氧管组需选择有一定重量的增氧管组,利用重力直接平置在增氧管组支架,当增氧平台放入水中时,增氧管组不能浮离增氧管组支架。超微增氧管选择自沉式微孔增氧管。

所述的浮筒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搭扣锁固定在左箱面和右箱面的顶部。

所述的左箱面、中箱面和右箱面都分别包括两根竖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下支架高出竖支架底端50厘米以上;两根竖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连接成的四方框内分别安装有左箱板、中箱板和右箱板。

所述的竖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增氧管组支架的固定栓孔;增氧管组支架也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螺栓孔,增氧管组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竖支架下部,增氧管组支架固定在竖支架上的位置需保证增氧管组的最高点与下支架之间有30厘米以上的距离。

所述的入气管上安装有控制进风量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结构简单,增氧平台的支架能拆装折叠,运输和安装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还具有增氧效率高、溶氧均匀和能耗低的优点,在同等养殖面积,本增氧平台的能耗为传统增氧装置的五分之一。本增氧平台产生的氧气气泡极其微小,平均直径仅10微米,溶氧效率超过99%,有效承载水体经处理后的溶氧量接近饱和,溶氧效率较高,能降低养殖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折叠箱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增氧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为:

1、左箱面,2、浮筒,3、浮筒架,4、活页,5、中箱面,6、入气管,7、风机,8、右箱面,9、增氧管组,10、增氧管组支架,11、竖支架,12、左箱板,13、上支架,14、搭扣锁,15、中箱板,16、右箱板,17、下支架,18、固定栓孔,19、增氧管框,20、超微增氧管,21、入气管接口,22、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其包括折叠箱面、浮筒架3、增氧管组9和增氧管组支架10,所述的折叠箱面包括左箱面1、中箱面5和右箱面8,中箱面5分别通过活页4与左箱面1和右箱面8连接;浮筒架3和增氧管组支架10分别固定在折叠箱面的顶部和下部,将折叠箱面固定成一面敞开的四方框;增氧管组9放置在增氧管组支架10上;增氧管组9通过入气管6与风机7连接;浮筒架3两端分别固定有浮筒2。

所述的增氧管组9包括增氧管框19和超微增氧管20,多根超微增氧管20安装在增氧管框19内,增氧管框19上设置有能与入气管6连接的入气管接口21。

所述的浮筒架3的两端分别通过搭扣锁14固定在左箱面1和右箱面8的顶部。

所述的左箱面1、中箱面5和右箱面8都分别包括两根竖支架11、上支架13和下支架17,上支架1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支架11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架1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支架11的下部固定连接;两根竖支架11、上支架13和下支架17固定连接成的四方框内分别安装有左箱板12、中箱板15和右箱板16。所述的竖支架11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增氧管组支架10的固定栓孔18;增氧管组支架10也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螺栓孔,增氧管组支架10通过螺栓固定在竖支架11下部,增氧管组支架10固定在竖支架11上的位置需保证增氧管组9的最高点与下支架17之间有30厘米以上的距离。

所述的入气管6上安装有控制进风量的控制阀22,调节控制阀控制空气输送量从而控制水体的溶氧量。

安装时,首先将折叠箱面展开,折叠箱面下部通过螺栓与增氧管组支架固定连接,然后将浮筒架的两端通过搭扣锁固定在折叠箱面的左箱面和右箱面的顶部,将浮筒固定在浮筒架两端,将增氧管组放在增氧管组支架上,将安装有风机的入气管与增氧管组连接,再将整个平台缓慢放入水中,并在池塘底部插两根活动杆,将平台绑在活动杆上防止水流过大时随处漂移;即可完成安装。池塘内的水深度足够时,浮筒浮在水面上,浮筒以下的部件都沉泡在水中。

使用时,只需接通电源,风机将空气通过入气管管压入增氧管框,然后通过超微增氧管出来,形成无数微小氧气泡进入水中,在折叠箱面立体结构的作用下,形成流动的微小气泡群向前推动,使得水体逐渐形成缓慢回流,氧气泡在水体缓慢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溶入,从而实现高效溶氧,在此过程中,可通过风机出入气管上的控制阀门控制空气输送量从而控制水体的溶氧量。

若需捕鱼作业,只需将绑定平台的两根活动杆拔出,平台即可根据水面的高度在水中上下浮动,渔网直接从平台底部穿过即可完成捕鱼作业,不需关闭风机也不需将平台搬离。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与传统的增氧装置分别在5亩池塘中使用情况对比如下表: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