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种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605发布日期:2018-08-21 16:42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土栽培种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水培种植技术,即进行蔬菜等植物种植时用营养液,而不用天然土壤。

水培种植技术用于室内,室内环境条件可控制,不受天气影响,肥水充足、通气好,可提高培育植物的质量和产量。

此种植方式可以进行技术规范化种植,适于大规模、工厂化、立体化栽培种植。蔬菜生长规范齐整,与床土种植相比,其茎粗壮,叶面积大。

目前的种植方式是在种植槽上安放定植板,定植板上种植蔬菜等植物。

营养液从供液管输入种植槽,从排液管排出种植槽,植物的根穿过定植板底部开设的通孔进入种植槽,从种植槽中的液体中吸收营养而生长。

但是:

如果对每层都进行灌溉,就要有大量的输送管道,并且浪费水资源,这样增加了设备成本和安装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吸式种植床,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种植床的成本降低,且可以满足灌溉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虹吸式种植床,具有一个架体,架体上固设有框架,框架上放置有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每层种植槽对应安装一个虹吸管;虹吸管具有一根位于种植槽底面上方的横管,横管的一端向下延伸出进水管,进水管口位于种植槽底面上方,横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出出水管,出水管穿过种植槽底面后向下延伸,出水管口位于下层的种植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当水位上升到满足了虹吸原理的要求的位置时,使种植槽中的水被吸入下一层种植槽,直到最低水位结束虹吸,实现物理潮汐式种植。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配件少,安装维修方便,且可以满足灌溉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双层种植床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层种植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无土栽培种植技术使用的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架体1,架体1上固设有从上到下排列的两层框架,上层框架21放置有种植槽31,下层框架22放置有种植槽32。

位于上层的种植槽31对应安装一个虹吸管4;虹吸管4具有一根位于种植槽31的底面311上方的横管41,横管41位于种植槽31内,也即位于种植槽31的侧板312所围成的空间内,横管41的一端向下延伸出进水管42,进水管口位于底面311上方,横管4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出出水管43,出水管43穿过底面311后向下延伸,出水管口位于下层的种植槽32的底面321的上方,并且出水管口位于种植槽32的侧板322的上边沿的下方。

实际使用时,外界引来的供水设备将水灌到种植槽31中,供植物吸取,水面上升到与横管41的内壁的最高点平齐时,也即图中A所示位置(A低于于种植槽31的侧板312的上边沿),水从进水管42到横管41到出水管43流到下层的种植槽32,由于虹吸效应,水被迅速吸走,水面迅速下降,直到水面降到与进水管口平齐,也即图中B所示位置,结束虹吸,剩下的水由种植槽31中的植物使用。

如图2所示,在架体1上固设有从上到下的6层框架2,每层框架2放置有种植槽3,每层种植槽3对应安装一个虹吸管4。

这样,只要向最上层的种植槽3供水,到达虹吸要求位置时,水就会通过虹吸管4输到下层种植槽3,留下上层种植槽3使用的水,如此一级一级向下输送,实现物理潮汐式种植。这样就不必为每层种植槽3配备供水管道,成本低,配件少,安装维修方便,且可以满足灌溉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