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钓鱼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410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钓鱼浮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领域的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解决过去单一材料制成的浮漂的局限性与不足的复合型钓鱼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钓鱼的过程中,当鱼咬住鱼饵或钓钩后,鱼运动时,会通过鱼线牵动浮在水面的漂尾产生适当的下沉或上浮动作,钓鱼者就是通过浮漂漂尾的此下沉或上浮动作从而判断是否有鱼咬钩,漂尾是钓鱼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观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动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而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普通浮漂,其制作材料单一,受材料性能的局限,制作的浮漂有诸多不足,比如芦苇漂虽然灵敏度高,但受天气、水温影响较大,易开裂;巴尔杉木漂虽然受环境影响小,但有吃水现象;羽毛漂虽然浮力大、灵敏度高,但易开裂;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塑料漂,虽然可塑性强、浮力大、不吸水,但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每种材料制作工艺不同,如芦苇漂、羽毛漂采用手工制作,巴尔杉木漂、PMI泡沫塑料漂采取机器制作。而采用单一材料制作的浮漂受制作工艺的限制导致浮漂很难满足广大钓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钓鱼浮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型钓鱼浮漂,包括漂尾、漂身、漂脚,漂尾上涂有不同颜色交替的醒目漂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由中间的填充体及紧密包裹在填充体外部的包裹体构成,所述填充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包裹体根据漂身或实际需要制作成横截面为圆形或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漂尾与漂脚连接成一体并贯穿漂身的上下两端,且所述漂尾与漂脚的连接处采用贴合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体横截面的对称多边形结构包括花瓣形,星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以及等边五边形、六边形及六边以上形状。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漂尾与漂脚连接处的贴合连接包括梯度连接、斜切连接、插口连接、插孔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漂身的包裹体为羽毛漂体或芦苇漂体或羽毛与芦苇的混合漂体。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漂身的填充体为PMI泡沫塑料填充体或巴尔杉木填充体或PMI泡沫塑料与巴尔杉木的混合填充体。

有益效果:1、现有浮漂漂身为空腔体,无填充物,易破坏进水,影响漂体稳定性和灵敏度,且有的空腔进水后不能再使用,而本浮漂的漂身空腔体有PMI泡沫塑料材料或巴尔杉木材料填充或两者结合填充,漂尾、漂脚更稳定,漂身不易被水压扁,不易受天气影响,产生热胀冷缩现象,浮漂整体稳定性、灵敏度更好;2、现有浮漂漂尾、漂脚只有一小部分插入漂身腔体中,漂尾、漂脚易摇晃,不稳定,而本浮漂的漂尾、漂脚通过斜切、插接等方式粘合在一起,贯穿整个漂身,提高了漂的稳定性,漂不易变形;3、具体实施时,可结合材料优点来制作填充体,比如PMI泡沫塑料材料,不吃水、浮力大、性能稳定、可塑性强,可用来填充大的、特殊造型的漂身空腔,制作大的浮漂,但不可制作很纤细很修长的浮漂,而用巴尔杉木填充却可以解决漂身细小易折的缺点,但巴尔杉木有吃水现象,而PMI泡沫塑料材料不会,可弥补;4、漂身包裹体可由芦苇材料或羽毛拼接制作,羽毛制作的漂稳定性强,灵敏度高,信号真实,但受温度影响较大,不能制作大浮力大体积的漂,而芦苇漂受温度影响小,可制作较大体积的漂,但芦苇漂没有羽毛漂信号真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漂身填充体的横截面(正方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尾,2-漂脚,3-填充体,4-包裹体,5-漂目,6-贴合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复合型钓鱼浮漂,包括漂尾1、漂身、漂脚2,漂尾上涂有不同颜色交替的醒目漂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由中间的填充体3及紧密包裹在填充体外部的包裹体4构成,所述填充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包裹体根据漂身或实际需要制作成横截面为圆形或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漂尾与漂脚连接成一体并贯穿漂身的上下两端,且所述漂尾与漂脚的连接处采用贴合连接(如附图1中6所示)。

具体实施时:

1、填充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对称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包括花瓣形,星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如附图2所示),以及等边五边形、六边形及六边以上形状。不同形状的横截面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可根据不同漂所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能选择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填充体为PMI泡沫塑料填充体或巴尔杉木填充体或PMI泡沫塑料与巴尔杉木的混合填充体。PMI泡沫塑料材料(浮漂行业中称纳米材料)的全称叫作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雷达天线外罩、CT医疗床板、风电直升机桨叶、高速列车、甚至建筑材料中,是目前同等密度条件下最硬的结构芯材。

现有浮漂漂身为空腔体,无填充物,易破坏进水,影响漂体稳定性和灵敏度,而本浮漂的漂身空腔体有PMI泡沫塑料材料或巴尔杉木材料填充或两者结合填充,漂尾、漂脚更稳定,漂身不易被水压扁,不易受天气影响,产生热胀冷缩现象,浮漂整体稳定性,灵敏度更好;同时,可结合材料优点来制作填充体,比如泡沫塑料材料,不吃水、浮力大、性能稳定、可塑性强,可用来填充大的、特殊造型的漂身空腔,制作大的浮漂,但不可制作很纤细很修长的浮漂,而用巴尔杉木填充却可以解决漂身细小易折的缺点,但巴尔杉木有吃水现象,而PMI泡沫塑料材料不会,可弥补。

2、漂尾与漂脚连接处的贴合连接可以是梯度连接(如附图1中6所示连接方式)即漂尾的连接处呈梯状,而漂脚的连接处则采用与漂尾梯状相反的梯状,二者贴合后用胶粘合,或连接处采用斜切连接即漂尾的连接处切一条斜口,而漂脚的连接处则开一条与漂尾连接处反向的斜口,两斜口贴合后用胶粘接,或插口连接或插孔连接即在连接处的一端开一条插槽或插孔,而另一端则设计成与插槽或插孔配套的形状,从而将另一端插入插槽或插孔中并和胶粘接。

现在漂尾、漂脚是只有一小部分插入漂身腔体中,漂尾、漂脚易摇晃,不稳定,而本浮漂的漂尾、漂脚通过斜切、插接等方式粘合在一起,贯穿整个漂身,提高了漂的稳定性,漂不易变形。

3、漂身的包裹体可采用羽毛(比如孔雀羽)或芦苇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羽毛与芦苇的混合材料制成,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漂身的包裹体根据漂身或实际需要制作成横截面为圆形或对称的多边形结构。漂身包裹体由芦苇材料或羽毛拼接制作,羽毛制作的漂稳定性强,灵敏度高,信号真实,但受温度影响较大,不能制作大浮力大体积的漂,而芦苇漂受温度影响小,可制作较大体积的漂,但芦苇漂没有羽毛漂信号真实。同时,芦苇与羽毛基本靠手工制作,而巴尔杉、PMI泡沫塑料材料由机器成型,两者结合,大幅度降低成本,又能扬长避短。

本实用新型的漂身采用巴尔杉木、PMI泡沫塑料、芦苇、羽毛等两种或多种材料制成,解决了过去单一材料制成的浮漂的不足和局限性,可以更好的满足广大钓友的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