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耕功能的马铃薯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394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耕功能的马铃薯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旋耕功能的简易马铃薯收获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的大力发展,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械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的马铃薯收获机多为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后置收获设备,能较好的适用于大型农场,但总体设备比较笨重,且能耗高,易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田间后期的耕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耕功能的简易马铃薯收获装置,实现了马铃薯的收获机械化,且具备旋耕功能,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大大的节省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中小型农田,造价低廉,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旋耕功能的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支撑板、行走机构、后部连接机构、收获机构、车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发动机、小带轮、皮带、前轮、减速箱、大带轮、动力输出轴;发动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在减速箱上,小带轮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大带轮设置在减速箱上并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小带轮通过皮带与大带轮连接,前轮通过前车轮轴与动力输出轴固连,动力输出轴和减速箱的输出端固连;所述后部连接机构包括后轮、后架、后车轮轴、固定轴、吊耳、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吊耳与减速箱固连,后架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后固定轴固定在后架下端,后轮通过后车轮轴与固定轴连接;所述收获机构包括连接件、犁刀,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后架上,连接件另一端与犁刀连接;犁刀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车把设置在减速箱顶端。

所述犁刀通过螺栓和连接件连接,犁刀上设置有一个以上螺栓孔,螺栓可设置在不同位置的螺栓孔中,调节犁刀的入土深度。

所述在对马铃薯栽种地进行旋耕时,采用微耕刀替换前轮和前车轮轴,微耕刀通过销钉和动力输出轴连接。

所述发动机和减速箱通过支撑板和若干螺栓连接,支撑板为空心板。

所述前轮、前车轮轴和动力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启动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小带轮旋转,通过皮带连接带动大带轮旋转,大带轮经减速箱的齿轮传动,将动力传送至减速箱下方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通过前车轮轴带动前轮转动,犁刀通过连接件、后部连接机构与减速箱连接,后轮通过后车轮轴、固定轴与后架连接,从而整个行走机构正常运行,通过螺栓调整犁刀的入土深度,手扶车把开始收获马铃薯,收获完毕;可将微耕刀替换前轮和前车轮轴,将微耕刀安装到动力输出轴上,从而实现旋耕功能,或者微耕刀替换的同时拆除后部连接机构和收获机构,简化微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前轮可以拆卸,微耕刀通过销钉和动力输出轴连接,同时拆除后部连接机构,可使装置简化,实现微耕效果;

2、犁刀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需求实时调整入土的深度;

3、该装置通过螺栓、销钉等连接,装拆维修方便,且不需要拖拉机牵引;

4、设备简单,易操作,造价低廉,运行稳定,便于大众使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的后部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装置犁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装置的减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装置的更换微耕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小带轮;3-支撑板;4-皮带;5-前轮;6-减速箱;7-犁刀;8-后轮;9-后架;10-连接件;11-大带轮;12-车把;13-后车轮轴;14-固定轴;15-微耕刀;16-前车轮轴;17-动力输出轴;18-销钉;19-吊耳;20-螺栓;21-螺柱;22-连接板;23-前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具有旋耕功能的简易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板3、行走机构、后部连接机构、收获机构、车把12;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发动机1、小带轮2、皮带4、前轮5、减速箱6、大带轮11、动力输出轴17;发动机1安装在支撑板3上,支撑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箱6的前吊耳23上,小带轮2安装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上,大带轮11设置在减速箱6上并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小带轮2通过皮带4与大带轮11连接,前轮5通过螺栓与前车轮轴16连接,前车轮轴16通过销钉与动力输出轴17固连,动力输出轴17和减速箱6的输出端固连;所述后部连接机构包括后轮8、后架9、后车轮轴13、后固定轴14、吊耳19、连接板22;连接板22通过吊耳19与减速箱6固连,吊耳19与减速箱6通过销钉18连接,后架9通过螺栓20、螺柱2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2上,后固定轴14固定在后架9下端,后轮8固定在后车轮轴13上,后车轮轴13通过销钉与后固定轴14连接;所述收获机构包括连接件10、犁刀7,连接件10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架9上,连接件10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犁刀7连接;犁刀7位于前轮5和后轮8之间,犁刀上设置有4个螺栓孔,螺栓可设置在不同位置的螺栓孔中,调节犁刀的入土深度,车把12设置在减速箱6顶端。

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在对马铃薯栽种地进行旋耕时,采用微耕刀15替换前轮5和前车轮轴16,微耕刀15通过销钉和动力输出轴17连接(图6)。

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发动机1,发动机1输出轴旋转带动小带轮2旋转,通过皮带4带动大带轮11旋转,大带轮11经由减速箱6的齿轮传动,将动力传送至减速箱6下方的动力输出轴17,动力输出轴17通过前车轮轴16带动前轮5转动,犁刀7通过连接件10、后部连接机构与减速箱6连接,后轮8通过后车轮轴13、固定轴14与后架9连接,从而整个行走机构正常运行,通过螺栓调整犁刀7的入土深度,手扶车把12开始收获马铃薯,收获完毕;可以将前轮5和前车轮轴16拆卸下来,将微耕刀15安装到动力输出轴17上,从而实现旋耕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