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91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我国的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要产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大豆生产。该病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某些产区因大面积发生而毁种。大豆胞囊线虫自身蠕动距离有限,主要通过农事耕作、田间水流或借风携带传播,也可混入未腐熟堆肥或种子携带远距离传播。大豆胞囊线虫寄主范围很广,大多数为杂草和豆区不常见的植物。在栽培植物中的主要寄主有小豆,赤小豆、饭豆、某些菜豆品种等。

因此在园林种植中,农药喷洒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对于防止虫害和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具有关键作用,进而对于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但是现有的农业喷洒装置一方面喷洒范围窄,喷药的效率低,另一方面只能够由喷洒者背着进行农药喷洒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轴承贯穿于顶盖,所述搅拌杆外壁连接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杆底部安装有清洁刷,所述储药筒顶部连通有位于顶盖一侧的加药管,所述储药筒顶部连通有位于顶盖和加药管之间的加水管,所述储药筒一侧连通有排药管,所述排药管一端设有第二滤网,所述排药管另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顶部连通有硬管,所述硬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硬管上设有位于第一阀门下方的挂钩,所述硬管一端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储药筒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储药筒顶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储药筒底部中间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储药筒后端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有背带,所述储药筒后端面中间设有按摩凸起。

优选的,所述加药管底部设有第一滤网。

优选的,所述储药筒底部两侧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倒“U”形,且伸缩杆底部两端连接于储药筒顶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储药筒另一侧设有开关,所述开关分别独立电性连接于电机和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伸缩杆和万向轮的设计方便手推农药喷洒装置进行喷洒农药,有利于减少劳动强度,通过电机、搅拌杆和搅拌扇叶的设置,使得农药可以搅拌的更为充分,而清洁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起到清洁储药筒底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沉淀于储药筒底部的农药充分搅拌使其快速溶解于水,通过伸缩软管的设计便于调节硬管的位置,而雾化喷头的设置使得喷洒农药的覆盖率更广,通孔和挂钩的设计方便固定硬管的位置,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设计可以防止杂质或者未溶解颗粒堵塞雾化喷头,通过背带的设计方便少喷洒者者将储药筒背在身上进行农药喷洒工作,而按摩凸起的设计可以减少喷洒者的不适感,实用性强,值得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管与固定块上的通孔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药筒、3顶盖、4电机、5搅拌杆、6搅拌扇叶、7清洁刷、8加水管、9加药管、10第一滤网、11排药管、12第二滤网、13水泵、14伸缩软管、15硬管、16第一阀门、17雾化喷头、18固定块、19支脚、20万向轮、21伸缩杆、22海绵套、23排渣管、24第二阀门、25开关、26通孔、27背带、28固定板、29按摩凸起、3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包括储药筒1,所述储药筒1顶部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部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通过轴承贯穿于顶盖3,所述搅拌杆5外壁连接有搅拌扇叶6,所述搅拌杆5底部安装有清洁刷7,所述储药筒1顶部连通有位于顶盖3一侧的加药管9,所述储药筒1顶部连通有位于顶盖3和加药管9之间的加水管8,所述储药筒1一侧连通有排药管11,所述排药管11一端设有第二滤网12,所述排药管11另一端连通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一侧设有伸缩软管14,所述伸缩软管14顶部连通有硬管15,所述硬管15上设有第一阀门16,所述硬管15上设有位于第一阀门16下方的挂钩30,所述硬管15一端连通有雾化喷头17,所述储药筒1一侧设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上设有与挂钩30相匹配的通孔26,所述储药筒1顶部安装有伸缩杆21,所述储药筒1底部中间设有排渣管23,所述排渣管23上设有第二阀门24,所述储药筒1后端面连接有固定板28,所述固定板28通过螺栓连接有背带27,所述储药筒1后端面中间设有按摩凸起29。

具体的,所述加药管9底部设有第一滤网10。

具体的,所述储药筒1底部两侧连接有支脚19,所述支脚19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0。

具体的,所述伸缩杆21为倒“U”形,且伸缩杆21底部两端连接于储药筒1顶部两端。

具体的,所述伸缩杆21上套接有海绵套22。

具体的,所述储药筒1另一侧设有开关25,所述开关25分别独立电性连接于电机4和水泵13。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洒植保大豆线虫农药的装置,首先从加水管8和加药管9将水和农药加入储药筒1中,之后打开开关25,通过电机4带动搅拌杆5和搅拌扇叶6对水和农药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溶解,而位于搅拌杆5底端的清洁刷7也跟随搅拌杆5进行旋转,从而将沉淀在储药筒1底部农药颗粒进行充分溶解,再利用水泵13进行抽水,然后所抽出的水由喷洒者手持硬管15打开第一阀门16对着大豆作物将农药从雾化喷头17中喷洒而出,当喷洒农药的工作完成时,再打开第二阀门24将农药残渣从排渣管23排出,再将硬管15上的挂钩30挂到固定块18上的通孔26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