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864阅读:49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化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



背景技术:

黑水虻幼虫以餐厨垃圾、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可以将食物高效地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其具有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等特点。黑水虻是一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生长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但现有的黑水虻虫产业化养殖环节运行成本高,工序复杂。因此如何能够低成本、高密度,高质量的对黑水虻虫蛹进行羽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其整体设计有利于黑水虻虫蛹的羽化条件,而且设计紧凑,能够高密度的对黑水虻虫蛹进行羽化,具有羽化率高、占用空间小、易于管理、制作成本低廉,利于批量生产的优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它包括:羽化柜和羽化抽屉,所述的羽化柜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对应设置所述的羽化抽屉,所述的羽化抽屉内壁低于所述的羽化抽屉外壁,所述的羽化柜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所对应的羽化通道,所述的羽化通道高于所述的羽化抽屉内壁,还包括羽化网,所述的羽化网覆盖在所述的羽化通道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羽化柜内设置了多个羽化抽屉,整体占用空间小,能够高密度对黑水虻虫蛹进行羽化,而且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内的羽化条件模拟了黑水虻虫蛹在自然条件下的羽化条件,进一步的提高了黑水虻虫蛹的羽化率。羽化网覆盖在羽化通道外能够减少光线的射入,还能引导羽化后的成虫进入成虫养殖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柜后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柜后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在黑水虻虫蛹羽化后,能够根据光线的指引,从羽化柜后侧的羽化通道中钻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柜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柜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羽化柜放置时可以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将黑水虻虫蛹羽化柜贴合墙面放置,占用空间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柜内底部安装有温度控制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柜内底部安装有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在设定值内,控制羽化柜内的羽化温度,提高羽化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柜内底部安装有湿度控制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柜内底部安装有湿度控制系统,可以在设定值内,控制羽化柜内的羽化湿度,提高羽化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抽屉外侧带有把手。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抽屉外侧带有把手,在黑水虻羽化期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和整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羽化柜底部四角设置有滚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的羽化柜底部四角设置有滚轮,方便移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黑水虻虫蛹羽化柜整体设计有利于黑水虻虫蛹的羽化条件,而且设计紧凑,能够高密度的对黑水虻虫蛹进行羽化,具有羽化率高、占用空间小、易于管理、制作成本低廉,利于批量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羽化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中,1羽化柜、2羽化抽屉、3羽化抽屉外壁、4羽化抽屉内壁、5羽化通道、6羽化网、7把手、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内容的限制。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它包括:羽化柜1和羽化抽屉2,所述的羽化柜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对应设置所述的羽化抽屉2,所述的羽化抽屉内壁4低于所述的羽化抽屉外壁3,所述的羽化柜1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2所对应的羽化通道5,所述的羽化通道5高于所述的羽化抽屉内壁4,还包括羽化网6,所述的羽化网6覆盖在所述的羽化通道5外。所述的羽化柜1后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2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5。

羽化过程:蛹期是全变态幼虫过渡到成虫的过渡时期。幼虫老熟以后,停止取食,寻找适当场所,作茧,缩短身体,停止活动,准备化蛹。末龄幼虫化蛹前体躯缩短呈静止状态称“前蛹期”或称“蛹期”。前蛹脱去皮变成蛹,称为“化蛹”。从化蛹变为成虫所经过的时期,称“蛹期”。预蛹。黑水虻末龄幼虫,身体棕黑色,各个体节具极稀疏短毛。体长20毫米左右,预蛹不再取食,不再脱皮,体长基本不再变化,体重会不断减少。预蛹爬出饲料,寻找隐蔽的地方化蛹,如选择缝隙或者沙土中化蛹。蛹为围蛹,通体黑色,进入预蛹后,虫体不再活动,蛹壳坚硬,体节舒张。蛹体前半部分增厚,尾部微微下弯,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育成成虫,成虫从蛹壳内破壳而出,向光爬出缝隙或沙土,大约经过5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飞翔。

第一实施例:黑水虻虫蛹羽化柜模拟了黑水虻在自然情况下从蛹化到羽化过程中的环境,在黑水虻蛹化后,把沙土中的蛹,通过筛子筛出后均匀的放置于羽化柜1内进行羽化,羽化后的黑水虻会根据光线的指从羽化通道5钻出,进入羽化网6,再通过羽化网6引导到成虫养殖网中;羽化网6也可以和成虫引导管道相连接,进入成虫养殖区。

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羽化柜1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与每个所述的羽化抽屉2所对应的所述的羽化通道5。羽化柜1可以根据羽化现场情况贴合墙面放置,黑水虻羽化后可以从多面设置的羽化通道5中钻出。

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羽化柜1内底部安装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的羽化柜1内底部安装有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所述的湿度控制系统均为现有技术。可以根据设定值对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第四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的羽化抽屉2外侧带有把手7。所述的羽化柜1底部四角设置有滚轮8。在黑水虻羽化期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看整理和移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黑水虻虫蛹羽化柜,其整体设计有利于黑水虻虫蛹的羽化条件,而且设计紧凑,能够高密度的对黑水虻虫蛹进行羽化,具有羽化率高、占用空间小、易于管理、制作成本低廉,利于批量生产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