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62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耕作模式中,上述过程需要使用到至少两种专用设备,一种是深松机,用来对土壤进行深层疏松,另一种是耙机,用于对土壤表层进行粉碎平整。但这种两道程序作业的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需要两套设备,成本较高;二是两套设备均需要作业一遍,耗时耗力,作业成本高;三是最重要的,深松机作业后,土壤疏松,然后耙机再作业一次,会将之前疏松的土壤再次压实,对于深松机的作业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将深松功能和耙碎平整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一次作业实现两种效果的综合土壤耕作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旨在提出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同时对底部土层与表层进行松土,满足耕种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包括耕作架体、电机,所述的耕作架体上设置有深松机构与偶数个的浅松机构,所述的电机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的深松机构、浅松机构相连;

所述的浅松机构包括气缸、活塞杆、浅松架、浅松铲,所述的浅松架固定于所述的耕作底架的下方,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气缸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浅松架与所述的浅松铲相连,所述的气缸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电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浅松铲呈折线状结构,所述的相邻的浅松机构的浅松铲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深松机构包括深松架、深松轴、若干的深松套、若干的深松铲,所述的深松架固定于所述的耕作架体上,所述的深松轴固定于所述的深松架的底部,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电机相连,所述的深松套均匀的套于所述的深松架的外侧,所述的深松铲的数量为所述的深松套的数量的整数倍,所述的深松铲均匀的固定于对应的深松套上。

进一步,所述的浅松机构的底部高于深松机构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的耕作架体包括耕作底架、耕作支架、连接架、支撑架、牵引架,所述的耕作支架固定于所述的耕作底座上,并垂直于所述的耕作底座,所述的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的耕作底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耕作支架相连,所述的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的耕作底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架相连,所述的牵引架固定于所述的耕作支架上。

进一步,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连接架相互垂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所述的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所述的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设置有浅松机构,浅松机构设置有位置相对的浅松铲,并且,浅松铲通过气缸带动,有效的对表层土壤进行搅动,实现土块的粉碎。

(2)本实用所述的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同时设置有深松机构与浅松机构,进行表层土壤的搅动的同时,对深层的土壤进行翻动,为耕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并不构成对本实用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实施例所述的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实施例所述的浅松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耕作架体;2-浅松机构;3-深松机构;4-电机;11-耕作底架;12-连接架;13-耕作支架;14-支撑架;15-牵引架;21-气缸;22-活塞杆;23-浅松架;24-浅松铲;31-深松架;32-深松轴;33-深松套;34-深松铲;241-

加强部;242-浅铲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

如图1-2所示,一种切入式深浅土壤耕作机,包括耕作架体1、电机4,所述的耕作架体1上设置有深松机构3与偶数个的浅松机构2,所述的电机4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的深松机构3、浅松机构2相连;

所述的浅松机构2包括气缸21、活塞杆22、浅松架23、浅松铲24,所述的浅松架23固定于所述的耕作底架1的下方,所述的活塞杆22的一端与所述的气缸21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浅松架23与所述的浅松铲24相连,所述的气缸21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电机4相连。

所述的浅松铲24呈折线状结构,所述的相邻的浅松机构2的浅松铲24相对设置。

所述的深松机构3包括深松架31、深松轴32、若干的深松套33、若干的深松铲34,所述的深松架31固定于所述的耕作架体1上,所述的深松轴32固定于所述的深松架31的底部,并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电机4相连,所述的深松套33均匀的套于所述的深松架31的外侧,所述的深松铲34的数量为所述的深松套33的数量的整数倍,所述的深松铲34均匀的固定于对应的深松套33上。

所述的浅松机构2的底部高于深松机构3的底部。

所述的耕作架体1包括耕作底架11、耕作支架13、连接架12、支撑架14、牵引架15,所述的耕作支架13固定于所述的耕作底座11上,并垂直于所述的耕作底座11,所述的连接架12的一端与所述的耕作底架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耕作支架13相连,所述的支撑架14的一端与所述的耕作底架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架12相连,所述的牵引架15固定于所述的耕作支架13上。

所述的支撑架14与所述的连接架12相互垂直。

实施过程中,气缸21带动浅松铲24进行上下移动,相对设置的浅松铲24有效的对表层土壤进行搅动,实现土块的粉碎,浅松机构2进行表层土壤的搅动的同时,深松机构3对深层的土壤进行翻动,为耕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