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204发布日期:2018-07-10 20:4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时所使用的根部给水器,用于将水或稀释到水中的肥料或营养供给植物根部,特别是一种配合花盆使用的自动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人都爱使用花盆进行植物或花卉种养,不但可以美化室内、外环境,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但是由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繁忙,往往无法确保对植物或花卉进行定时浇水,进而影响到了它们的生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此,有人发明了一种花卉自动浇水器(见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3782880A)。它具有浇水器主体和进水旋盖,其特征是:浇水器设计为圆环形状的空管,可围绕花卉放在花盆中,浇水器上设计有进水旋盖,可以通过进水旋盖将水放入空管中,同时空管下部有圆形小孔,当空管放入水后,水份可以通过圆形小孔缓慢释放到花盆中,既使花卉得到充分的灌溉,同时缓慢的释放过程持续时间长,使花卉不至于因为浇水不及时而影响生长。

虽然上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植物或花卉进行定时浇水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它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1、该花卉自动浇水器由于需要围绕花卉放在花盆中,因此体积往往比较大。

2、该花卉自动浇水器虽然可以通过缓慢释放的方法对植物、花卉进行浇水,但是其浇水只是渗入到花盆内的土壤中,并不是针对植物、花卉根部。

3、该花卉自动浇水器由于需要围绕花卉放在花盆中,因此其尺寸往往只能根据对应内径尺寸的花盆来定制,不适合使用在不同内径尺寸的花盆,其使用范围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水装置,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不同内径尺寸的花盆使用的优点,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加水操作,所加的水可以缓慢释放到植物或花卉的根部,确保植物或花卉稳定、健康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它包括一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上端具有加水口,下端具有连接导管的出水口;该加水口上具有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是旋盖结构。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盖结构包括一外盖和一内盖;该外盖具有顶盖片和连接顶盖片边缘的盖沿,该顶盖片具有扇形或半圆形开口A;该内盖可旋转的设置在外盖内,内盖顶盖片也具有扇形或半圆形开口B;该外盖和内盖之间具有旋转限位结构;该外盖和内盖结合后盖设在容器本体上端的加水口上,且该内盖与加水口之间还具有定位结构。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和内盖之间的旋转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盖的盖沿内的限位块和内盖顶盖片边缘的限位凸部。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盖与加水口之间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盖上的一卡口和容器本体内加水口处设置的定位卡,该定位卡定位在卡口中。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是翻盖结构。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为锥筒型。

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外侧设置有边翼。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加水口将水或稀释到水中的肥料或营养注入到容器本体中,再通过连接出水口的导管将水导引到花盆内底部靠近植物或花卉的根部处,这样就可以直接给植物或花卉的根部供水,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因此,在不加水时可以将盖体封闭,避免泥土落入容器本体。

3、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配合不同内径的花盆使用,基本不受到花盆大小尺寸的限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容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一容器本体1;该容器本体1上端具有加水口11,下端具有连接导管3的出水口12;该加水口11上具有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该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是旋盖结构2。本实施例1中,该容器本体1为锥筒型,使用时仅需要加水口11稍露出土壤上表面即可。该容器本体1外侧设置有边翼13,使插入土壤中的容器本体1稳固定位,不易受轻微外力触碰后随意转动。

实施例1在使用时,通过加水口11将水或稀释到水中的肥料或营养注入到容器本体1中,再通过连接出水口12的导管3将水导引到花盆内底部靠近植物或花卉的根部处,这样就可以直接给植物或花卉的根部供水,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实施例1中,由于采用了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因此,在不加水时可以将盖体封闭,避免泥土落入容器本体1。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5所示:实施例1中的旋盖结构2包括一外盖 21和一内盖22;该外盖21具有顶盖片211和连接顶盖片211边缘的盖沿212,该顶盖片211具有扇形或半圆形开口A2111;该内盖22可旋转的设置在外盖21 内,内盖顶盖片221也具有扇形或半圆形开口B2211;该外盖21和内盖22之间具有旋转限位结构;该外盖21和内盖22结合后盖设在容器本体1上端的加水口 11上,且该内盖22与加水口11之间还具有定位结构。

实施例1中,该外盖21和内盖22之间的旋转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盖 21的盖沿212内的限位块213和内盖顶盖片221边缘的限位凸部2212。通过这组旋转限位结构可以实现内盖顶盖片221和外盖顶盖片211上的开口在到达相同位置(即开口打开时)实现一个锁定限位,并且在开口在到达完全错开的位置(即开口关闭时)实现另一个锁定限位。

实施例1中,该内盖22与加水口11之间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盖22 上的一卡口222和容器本体1内加水口11处设置的定位卡111,该定位卡111 定位在卡口222中。因此,当该外盖21和内盖22结合后盖设在容器本体1上端的加水口11上时,内盖22与加水口11之间是可以做到没有相对转动到,使用时,只需要旋转外盖21就可以实现开口的打开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除了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以外,还可以具有其它实施方式,最主要的实施方式变化还在于该可开启和关闭的盖结构变化,比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翻盖结构,即通过转轴将翻盖定位在容器本体1上端具有加水口11。只要可以根据要求开启和关闭盖体均可以纳入。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