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9127发布日期:2018-06-05 18:1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容器领域,涉及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传统的苗木栽培方式为露天地栽模式,这种方式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苗木种类较为单一,生产周期长,苗木移栽费时费力,移栽过程中带走大量土地资源,同时部分根系遭到破坏,移栽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移栽、成活率高、缓苗周期较短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其技术为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包括外层固定容器和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外层固定容器为顶部无盖,底部有底圆柱形筒状结构,外层固定容器固定在泥土中,与地面齐平,在外层固定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均布排水孔,排水孔的数量多少是外层容器大小来决定,排水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为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加的,顶部无盖,底部有底桶状结构,作为优选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为控根容器,外层固定容器直径大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的直径,栽培容器内层放置到外层容器中,两个容器的侧壁互相间隔形成环形空间,作为优选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高于外层固定容器,内层栽培容器高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中,外层固定容器为圆柱形筒状容器,埋入泥土中,与地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为直径由下而上增加的桶状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外层固定容器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互相分开,外层容器直径大于内层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栽培容器内层放置到外层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中,外层固定容器的材料采用PP、树脂、不锈钢等材料,但不限于上述耐腐蚀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采用多孔塑料空气控根容器、无纺布空气控根容器、网袋式控根容器、涂抹控根剂容器等,但不限于上述控根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外层固定容器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的直径大小可依据栽培植物的根系大小而定。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

1) 采用本实用新型双容器栽培苗木,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采用具有空气断根功能或者有阻根功能的容器,能够防止根部出现根系缠绕,形成球根,穿透容器外溢的情况。

2) 采用本实用新型双容器栽培苗木,外层固定容器采用PP、树脂等不易碎耐腐蚀的材料,放置于地下,与地面齐平,植物能够对抗夏季高温危害、冬季冻害、风害倒伏、土壤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3) 采用本实用新型双容器栽培苗木,由于栽培育苗双容器在地下,容器之间有环形间隔,能够保持根系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

4)采用本实用新型双容器栽培苗木,在移栽过程中能够减少对苗木根系的损害,缩短缓苗期,苗木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固定外层容器、2-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3-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来详细说明,一种栽培育苗双容器包括外层固定容器(1)和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其特征在于:外层固定容器(1)为顶部无盖,底部有底圆柱形筒状结构,外层固定容器固定在泥土中,与地面齐平,在外层固定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均布排水孔(3),排水孔(3)的数量多少是外层容器大小来决定,排水孔(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根据固定容器大小进行调节,数量不限,排水孔(3)直径约为2cm。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为直径由下而上逐渐增加的顶部无盖,底部有底桶状结构,外层固定容器(1)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侧壁互相分离,外层固定容器(1)直径大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的直径,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放置于外层固定容器(1)中。

外层固定容器(1)采用PP、树脂、不锈钢等材料,但不限于上述耐腐蚀的材料。

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采用多孔塑料空气控根容器、无纺布空气控根容器、网袋式控根容器、涂抹控根剂容器等,但不限于上述控根容器。

外层固定容器(1)与可移动内层栽培容器(2)的直径大小可依据栽培植物的根系大小而定。

综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