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巢蜜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985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巢蜜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相关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巢蜜罐。



背景技术:

纯天然蜂巢蜜是连蜜带巢的蜜蜂巢脾,它不仅含有天然成熟的原蜜,还含有蜂蜡,生物蜂胶等天然营养成分,食用起来甘甜爽口、蜜味香浓,长期食用还具有多种医学保健作用,常规的采用人工制作的蜂巢将蜂蜜填装进蜂巢内,用于生产巢蜜,但这总生产方法还不能达到生产纯天然的巢蜜,采用罐子制作巢蜜的方法是将一块蜂巢固定于罐子底部,用于吸引蜜蜂在罐内筑巢酿蜜,蜜蜂制作的蜂巢形状为正六边形状,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如圆柱形罐体、方形罐体,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巢蜜罐,包括巢蜜罐本体和瓶盖,所述巢蜜罐本体为六棱柱腔体结构,所述巢蜜罐本体上设有开口;

所述开口设于巢蜜罐本体侧面的任意一个四边形面上。

蜜蜂筑巢习惯为至上而下,在巢蜜罐内的底部固定一块蜂巢用于吸引蜜蜂沿开口进入巢蜜罐内,将巢蜜罐开口朝下倒置于蜂箱内,蜜蜂在巢蜜罐内从罐底开始沿巢蜜罐的内壁筑巢直至开口位置处,将巢蜜罐本体设计为六棱柱结构,通过将开口设于巢蜜罐本体的任意一个四边形面上,使沿开口的巢蜜管本体的截面为六边形结构,从而实现了蜜蜂沿开口进入巢蜜罐本体内所制作的六边形巢的外形与巢蜜管本体内壁相匹配,最终蜜蜂制作的巢蜜填满巢蜜罐,解决了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开口位于巢蜜罐本体上最上方的四边形面的中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开口为外凸的瓶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瓶口和瓶盖采用螺纹连接,瓶口和瓶盖采用螺纹连接,方便瓶口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巢蜜罐本体为玻璃材质结构件。

优选的,所述巢蜜罐本体的高度为10~15㎝。

优选的,所述瓶口的口径为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蜜蜂筑巢习惯为至上而下,在巢蜜罐内的底部固定一块蜂巢用于吸引蜜蜂沿开口进入巢蜜罐内,将巢蜜罐开口朝下倒置于蜂箱内,蜜蜂在巢蜜罐内从罐底开始沿巢蜜罐的内壁筑巢直至开口位置处,将巢蜜罐本体设计为六棱柱结构,通过将开口设于巢蜜罐本体的任意一个四边形面上,使沿开口的巢蜜管本体的截面为六边形结构,从而实现了蜜蜂沿开口进入巢蜜罐本体内所制作的六边形巢的外形与巢蜜管本体内壁相匹配,最终蜜蜂制作的巢蜜填满巢蜜罐,解决了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的问题。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 瓶口和瓶盖采用螺纹连接,方便瓶口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巢蜜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巢蜜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巢蜜罐本体,2-瓶盖, 3-开口,4-四边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巢蜜罐包括巢蜜罐本体1,瓶盖2,开口3,四边形面4,蜜蜂筑巢习惯为至上而下,在巢蜜罐内的底部固定一块蜂巢用于吸引蜜蜂沿开口3进入巢蜜罐内,将巢蜜罐开口朝下倒置于蜂箱内,蜜蜂在巢蜜罐内从罐底开始沿巢蜜罐的内壁筑巢直至开口位置处,将巢蜜罐本体1设计为六棱柱结构,通过将开口3设于巢蜜罐本体的任意一个四边形面4上,使沿开口3的巢蜜管本体1的截面为六边形结构,从而实现了蜜蜂沿开口3进入巢蜜罐本体1内所制作的六边形巢的外形与巢蜜管本体1内壁相匹配,最终蜜蜂制作的巢蜜填满巢蜜罐,解决了采用常规形状的罐子,蜜蜂在罐内酿蜜制作的蜂巢形状与罐子的外形不匹配,影响蜜蜂的筑巢速度导致蜜蜂不能沿罐壁筑巢酿蜜填装满整个罐子的问题。

瓶口和瓶盖2采用螺纹连接,方便瓶口的密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