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983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同时对于环境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关乎到民生,国家对于环境的治理非常重视,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环境,由于树木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在园林建设中树木幼苗会被大规模种植。

例如公告号为CN2041319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推车式种树挖坑装置,包括固定板、传动电机、轮子、钻杆、内螺纹皮带、支腿,使挖坑机可以在路面上推动的方式移动,解决了人工直接抱起树木幼苗才能挪移的问题,节省人力。

但这种挖坑机只适合在水平地面上进行钻孔工作,在斜坡上钻孔时只能够钻出与斜坡平面相互垂直的孔,由于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生长和茎的背重力性生长,树木的生长会出现弯曲、生长不对称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能够根据地面倾斜情况,调节需要的角度,从而实现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竖直向下的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滑块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用于将支撑部固定在固定杆上的固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部沿固定杆长度方向移动,当支撑部的底面与固定杆的底面均与斜坡的斜面相抵时,通过固定组件将支撑部与固定杆固定。上述操作能够根据地面倾斜情况,调节好需要的角度,从而实现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竖直向下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杆上的滑移槽、与滑块固定连接且端部凸出滑移槽的螺杆,以及与螺杆的端部螺纹配合的旋柄,滑移槽与滑槽位于固定杆相邻的两侧面且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沿着固定杆长度方向移动支撑部时,滑块在滑移槽内滑移,通过转动旋柄,旋柄与固定杆表面抵压的过程中,螺杆带动滑块向靠近旋柄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块与旋柄夹紧固定杆,即完成固定;反向旋转旋柄,滑块松动,使滑块在滑移槽内移动,调节支撑部,使支撑部与地面相抵,有助于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竖直方向的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固定杆上的梯形凹槽、在梯形凹槽内滑移的梯形凸块,以及与梯形凸块螺纹配合的螺栓,所述梯形凹槽沿固定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梯形凸块连接,所述螺栓可与梯形凹槽槽底相抵,所述梯形凸块的较长的底边长度大于梯形凹槽槽口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沿着固定杆长度方向推动支撑部,梯形凸块在梯形凹槽内滑移,当支脚和固定杆的底部均与地面相抵时,转动螺栓,当螺栓朝向梯形凹槽内的一端与梯形凹槽槽底抵压后,继续转动螺栓,使梯形凸块的斜面与梯形凹槽的斜面相抵压,从而使梯形凸块固定在固定杆上,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且牢固;反向转动螺栓,使螺栓与梯形凹槽槽底分离,进而使梯形凸块与梯形凹槽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便于梯形凸块在梯形凹槽内滑移。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杆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杆相连接的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滑块,所述第二支杆与固定杆垂直设置,且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向下弯曲有支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杆呈三角形,使支撑部稳定牢固,第二支杆下方的支脚能够使支撑部与固定杆的底部调节至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支脚底部设有圆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盘增大了支脚和固定杆与地面的支撑接触面积,使挖坑机在地面上安装地牢固稳靠。

优选的,所述圆盘背向支脚的表面设有插针,所述插针远离圆盘的端部呈锥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挖坑机通过圆盘支撑在地面上,而且圆盘上设置的插针插入地面,使圆盘不易在地面上发生滑动,进一步使挖坑机在地面上安装的牢固稳靠。

优选的,所述圆盘上设有圆球,所述支脚和固定杆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圆球嵌入的转动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圆盘上的圆球,使圆盘与地面贴合,从而使挖坑机在地面上安装的更牢固稳靠。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软性的握持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性的握持部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手握住第二支杆,减少手与第二支杆的相对滑动,便于上下移动第二支杆。

优选的,所述支脚之间设有加强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一方面能够增加两个支撑部之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需要调节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高度时,通过移动一个支脚即可同时调节另一支撑部,操作更简单、快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调节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高度,使支脚和固定杆的底面与地面相贴合,通过固定组件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与固定杆固定,从而能够在不同倾斜度的坡面上钻出竖直向下的孔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安装架和支撑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安装架和支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安装架;101、固定杆;2、滑槽;3、滑块;4、支撑部;41、第一支杆;42、第二支杆;421、支脚;5、固定组件;51、滑移槽;52、螺杆;53、旋柄;54、梯形凹槽;55、梯形凸块;56、螺栓;6、圆盘;7、插针;8、圆球;9、转动槽;10、握持部;11、加强杆;12、机械钻孔机构;121、电机;122、导轨;123、钻杆;124、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参照图1,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安装有机械钻孔机构12,机械钻孔机构1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方向竖直向下的导轨122,同时安装架1上固定有电机122,电机12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钻杆123,钻杆123上一体成型有螺旋叶片124,当启动电机122时,电机122驱动螺旋叶片124转动。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架1包括两根竖直方向的固定杆101,固定杆101相邻的两侧面分别开有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滑移槽51和滑槽2,滑移槽51和滑槽2相连通;安装架1上设置有与滑块3连接的支撑部4,支撑部4包括第一支杆41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杆41相连接的第二支杆42,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滑块3,第二支杆42与固定杆101垂直设置,且远离固定杆101的一端向下弯曲有支脚421。第一支杆41、第二支杆42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杆101呈三角形,使支撑部4稳定牢固,第二支杆42下方的支脚421使支撑部4与固定杆101的底部调节至同一水平面。

在固定杆101上安装有将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固定在固定杆101上的固定组件5。将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沿固定杆101长度方向移动,当调整支脚421的底面与固定杆101的底面均与斜坡的斜面相抵时,通过固定组件5将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分别与固定杆101固定;上述操作能够根据地面倾斜情况,调节好需要的角度,从而实现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竖直向下的孔洞。

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杆101上的滑移槽51,滑移槽51与滑槽2位于固定杆101相邻的两侧面且相连通,滑块3上焊接有螺杆52,该螺杆52端部凸出滑移槽51,且凸出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旋柄53。通过拧旋柄53,旋柄53与固定杆101表面抵压的过程中,螺杆52带动滑块3向靠近旋柄53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块3与旋柄53夹紧固定杆101,即完成固定;反向旋转旋柄53,滑块3松动,使滑块3在滑移槽51内移动。

第二支杆42靠近固定杆101的一端套接有软性的握持部10,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手握住第二支杆42,减少手与第二支杆42的相对滑动,便于上下移动第二支杆42。两个支脚421之间焊接有加强杆11,加强杆11一方面能够增加两个支撑部4之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需要调节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的高度时,通过移动一个支脚421即可同时调节另一支撑部4,操作更简单、快速。

参照图2和图3,支脚421底部设有圆盘6,圆盘6背向支脚421的表面焊接有插针7,插针7远离圆盘6的端部呈锥状,挖坑机通过圆盘6支撑在地面上,而且圆盘6上设置的插针7插入地面,使圆盘6不易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圆盘6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圆球8,支脚421和固定杆101的下表面均开有转动槽9,圆球8嵌入转动槽9内,转动圆盘6上的圆球8,使圆盘6与地面贴合,从而使挖坑机在地面上安装的更牢固稳靠。

总的工作过程:在斜坡上固定挖坑机时,操作者用手转动与螺杆52螺纹配合的旋柄53,使滑块3在滑槽2内上下移动,螺杆52同滑块3一起运动,操作者通过拉动第二支杆42来调节它与固定杆101的相对高度,当调节好第二支杆42的高度后,旋紧旋柄53,此时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又可固定在固定杆101上,操作者用手转动圆盘6,调节好需要的角度,从而实现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竖直向下的孔洞。

实施例二:一种便捷式树木挖坑机,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固定组件5包括在固定杆101朝向第一支杆41的侧面上开有的梯形凹槽54,该梯形凹槽54沿固定杆101长度方向设置,梯形凹槽54槽底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朝向固定杆101的一端分别焊接有梯形凸块55,梯形凸块55在梯形凹槽54内滑移,且梯形凸块55的较长的底边长度大于梯形凹槽54槽口的宽度,梯形凸块5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56,螺栓56贯穿梯形凸块55。

当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固定在固定杆101上时,通过旋转螺栓56使螺栓56的端部与梯形凹槽54的槽底相抵压,从而使梯形凸块55的侧面抵压在梯形凹槽54的槽壁上,这样就能够将梯形凸块55固定在梯形凹槽54内,进而使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固定在固定杆101上;反向转动螺栓56,使螺栓56的端部与梯形凹槽54的槽底相分离,梯形凸块55可在梯形凹槽54内竖直方向上自由滑移,带动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移动,确定好需要的位置后,再反向转动螺栓56,使梯形凸块55又重新和梯形凹槽54相配合,此时改变了支脚421与固定杆101的相对高度,从而实现了挖坑机在斜坡上钻出方向竖直向下的孔洞。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