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623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牧业装备技术领域,涉及免耕播种机上的一种开沟器。



背景技术: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农牧业技术要求,在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时,开沟器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入土性能,而且要具有破茬、分草等功能,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种床条件和降低机具作业阻力。

目前,国内市场现有的开沟器在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通过性较差,拥堵缠草问题难解决,要求整地条件较高,当土壤较干板结时,容易翻出较大的土块,破坏种沟,作业后地表平整度差,不能有效保证出苗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能较好的解决免耕播种开沟器的入土性、通过性、覆土性和种床条件差等技术问题,促进草种补种,有益于种子发芽,提高免耕播种机的播种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主要由立刃柱、辊筒架板、上顶尖、辊筒、下顶尖、入土铲、右翼板、左翼板、挡料板、导料板、排种管构成;利刃柱前方设置有刀刃,用于切碎土壤中的跟茬和土块,左翼板和右翼板将立刃柱夹在中间并且固定在一起;排种管安装在左翼板和右翼板的间隙中并与立刃柱后方固定;挡料板固定在左翼板和右翼板后方并与所述的左翼板和右翼板构成一个落料空间,用于防止种子外溢;导料板位于所述的挡料板下方,固定在左翼板和右翼板之间,并与立刃柱下平面成一定角度,用于引导种子入土;辊筒与上顶尖和下顶尖连接并可以绕滚筒中心线自由转动,用于减低作业阻力;上顶尖穿过与立刃柱连接的辊筒架板,下顶尖固定在利刃柱下方;入土铲固定在利刃柱的最底端,同时与左翼板和右翼板连接。

入土铲铲尖角度为75°,刃口角为22.5°,铲尖两侧设有半径为30mm的圆角,铲体宽度为60mm,铲板宽度为20mm,开出的呈倒置“T”型的种沟,更有益于种子的发芽与生长。

利刃柱前端设有刃口,刃口角度为60°,入土角度为73°,利刃柱板厚为12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A视图。

图5是图1中部件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立刃柱、2.辊筒架板、3.上顶尖、4.辊筒、5.下顶尖、6.入土铲、7.右翼板、8.导料板、9.左翼板、10.挡料板、11.排种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滚筒式免耕播种倒T型开沟器,主要由立刃柱(1)、辊筒架板(2)、上顶尖(3)、辊筒(4)、下顶尖(5)、入土铲(6)、右翼板(7)、导料板(8)、左翼板(9)、挡料板(10)、排种管(11)构成;利刃柱(1)前方设置有刀刃,用于切碎土壤中的跟茬和土块,左翼板(9)和右翼板(7)将立刃柱(1)夹在中间并且固定在一起;排种管(11)安装在左翼板(9)和右翼板(7)的间隙中并与立刃柱(1)后方固定;挡料板(10)固定在左翼板(9)和右翼板(7)后方并与所述的左翼板(9)和右翼板(7)构成一个落料空间,用于防止种子外溢;导料板(8)位于所述的挡料板(10)下方,固定在左翼板(9)和右翼板(7)之间,并与立刃柱(1)下平面成一定角度,用于引导种子入土;辊筒(4)与上顶尖(3)和下顶尖(5)连接并可以绕所述的滚筒中心线自由转动,用于减低作业阻力;上顶尖(3)穿过与立刃柱(1)连接的辊筒架板(2),下顶尖(5)固定在利刃柱(1)下方;入土铲(6)固定在利刃柱(1)的最底端,同时与左翼板(9)和右翼板(7)连接。

入土铲(6)铲尖角度为75°,刃口角为22.5°,铲尖两侧设有半径为30mm的圆角,铲体宽度为60mm,铲板宽度为20mm,开出的呈倒置“T”型的种沟,更有益于种子的发芽与生长。

利刃柱(1)前端设有刃口,刃口角度为60°,入土角度为73°,利刃柱板厚为12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