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鱼嘴钓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212发布日期:2018-06-22 21:0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粘鱼嘴钓鱼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用品制造,涉及一种钓鱼钩,尤其是一种粘鱼嘴钓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钓鱼钩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的单弯钩钓鱼钩,另一种是若干个单弯钩粘合在一起的钓鱼钩,俗称“锚钩”,无论是单钩钓鱼钩还是“锚钩”,当鱼上钩后如果不及时扯拽鱼竿,过一两分钟或更长一点时间后,鱼有脱钩跑掉的可能,钓鱼爱好者懂得,鱼会脱钩跑掉是鱼的一大本领,本粘鱼嘴钓鱼钩的发明就是尽可能克服鱼脱钩这一大本领。科学发展无止境,经济发展无境界,正是抱着这样的思想理念,结合传统钓鱼钩及锚钩的钩尖不能深入刺进鱼嘴内的缺点,才有了这个对传统鱼钩进一步改进的小小发明。

总而言之,粘鱼嘴钓鱼钩的结构显明,当鱼上钩后鱼不容易脱钩跑掉,同时鱼钩尖可深入刺进鱼嘴内,且使鱼越咬钩,鱼钩越有深入鱼嘴内的特殊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粘鱼嘴钓鱼钩。

粘鱼嘴钓鱼钩其特征包括:

钓鱼线;钓鱼钩头,就是栓钓鱼线的把柄,同时也是鱼钩的一个弯折点;直分钩刺,就是长在主钩上没有弯度的若干根直针;防吐直分钩,是一对有一定夹角,且钩尖上带有刀刺的双钩;主钩钩尖,主钩钩尖上带有刀刺,钩尖的长度是从主钩弯折点算起至钩尖的距离。

粘鱼嘴钓鱼钩与传统钓鱼钩的根本区别特征在于:粘鱼嘴钓鱼钩算上空缺缺口部分,是上下左右分别呈轴对称的鱼钩,所以本鱼钩有四个对称弯折点,并把四个对称弯折点连成的曲线主体称为粘鱼嘴钓鱼钩的主钩,把粘鱼嘴钓鱼钩主钩身上长出的若干个细小的直分钩称为粘鱼嘴钓鱼钩直分钩,且直分钩上没有像主钩钩尖上那样的刀刺。

如前所述粘鱼嘴钓鱼钩的特征在于:粘鱼嘴钓鱼钩是上下左右呈轴对称的鱼钩,从钩头E开始到钩尖处A,由鱼钩的四个顺时针方向对称弯折点E→D→B→A曲线连接成带有空缺的主钩,主钩钩尖上长有逆行刀刺,主钩对称右半部分上的直分钩钩尖方向B→E与顺时针方向相反,左半部分上的直分钩钩尖方向与顺时针方向相同,主钩上若干个直分钩与主钩相切,主钩与直分钩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在粘鱼嘴钓鱼钩下半部分对称弯折点“B”处,长着一对钩尖朝向主钩内为30-150度之间的夹角的防吐直分钩,且每个直分钩钩尖上都带有刀刺的“防吐直分钩”,且要求一对防吐直分钩形成的平面与主钩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

根据粘鱼嘴钓鱼钩的基本结构原理,在保证基本钓鱼原理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对粘鱼嘴钓鱼钩拓扑几何变形后得到另一种构造形式的粘鱼嘴钓鱼钩,其特征在于:粘鱼嘴钓鱼钩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像绿豆粒大小或黄豆粒大小全身长满逆刺的三维类球体,紧连着三维类球体的上部是一对自成一体每个钩尖上都带有刀刺的“U型”且对称的钓鱼钩,全身长满刺的三维类球体上刺尖的指向,皆都倾向于双鱼钩钩尖所指的方向。

进一步地,粘鱼嘴钓鱼钩的另一种构造形式,是一对自成一体钩尖朝上,且每个钩尖上都带有刀刺,合并成“U”型结构对称的双鱼钩,紧连着“U”型双鱼钩的下方是一个棘藜球状类球体,且棘藜球上坚硬无比的硬刺指向,皆都倾向于双鱼钩钩尖指示的方向,鱼钩线从“U”型双鱼钩中间穿过。

附图说明:

图1为粘鱼嘴钓鱼钩放大若干倍的正视投影平面图。

图2中左上部分的图,为图1中粘鱼嘴钓鱼钩下半部分处放大后的侧视图。

图2中右上部分图,为粘鱼嘴钓鱼钩经拓扑后另一种构造形式的粘鱼嘴钓鱼钩。

1钓鱼线2钓鱼钩头3直分钩刺4防吐直钩5主钩钩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粘鱼嘴钓鱼钩”放大若干倍后的正视投影平面图,从“图1”中不难发现,粘鱼嘴钓鱼钩与传统钓鱼钩的根本区别在于,本钓鱼钩算上空缺的虚线部分是上下左右分别呈轴对称的鱼钩,其中 A、B、C、E、为鱼钩的四个弯折对称点,由于鱼钩身上还长着若干个细小的直分钩,所以我们把有ABCD连成的曲线主体,称之为“粘鱼嘴钓鱼钩的主钩”,把“粘鱼嘴钓鱼钩的主钩”,身上长出若干个细小的直分钩,称之为”“粘鱼嘴钓鱼钩的直分钩”,如“图1”中“3”所示,“图1”中共有七个这样的直分钩,但是在实际实践经验过程中,直分钩的个数可多也可少,注意直分钩钩尖上没有像主钩钩尖上那样的刀刺。图1中如果我们把E→D→B→A→的顺时针方向称为主钩弯曲方向,那么不难发现对称主钩右半部分主钩上的直分钩钩尖方向与主钩弯曲方向相反,左半部分主钩上直分钩的钩尖方向与主钩弯曲方向相同,由此:粘鱼嘴钓鱼钩是上下左右呈轴对称的鱼钩,从钩头E 开始到钩尖处A,由鱼钩的四个顺时针方向对称弯折点E→D→B→A 曲线连接成带有空缺的主钩,主钩钩尖上长有逆行刀刺,主钩对称右半部分上的直分钩钩尖方向B→E与顺时针方向相反,左半部分上的直分钩钩尖方向与顺时针方向相同,主钩上若干个直分钩与主钩相切,主钩与直分钩且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注意观察’图1’还会发现,”图1”中下半部分对称点“4”B处有一个共同线段BC1、BC2,实际上“图2”中的左上图部分就是“图1”中B处再一步放大后的斜侧视投影比喻图,结合“图2”中左上图部分与“图1”中相同部分B处的比较可知,粘鱼嘴钓鱼下半部分弯折点B处,长着一对有一定夹角且钩尖上带有刀刺的防吐直分钩。防吐直分钩角C1BC2的夹角介于30——150度之间且要求夹角 C1BC2构成的平面与粘鱼嘴钓鱼钩构成的平面相互垂直,因此:在粘鱼嘴钓鱼钩下半部分对称弯折点“B”处长着一对钩尖朝向主钩内为30——150度之间的夹角的防吐直分钩,且每个直分钩钩尖上都带有刀刺的“防吐直分钩,”且要求一对防吐直分钩形成的平面与主钩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

对这个鱼钩的钓鱼原理仔细分析后让我联想到,全身长满逆刺的三维对称体,如图2中右上部分所示,是粘鱼嘴钓鱼钩的另一种构成形式其鱼钩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像绿豆粒大小或者黄豆粒大小的全身长满逆刺的三维类球体,紧连着类球体的上部是一对自成一体每个钩尖上都带有刀刺的“U”型且对称的双鱼钩,全身长满刺的三维类球体上刺尖的指向,皆都倾向双鱼钩尖所指的方向,因此全身长满刺的三维类球体很像是一个长满刺的棘藜球,因此粘鱼嘴钓鱼钩的另一种构成形式,是一对自成一体钩尖朝上,且每个钩尖上都带有刀刺,合并成“U”型结构对称的鱼钩,紧连着“U”型双鱼钩的下方是一个棘藜球状类球体,且棘藜球上坚硬无比的硬刺方向,皆都大体上倾向于双鱼钩钩尖指示的方向,鱼钩线从”U“型双鱼钩中间穿过。

另外粘鱼嘴钓鱼钩的大小型号与传统钓鱼钩的大小型号对应相同,同样必须在鱼钩上包装上饵料,其鱼构的结构构造显明,使鱼咬住钩后不易脱钩,且鱼越咬钩,其钩就越往鱼嘴内深入的特性,故称粘鱼嘴钓鱼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未尽技术实属发明者保密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