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206发布日期:2018-06-22 21:0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即软体动物门。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常见的贝类有蛏子、蛤蜊、海瓜子等,其被人工广泛养殖于沿海地区的滩涂上,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适中,因此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经常食用的海鲜。每当收获季节到来,养殖户们就会拿起箩筐、竹篓等盛装工具,光脚涉足在滩涂上寻找到贝类在滩涂上的呼吸孔,然后用手或铁锹等工具将滩涂中的海贝一个一个采掘出来,这种人工作业是在松软的滩涂上进行的,不但采集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采集过程劳动强度较高、体力消耗很大,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滩涂贝类自动化采收机[申请号:201510215914.4],包括螺旋轴驱动电机、双向螺旋轴、螺旋轴支架、涡轮转盘驱动电机、直线振动筛、自锁型直线涡轮推杆、贝类收集槽、传送带、传送带滚轴总成、二次筛分漏斗、清洁管道、动力电机支架、储水槽、动力电机、前轮、直线振动筛驱动电机、偏心轴、传送带驱动电机、贝类导向板、自吸式抽水泵、后轮、传动链条总成、后传动轴、前传动轴、贝类挖掘铲、车架、轴承和涡轮转盘,所述车架下部安装有后传动轴和前传动轴,后传动轴和前传动轴上安装有后轮和前轮,后传动轴通过传动链条总成和动力电机相连接,动力电机外设有动力电机支架,清洁管道一端穿过动力电机支架连接储水槽,另一端连接二次筛分漏斗。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贝类采用人工徒手或铁锹挖掘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采购成本高,使用成本高,不利于小规模养殖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减少劳动强度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包括呈圆筒状且具有内腔的挖掘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筒体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所述的挖掘筒体上端设有用于带动挖掘筒体周向转动的扭转结构,所述的挖掘筒体下端的敞口处周向具有切削部,所述的挖掘筒体内设有位于内腔上端且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囊体,在挖掘筒体上端设有若干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中至少一个通孔内设有单向阀,且所述的单向阀一端与外界相连,另一端与弹性囊体相连,所述的通孔中剩余通孔内设有启闭阀门,且所述的启闭阀门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和弹性囊体相连通,且所述的启闭阀门连接有启闭控制开关。使用时,在滩涂上寻找贝类的呼吸孔,然后将挖掘筒体对准呼吸孔中心通过扭转结构带动挖掘筒体转动并将挖掘筒体向下压入沙土中,从而使得沙土连通贝类一起进入挖掘筒体内,由于弹性囊体被压缩,弹性囊体内部气体通过单向阀排出外界,然后连通沙土和贝类一起将挖掘筒体拉出,通过启闭控制开关将启闭阀门打开,弹性囊体直接和外界相连通,在弹性囊体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原从而将挖掘筒体内的沙土便于排出。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囊体呈柱状且所述的弹性囊体周向具有若干褶皱体,且所述的褶皱体自上向下依次均匀分布设置。优选地,这里的弹性囊体由橡胶材料制成,同时为了提高其弹性可以在褶皱体内设有钢丝等。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囊体上端和挖掘筒体上端内侧固定相连,所述的弹性囊体下端和挖掘筒体周向内侧通过导向连接结构活动相连。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囊体为全封闭结构,且所述的单向阀通过第一连接管体和弹性囊体相连通,所述的启闭阀门通过第二连接管体和弹性囊体相连通。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囊体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且所述的弹性囊体上端敞口处和挖掘筒体的上端内侧相连且周向封闭。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导向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弹性囊体下端周向外侧的导向环,所述的挖掘筒体周向内侧具有若干沿挖掘筒体轴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杆,且所述的导向环滑动套设在导向杆上。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导向杆包括两个相互对应设置且与挖掘筒体内壁相连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之间通过导向部相连,且所述的导向部平行于挖掘筒体内壁且导向部和挖掘筒体之间形成间隙。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扭转结构包括设置在挖掘筒体上端的中心处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沿挖掘筒体中心线轴向延伸,且所述的连接杆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转动横杆,且所述的转动横杆均与连接杆垂直设置。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启闭阀门为电控阀门,且所述的启闭控制开关设置在任意一个转动横杆上。

在上述的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中,所述的切削部呈尖锥状,且所述的切削部一体式形成于挖掘筒体下端周向外侧,且所述的切削部的宽度大小自与挖掘筒体相连的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变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扭转结构能将挖掘筒体轻松压入滩涂上,适用于小规模采集贝类,能通过挖掘筒体采集贝类,同时挖掘筒体内的沙土和贝类便于排出,有效地防止了沙土卡在挖掘筒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挖掘筒体1、扭转结构2、连接杆21、转动横杆22、切削部3、弹性囊体4、褶皱体41、第一连接管体42、第二连接管体43、通孔5、单向阀51、启闭阀门52、启闭控制开关53、导向连接结构6、导向环61、导向杆62、连接部621、导向部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简易型贝类挖掘装置,包括呈圆筒状且具有内腔的挖掘筒体1,挖掘筒体1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挖掘筒体1上端设有用于带动挖掘筒体1周向转动的扭转结构2,挖掘筒体1下端的敞口处周向具有切削部3,优选地,这里的切削部3呈尖锥状,且切削部3一体式形成于挖掘筒体1下端周向外侧,且切削部3的宽度大小自与挖掘筒体1相连的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变小。为了提高操作时的便捷性,这里的挖掘筒体1内设有位于内腔上端且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囊体4,在挖掘筒体1上端设有若干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5,且通孔5中至少一个通孔5内设有单向阀51,且单向阀51一端与外界相连,另一端与弹性囊体4相连,通孔5中剩余通孔5内设有启闭阀门52,且启闭阀门52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和弹性囊体4相连通,且启闭阀门52连接有启闭控制开关53。使用时,在滩涂上寻找贝类的呼吸孔,然后将挖掘筒体1对准呼吸孔中心通过扭转结构2带动挖掘筒体1转动并将挖掘筒体1向下压入沙土中,从而使得沙土连通贝类一起进入挖掘筒体1内,由于弹性囊体4被压缩,弹性囊体4内部气体通过单向阀51排出外界,然后连通沙土和贝类一起将挖掘筒体1拉出,通过启闭控制开关53将启闭阀门52打开,弹性囊体4直接和外界相连通,在弹性囊体4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原从而将挖掘筒体1内的沙土便于排出。

具体来说,这里的弹性囊体4呈柱状且弹性囊体4周向具有若干褶皱体41,且褶皱体41自上向下依次均匀分布设置,优选地,这里的弹性囊体1由橡胶材料制成,同时为了提高其弹性可以在褶皱体41内设有钢丝等。考虑到密封性的问题,这里的弹性囊体4为全封闭结构,且单向阀51通过第一连接管体42和弹性囊体4相连通,启闭阀门52通过第二连接管体43和弹性囊体4相连通。

进一步地,这里的弹性囊体4上端和挖掘筒体1上端内侧固定相连,弹性囊体4下端和挖掘筒体1周向内侧通过导向连接结构6活动相连。优选地,这里的导向连接结构6包括若干设置在弹性囊体4下端周向外侧的导向环61,挖掘筒体1周向内侧具有若干沿挖掘筒体1轴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杆62,且导向环61滑动套设在导向杆62上。其中,这里的导向杆62包括两个相互对应设置且与挖掘筒体1内壁相连的连接部621,两个连接部621之间通过导向部622相连,且导向部622平行于挖掘筒体1内壁且导向部622和挖掘筒体1之间形成间隙。

更进一步地,这里的扭转结构2包括设置在挖掘筒体1上端的中心处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沿挖掘筒体1中心线轴向延伸,且连接杆21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设置的转动横杆22,且转动横杆22均与连接杆21垂直设置。其中,这里的启闭阀门52为电控阀门,且启闭控制开关53设置在任意一个转动横杆22上,这样使得启闭阀门52的开启或关闭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和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囊体4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且弹性囊体4上端敞口处和挖掘筒体1的上端内侧相连且周向封闭,例如,这里的弹性囊体4可以采用粘接方式或热熔方式与挖掘筒体1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挖掘筒体1、扭转结构2、连接杆21、转动横杆22、切削部3、弹性囊体4、褶皱体41、第一连接管体42、第二连接管体43、通孔5、单向阀51、启闭阀门52、启闭控制开关53、导向连接结构6、导向环61、导向杆62、连接部621、导向部6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