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9124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尤其是一种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市场也更加丰富,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也日渐高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了果树的栽种,现目前,虽然果树栽多了,但采摘水果就成为了一个难题了。由于很多水果长在较高的树枝上,及其不易采摘,且在采摘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当龙眼、李子、樱桃和车厘子等小型水果成熟后,人们一般都是驾着梯子或者直接爬上树上用手采摘,极其不方便,而且还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特别是有些果树生长在山坡上,这些水果的采摘就更加的不方便。本发明的采摘器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快速,安全,便捷的采摘这些水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树上采摘水果时由于太高难度较大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包括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套有一个篮筐,所述篮筐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篮筐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杆上;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一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下端与支撑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剪切水果的剪刀;在所述篮筐内还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在篮筐的内侧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穿过支撑杆的导线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支撑杆的下部,在显示屏下方的支撑杆上还安装有用于启动显示屏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显示屏上的I/O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型号为LC411,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的将水果的重量传递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方便人们及时得到重量的数据。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剪刀可以采用现有结构的剪刀,对于剪刀的控制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方式,例如用牵引绳来拉动,或者用电机传动来控制,其具体对于剪刀的控制方式在此就不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既方便剪切树上的水果,还能够同时称重,这样便于即使打包,极大的降低后续包装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地,所述的连接头为锥形结构。这里采用锥形结构的连接头不仅方便安装,而且不会对剪刀的使用造成影响,占用空间也较小。

优化地,在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还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杆活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篮筐的顶部。通过安装连接杆可以加强篮筐的支撑强度,从而使得篮筐的承重能力加强。

优化地,所述的显示屏为数码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屏可以采用现有型号的显示屏,而采用数码显示屏则可以更加直观的将数据信息反馈给采摘的工作,即使完成打包的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采摘器将对水果的剪切和盛装、打包集成为一体,在采摘的同时即完成了收集,简化了水果采摘的流程,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

2、安全可靠:由于采用了可伸缩式的结构,因此不需要人爬上树或者使用梯子,在树下即可完成操作,大大降低了受伤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3、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根据水果位置的高低控制采摘器的高度,省力又方便,而且整体造价也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篮筐,3—连接头,4—剪刀,5—称重传感器,6—导线,7—显示屏,8—控制按钮,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水果高空框装剪刀式采摘器,包括支撑杆1,在所述支撑杆1的上部套有一个篮筐2,所述篮筐2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篮筐2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杆1上;在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安装有一个连接头3,所述的连接头3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头3的下端与支撑杆1的顶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头3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剪切水果的剪刀4;在所述篮筐2内还安装有称重传感器5,所述称重传感器5固定在篮筐2的内侧底面上,所述称重传感器5的输出端通过穿过支撑杆1的导线6与显示屏7电连接,所述显示屏7安装在支撑杆1的下部,所述的显示屏7为数码显示屏。在显示屏7下方的支撑杆1上还安装有用于启动显示屏7的控制按钮8,所述控制按钮8与显示屏7上的I/O接口相连。在所述支撑杆1的上部还连接有至少两根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支撑杆1活动连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连接在篮筐2的顶部。

使用时,人工操作剪刀将树上的水果剪下后,水果自动落入到篮筐中,同时水果的重量将实时的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当操作人员观察到篮筐中水果的重量达到预定数值时,即将本次的水果包装卸下,然后又进行下一次的采摘,这样不仅安全,而且高效,极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同时也节省的分装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