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筏钓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606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筏钓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垂钓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筏钓套装。



背景技术:

垂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休闲活动,垂钓设备也在日新月异,其中,筏竿传统是海上渔筏上垂钓的一种钓竿,现在也用于淡水垂钓,因其可放线搏鱼,也可抛投,是十分实用的一种垂钓工具,传统筏竿在垂钓过程中,由于伐钓的特殊性,在垂钓过程中需要不断去慢慢收线放线(俗称缓降缓升)来寻找鱼所在的水层,给垂钓者带来不小的体力消耗,垂钓者需长期手动控制控制伐钓轮的线杯及手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垂钓者的肩颈及手臂都会发生劳损,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有借用第三方设备实现电动伐钓,但体积一般较大,存在操作繁琐,携带不便的问题。

因此,设计和生产一种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的筏竿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筏钓套装,所述的电动筏钓套装利用正反转电机控制模块控制线杯的放线和收线,从而实现垂钓过程中的缓降缓收,通过搭扣控制电机动力输出的离合,避免垂钓者长期手动控制线杯收放,改善垂钓的疲劳问题,根据垂钓者需求也可切断电源利用手动控制线杯收线或放线。以蓄电池驱动,且蓄电池设置在鱼竿竿身上,避免占用过多空间,携带方便,鱼竿前端设置有导线环,鱼线与每一个导线环连接,使前竿在鱼上钩时,鱼竿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弯折,利用磁性充电口连接数据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磁性充电口为方形结构,充电接口为磁性接口,通过磁性吸附,不用设置插孔连接,利用插孔连接,插孔在垂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水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充电操作,在中竿Ⅱ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连接轴与中竿Ⅱ连接,利用支架可对筏竿整体进行支撑,避免垂钓过程中筏竿晃动,影响操作,在中竿Ⅰ上方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可在光线较差时提供照明,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电动筏钓套装主要包括尾竿、中竿Ⅰ、中竿Ⅱ、前竿、导线环、电动伐钓轮、照明灯、连接口、支架,所述的尾竿与中竿Ⅰ连接,中竿Ⅰ与中竿Ⅱ连接,前竿与中竿Ⅱ连接,导线环设置在前竿下方,电动伐钓轮设置在中竿Ⅰ下方,照明灯设置在中竿Ⅰ上方,连接口设置在中竿Ⅱ下方,支架与连接口连接,所述的电动伐钓轮由轮体、线杯、手柄、马达、磁性搭扣、磁性充电口组成,所述的手柄设置在轮体侧面,线杯设置在轮体内部,马达设置在线杯外围,磁性搭扣与马达连接,充电口设置在轮体外围。

所述的尾竿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尾竿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所述的照明灯旁设置有匹配开关。

所述的支架顶部设置有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与连接口间通过磁性吸附连接。

所述的磁性充电口为方形实心结构。

所述的电动伐钓轮内设置有控制程序,在轮体与磁性搭扣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形磁铁,搭扣通过合页与马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反转控制器模块控制线杯的放线和收线,通过磁性搭扣控制电机动力输出的离合,避免垂钓者长期手动控制线杯收放,改善垂钓的疲劳问题,根据垂钓者需求也可切断电源利用手动控制线杯收放线。以蓄电池驱动,且蓄电池设置在鱼竿竿身上,避免占用过多空间,携带方便,鱼竿前端设置有导线环,鱼线穿过每一个导线环,使前竿在鱼上钩时,鱼竿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弯折,利用磁性充电口连接数据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磁性充电口为方形结构,充电接口为磁性接口,通过磁性吸附,不用设置插孔连接,利用插孔连接,插孔在垂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水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充电操作,在中竿Ⅱ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连接轴与中竿Ⅱ连接,利用支架可对筏竿整体进行支撑,避免垂钓过程中筏竿晃动,影响操作,在中竿Ⅰ上方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可在光线较差时提供照明,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竿、2-中竿Ⅰ、3-中竿Ⅱ、4-前竿、5-导线环、6-电动筏钓轮、7-照明灯、8-连接轴、9-支架、10-轮体11-线杯、12-手柄、13-马达、14-磁性搭扣、15-磁性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所述的电动筏钓套装主要包括尾竿1、中竿Ⅰ2、中竿Ⅱ3、前竿4、导线环5、电动伐钓轮6、照明灯7、连接轴8、支架9,所述的尾竿1与中竿Ⅰ2连接,尾竿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尾竿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中竿Ⅰ2与中竿Ⅱ3连接,前竿4与中竿Ⅱ3连接,导线环5设置在前竿4下方,电动伐钓轮6设置在中竿Ⅰ2下方,照明灯7设置在中竿Ⅰ2上方,照明灯7旁设置有匹配开关,连接轴8设置在中竿Ⅱ3下方,支架9与连接轴8连接,支架9顶部设置有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与连接轴8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电动伐钓轮6由轮体10、线杯11、手柄12、马达13、磁性搭扣14、磁性充电口15组成,所述的线杯11与轮体10连接,手柄12设置在轮体10侧面,电控模块设置在轮体10内部、马达13设置在线杯11外围,线杯11与马达13间通过搭扣14连接,磁性充电口15设置在线杯11外围,磁性充电口15为方形结构,充电接口为磁性接口。

所述的电动筏钓套装利用正反转控制模块控制线杯的放线和收线,所述的控制模块为Anntem无线遥控超小型直流马达电机正反转控制器模块,马达为GA12-N20 6V微型直流齿轮减速电机,通过磁性搭扣14控制电机动力输出的离合,在电机与磁性搭扣14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形磁铁,磁性搭扣14一侧通过合页与马达连接,在需要电动控制时将磁性搭扣14按下,磁性搭扣14被磁体吸附后,通过遥控启动控制模块,进行收放线操作,避免垂钓者长期手动控制线杯收放,改善垂钓的疲劳问题,根据垂钓者需求也可切断电源利用手动控制线杯收放线。以蓄电池驱动,且蓄电池设置在鱼竿竿身上,避免占用过多空间,携带方便,鱼竿前端设置有导线环5,鱼线穿过每一个导线环5,使前竿4在鱼上钩时,鱼竿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弯折,利用磁性充电口15连接数据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磁性充电口15为方形结构,充电接口为磁性接口,通过磁性吸附,不用设置插孔连接,利用插孔连接,插孔在垂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水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充电操作,在中竿Ⅱ3下方设置有支架9,支架9通过连接轴8与中竿Ⅱ3连接,利用支架9可对筏竿整体进行支撑,支架9顶部设置有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与连接轴8间通过磁性吸附连接,避免垂钓过程中筏竿晃动,影响操作,磁性吸附方式可在鱼上钩时及时将竿身拉起,在中竿Ⅰ上方设置有照明灯7,照明灯7可在光线较差时提供照明,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所述的Anntem无线遥控超小型直流马达电机正反转控制器模块通过网络购买并搭配有遥控,购买网址为:

https://item.taobao.com/item.tm?spm=a230r.1.14.16.76bf523hbWtgr&id=548540408159&ns=1&abbucket=14#detail

所述的马达为GA12-N20 6V微型直流齿轮减速电机,通过网络购买安装,购买网址为: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76bf523pmpT1e&id=41307471082&cm_id=140105335569ed55e27b&abbucket=14

在垂钓过程中,将鱼线穿过导线环5,后抛入鱼池,需要电动控制时将磁性搭扣14按下,磁性搭扣14被磁体吸附后,通过遥控启动控制程序,进行收放线缓降缓升操作,通过无线遥控进行任意放线、收线、停止、以及收放线的速度的调控,收放线速度可在0-50cm每秒之间调整。

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反转控制器模块控制线杯的放线和收线,通过磁性搭扣控制电机动力输出的离合,避免垂钓者长期手动控制线杯收放,改善垂钓的疲劳问题,根据垂钓者需求也可切断电源利用手动控制线杯收放线。也可以蓄电池驱动,且蓄电池设置在鱼竿竿身上,避免占用过多空间,携带方便。鱼竿前端设置有导线环,鱼线穿过每一个导线环,使前竿在鱼上钩时,鱼竿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弯折,利用磁性充电口连接数据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磁性充电口为方形结构,充电接口为磁性接口,通过磁性吸附,不用设置插孔连接,利用插孔连接,插孔在垂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进水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充电操作。在中竿Ⅱ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通过连接轴与中竿Ⅱ连接,利用支架可对筏竿整体进行支撑,避免垂钓过程中筏竿晃动,影响操作,在中竿Ⅰ上方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可在光线较差时提供照明,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