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226发布日期:2018-07-10 20:44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居家方面,人们也在追求更高的舒适度和更好的观赏性,在家中种植植物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种植植物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果种植一些蔬菜瓜果类农产品,不仅食用方便,还能见证蔬菜的成长过程,安全放心的陶冶情操、亲近自然,还可以和小孩体验种菜的乐趣。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种植植物需要用到泥土,在居家中若用泥土来种植植物,就会容易带来尘土,比较麻烦,于是市面上就出现了无土栽培装置。但是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一旦安装成型后就无法移动,而且占据空间较大,在进行加水和换水工作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的表面开有孔,所述孔中安装有定植杯,所述定植杯靠近所述主体管中心轴线的端面与竖直方向倾斜有一定角度,所述定植杯中放置有海绵,用于放置植物种子;储水桶,用于存储营养液,所述主体管安装在所述储水桶中,所述储水桶中放置有马达,所述主体管上开有水管孔;孔杯,安装在所述主体管的顶部,并且底部开设有漏水孔;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与所述马达相连,穿过所述水管孔后进入所述主体管内,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孔杯中,用于将所述营养液从所述储水桶中抽取到所述孔杯中。

优选地,所述定植杯靠近所述主体管中心轴线的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0°并且小于90°。

优选地,所述孔杯中还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孔杯中还设有中空套管,所述吸管通过所述中空套管连接在所述孔杯中。

优选地,所述吸管连接在所述孔杯的一端还设有端头,所述吸管通过所述端头连接在所述孔杯中。

优选地,所述端头的形状为T型、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孔杯底部的漏水孔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30°-60°,以使所述孔杯中的营养液向外部扩散喷淋。

优选地,所述马达的工作电压的范围为3v-36v。

优选地,所述储水桶的底部还安装有轮子。

优选地,所述主体管为塑料管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免去土壤本身对作物的污染,让植物直接吸收营养,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适合城市阳台族或别墅种植,在能够食用、观赏的同时又能提供天然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上部沿主体管中心轴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下部沿主体管中心轴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插入有吸管的孔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插入有吸管的孔杯沿中心轴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或者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传统种植都是土壤种植,立体无土栽培免去土壤本身对作物的污染,让植物直接吸收营养,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适合城市阳台族或别墅种植,在能够食用、观赏的同时又能提供天然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立体无土栽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管盖1,主体管2、主体管2的表面分层开有孔,每层均开有多个孔,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管2的表面开有7层孔,每层开有5个孔,其中相邻两层孔错开分布,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第七层孔的排布上下完全对照,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孔的排布上下完全对照。在每个孔中均安装有定植杯3,定植杯3中放置有海绵,海绵中切有缝隙,用于放置植物种子,并且便于植物扎根,起到稳固植物根系,并且为植物根系提供营养的作用。主体管2放置在储水桶4中,储水桶4中装有稀释好的营养液,储水桶4的底部安装有轮子5,便于移动该立体无土栽培装置,储水桶4的上部放置有桶盖6,用于防止其他杂物进入储水桶4中,并且减少储水桶4中的营养液蒸发流失。

图1所示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上部,沿主体管2中心轴线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可以看到,主体管2的顶部安装有孔杯7,在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孔杯7的底部开设有至少10个漏水孔71,定植杯3靠近主体管中心轴线的端面与竖直方向倾斜有一定角度,该角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90°,优选地,该角度范围为1°-60°,优选地,该角度范围为2°-45°,便于接收从漏水孔71中喷洒的营养液。漏水孔71中有至少5个孔对应第一层中的5个定植杯,漏水孔71中有至少5个孔对应第二层中的5个定植杯,当第一层定植杯3中均接满营养液后,营养液就会依次竖直滴落入第三层、第五层、第七层中的定植杯3中;当第二层定植杯3中均接满营养液后,营养液就会依次竖直滴落入第四层、第六层中的定植杯3中,如此每一层的定植杯3中均能接收到营养液。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相邻两层的定植杯3错开分布,并在孔杯7的底部开设有数量超过每层定植杯数量2倍的漏水孔71,一方面能提高每层定植杯补充营养液的速度,另一方面种植的植物每层错开分布,充分利用主体管2外部的空间,提高整体绿色覆盖率,不仅能提高观赏性能,还能提高所栽培农产品的产量。

图1所示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的底部,沿主体管2中心轴线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可以看到,主体管2安装在储水桶4内,并且储水桶4内放置有马达9,主体管2在储水桶4内的一侧开有水管孔8,用于穿插入吸管(图中未示出),吸管的一端与马达相连,用于在马达的动力作用下吸收储水桶4内的营养液,吸管穿过水管孔8进入主体管2的内部孔径中,并通过主体管2的内部孔径到达孔杯7中。孔杯7的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插入有吸管的孔杯7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孔杯7沿中心轴线的剖面图。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到,孔杯7内设置有中空套管73,吸管10通过中空套管73进入孔杯7中,吸管10连接在中空套管73的一端还套设有T型端头11,储水桶4中的营养液在马达9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吸管10及其T型端头11进入到孔杯7中,优选地,在孔杯7中还设置有滤网盒72,用于过滤灰尘等固体杂质颗粒,经过滤网盒72过滤的营养液再通过孔杯7底部的漏水孔71进入各个定植杯3,为定植杯3中的植物提供营养。当每个定植杯3均接满营养液后,多余的营养液就会通过水管孔8再返流入储水桶4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体管2上分布设置有7层定植杯,每层定植杯的数量为5个,并且相邻两层定植杯错开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管2上分布的定植杯的层数,以及每层定植杯的数量均不进行限定,并且相邻两层定植杯可以错开分布,也可以上下对照分布,并且不限定某几层定植杯的分布是上下对照的,即每层的定植杯可以全部不上下对照,也可以全部上下对照,或者采用某几层是上下对照的,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吸管10连接在中空套管73的一端设置的端头11的形状为T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头11还可以为十字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管2可以为PVC管、PP管、PE管等其他塑料管材。在本实用新型中,马达9接通电源工作,其工作电压在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以内,优选地,马达9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v-20v,更优选的,马达9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7v。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孔杯7底部的漏水孔71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30°-60°,更优选地,该夹角为45°,以达到使孔杯7的营养液向外部扩散喷淋的效果,使得孔杯7的营养液更容易进入定植杯3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可以种植一般的花草植物,也可以种植生菜、草莓、空心菜、甜菜、木耳菜、香葱、韭菜、油菜、苦菜、上海青、小白菜等蔬菜。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无土栽培装置,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免去土壤本身对作物的污染,让植物直接吸收营养,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适合城市阳台族或别墅种植,在能够食用、观赏的同时又能提供天然氧气。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拆分为更多部件,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组合成新的部件,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