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297发布日期:2018-07-07 00:1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栽培方式。目前,根据营养液深度可将水培方式分为深液流法和营养液膜法,所对应的栽培装置没有针对液位的调节装置。作物在幼苗期根系较短,不宜栽培在液位较低的水培装置中。一些作物根系较发达,栽培在液位较高的水培装置中可能造成营养液溢出,不利于栽培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周期、不同植物根系对液流的要求,对液位做相应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水培槽、上水管、回水管和储液箱。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箱置于支撑架底层,水培槽置于支撑架较高层。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槽的营养液槽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和回水管,若只有一层水培槽,则上水管和回水管再向下分别接入底层储液箱,其中上水管与箱内潜水泵连接,回水管通过箱盖直接接入箱内。若有至少两层水培槽,则较高层水培槽的回水管接入下一层水培槽的入水口,最低层水培槽的回水管再接入储液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槽入水口位于水培槽侧壁上部,接近侧壁上缘,出水口位于水培槽侧壁下部,接近水培槽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槽出水口内侧的“L”形管一端管壁内有螺纹,不含螺纹一端长度与营养液槽深度相当。所述“L”形管与水培槽外侧的回水管通过一外牙弯头连接,外牙弯头螺口通过出水口璇入水培槽内部。

进一步地,“L”形管有螺纹的一端可旋转180°,使无螺纹端管口可达到从营养液槽底部到顶部的每一高度,实现对液位的任意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根系的状况来调节营养液液位高低,从而达到合理使用营养液和增加营养液含氧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上层“L”形管的内部结构及其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下层“L”形管的内部结构及其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参考图1和参考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液位的水培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水培槽201和202、上水管3、回水管401和402,储液箱5,水培槽201和202内有一液位调节器“L”形管61和62,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根系的状况来调节营养液液位高低。

储液箱5置于支撑架1底层,水培槽201和202置于支撑架1较高层。

上层水培槽201入水口701和出水口801分别连接上水管3和回水管401,回水管401向下接入下一层水培槽202的入水口702,下一层水培槽202的回水管402再接入储液箱5内。

水培槽201和202入水口701和702位于侧壁上部,接近侧壁上缘,出水口801和802位于侧壁下部,接近水培槽201和202底部。

水培槽201和202出水口801和802内侧的“L”形管61和62一端管壁内有螺纹,不含螺纹一端长度与水培槽深度相当。L”形管61和62与水培槽外侧的回水管通过一外牙弯头91和92连接。如参考图3和参考图4所示,外牙弯头螺口911和912通过出水口801和802旋入水培槽201和202内部。“L”形管61和62有螺纹一端611和621可旋转180°,使无螺纹端管口612和622可达到从水培槽201和202底部到顶部的每一高度。

根据栽培作物根系生长情况,旋转两层水培槽201和202“L”形管61和62,调整无螺纹端管口612和622至所需液位高度。接通潜水泵10电源,营养液通过上水管3到达顶层水培槽201入水口701并注入水培槽201。当液位达到“L”形管61的无螺纹管口612后,营养液溢入“L”形管61的无螺纹端管口612,并通过“L”形管61进入回水管401,然后经下层水培槽202入水口702流入下层水培槽202中。当下层水培槽202营养液液位达到其“L”形管62的无螺纹端管口622后,再溢入“L”形管62并通过回水管402注入储液箱5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