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水生植物种植毯的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451发布日期:2018-06-08 17:28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水生植物种植毯的场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水生植物种植毯的场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已有的湿生植物毯的生产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瓶颈:1、生产出的水生植物毯耐冲刷性能较差,难以适应沟渠中随气候变化的复杂水利情况;2、在生产方式上,未能充分考虑相应的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给于合适的生长基质,因而导致成毯速度较慢、成毯效果较差的现象。

一种沉水植物毯(申请号:201420036139.7),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载体层、基质层和植物纤维网来生产沉水植物毯的方法。该法采用植物纤维网(椰纤维),安全无毒,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但该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仅仅适用于沉水植物,未涉及其他种类的水生植物;2、该方法未充分考虑植物毯的拉升性和韧性,仅仅采用椰纤维作为载体层,将会影响其实际成毯效果。

沉水植物繁育毯及其应用(申请号 201110063175.3),本发明的沉水植物繁育毯自下而上分别由载体层、基质层和附着层三层构成,其中载体层由棕榈、竹木植物纤维构成,基质层由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生长基质构成,附着层由植物纤维网构成。该发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仍然存在如下限制之处:1、仅限于沉水植物繁育成毯的应用,而未涉及其他水生植物的繁育;2、构成营养基质层的物质较为单一,无法使得水生植物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成毯。

一种用于硬质底的水生植物植生毯(申请号:201320050990.0),该种类型的水生植物植生毯,包括繁殖载体和网状外包裹层,繁殖载体是由椰纤维组成的毯块,网状外包裹层是 PP 网,网状外包裹层包裹在繁殖载体的表面。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硬质底水生植物培植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局限之处:1、该实用新型仅可适用于水流速不大于 4.0m/s,不耐冲刷。

一种河道边坡铺挂式植物毯(申请号:201420292908.X),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边坡铺挂式植物毯,包括防滑层、水生植物种子根芽和用于为水生植物种子根芽提供营养的基材。该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防滑层的设置使得植物毯能够有效铺挂。但仍存在以下局限之处:1、由于未设置与植物根系交缠的纤维结构层,将会直接影响植物毯的最终成毯效果。

水生植物种植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510017069.X),该种水生植物植生毯,从内到外分别为内侧无纺布层、种子层和外侧无纺布层,三层结构采用针刺法连接,形成毯状结构。种子层由水生植物的种子和沙子搅拌制成的种子层。该方法制作较为简易,主要层状材质是无纺布,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仍存在以下局限:没有设置营养基质层,水生植物的生长将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生态沟渠或者水体修复中,采用水生植物毯铺设,载体层的耐冲刷性能差,生长基质层不能满足水生植物的根系快速生长以及迅速成毯等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水生植物种植毯的场地,所述场地包括多层结构,从下至上,该多层结构依次为石子层、植物纤维层、营养基质层、耐冲刷层。

优选地,所述耐冲刷层为棉质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形成的层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石子层为鹅卵石、石灰石碎石、煤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的层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层为棕榈纤维、稻草秸秆纤维、竹木纤维制成的层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石子层的厚度为5-7cm。

优选地,所述耐冲刷层的厚度为0.1~0.2cm。

优选地,所述营养基质层的厚度为1~3cm。

优选地,所述耐冲刷层为网状结构,其网孔孔径为0.2~0.3cm。

优选地,在多层结构的周围设有围挡。

优选地,在围挡内布置灌溉系统。

所述场地可以适用种植铜钱草、马蹄金、狐尾藻等水生植物。针对不同的水生植物,其营养基质层的配方应略有变化。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子层制成生产的基础石床,将水生植物的根系与土壤彻底隔绝开来,一方面,碎石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群落生长,另一方面,使得最终生长成熟后的水生植物草毯,易于与地面剥离。所述的植物纤维层,与水生植物铜钱草的根茎相互交缠,形成具有较好拉伸性的结构;所述营养基质层设置在植物纤维层的上部,根茎层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具体来说,营养基质的配方,针对水生植物种类的生长需求所配置,能够有效促进植物快速生长,提高生产效率;比如针对铜钱草生产的营养基质的配方由泥炭土、炭粒、椰丝、蘑菇渣、塘泥和保水剂形成。所述营养基质层的上部设有耐冲刷层,所述耐冲刷层为棉质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形成的层状结构,极大地提升了铜钱草毯成品在实际水体修复中的抗冲刷性能,可适用于水体流速较快的环境;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水生植物铜钱草毯的快速繁育用的场地,能够生产出抗冲刷性能强,成本低廉、抗拉性能好的铜钱草毯,可广泛应用于沟渠水体修复、河道修复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的场地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场地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生植物铜钱草毯的生产用的场地和生产方法,如图1所示,该场地包括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位于铜钱草植物层1的下方,多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耐冲刷层2、营养基质层3、植物纤维层4和石子层5;铜钱草植物层1、耐冲刷层2、营养基质层3、植物纤维层4和石子层5由上至下依次铺设;

植物纤维层4为棕榈纤维、稻草秸秆纤维、竹木纤维中的一种,经加工后所形成的网层结构。植物纤维层4铺设在石子层5之上,与铜钱草的植物根茎相互交缠,形成具有一定抗拉性能的整体结构;营养基质层3设置在植物纤维层4的上部,所述营养基质层3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钙、镁、硫等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多种元素,代替土壤和肥料,适合须根植物、肉根植物、木本质植物的生长,可应用在水草的种植中,并且具有重量轻、透气利水、不板结、无粉尘、无异味、泡水后不会解体、无病虫害等特点。所述营养基质层3的上部铺设有耐冲刷层2,所述耐冲刷型致密纤维层2为棉质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交织形成的层状结构,耐冲刷型层2与植物纤维层4有相互协同的作用,使得整个铜钱草毯具有极好的韧性和抗拉性,同时使得生产出来的铜钱草毯具有很强的抗冲刷性能。在所述耐冲刷层2的上部设置铜钱草植物层1。

所述耐冲刷层2为网状结构,其网孔孔径为0.25cm。耐冲刷层2的厚度为0.15cm,能够使耐冲刷型致密纤维层2的保持良好的韧性和抗拉伸性,还能够保持良好的耐冲刷性。

所述营养基质层3为泥炭土、炭粒、椰丝、蘑菇渣、塘泥和保水剂形成的营养层。

所述营养基质层3采用10%~20%重量份的泥炭土、5%~15%重量份的炭粒、15%~20%重量份的椰丝、20%~30%重量份的蘑菇渣、15%-20%重量份的塘泥和0.5%重量份的保水剂的比例配置而成,使营养基质层3具有较强的肥力和保水性,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所述泥炭土、炭粒、椰丝和蘑菇渣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所述营养基质层3的厚度范围为2.5cm,能够更好的为水生植物提供所的营养,还能保持整体的抗冲刷性。种植铜钱草毯时,可加入微生物菌剂,促进铜钱草的根系发展以及生长。并促进微生物膜在石子表面的形成。

如图2所示,在所述多层结构的周围设有围挡6,围挡6由红砖砌成,可以保水,水分主要由围挡6内的灌溉系统7提供。

本实施例还提供铜钱草毯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在普通基质或较浅的水域中培养铜钱草,待铜钱草生长高度在5~12cm之间时,可用于后期的进一步成毯生产。

2)在已经平整后的土地上,规划一块25米*2米(长*宽)的长方形种植区域,并在场地周围用红砖砌一圈外围,高度为10cm,目的在于防止水分流失,使整个场地处于保水状态。

3)然后在该生产区域铺设5-7cm厚的石灰石碎石,粒径为3-4cm左右,铺设后适当平整。目的在于促进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群落生长,在石子表面形成微生物膜,提高根系的透气性能,同时使得最终生长成熟后的铜钱草毯,易于与地面剥离。

3) 在石灰石碎石上,铺设一层0.15cm厚的棕榈纤维。

4)在棕榈纤维层之上,铺设营养基质层,该营养基质是由泥炭土、炭粒、椰丝、蘑菇渣、塘泥和保水剂等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营养基质的厚度为2cm;

5)在营养基质层的上部,再铺设一层耐冲刷层,所述耐冲刷层由棉质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交织形成,可以促进铜钱草繁育形成毯状结构,另一方面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植物毯成毯的抗冲刷能力。

6)移植铜钱草幼苗,铜钱草幼苗的株高为5-12cm,将铜钱草幼苗摊铺于耐冲刷层之上,种植密度约为50株/㎡。

7)由于铜钱草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在上述铺设完成后,生产区域需均布排列若干喷灌系统,定期对铜钱草进行浇灌。经过大约40天的生长后,铜钱草繁育旺盛,根系发育良好,与抗冲刷层、植物纤维层以及基质层形成统一的整体,该类型的铜钱草毯能够像地毯一样卷起后运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水系的构建和改造,还适用于农村灌区水利沟渠生态改造和生态沟渠的建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