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087发布日期:2018-08-07 21:3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旱茬小麦因个体发育和生物量受到限制,必须增加群体数量来保证足够穗数,从而提高产量。但是,常规条播和传统撒播小麦在群体增加时极易造成行内苗间过度拥挤竞争,导致弱株率增加、群体质量恶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小麦均匀播种器,以实现种子均匀播种,减少苗间过度拥挤竞争,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质量,是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漏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漏孔,种子通过漏孔进入土壤,相邻种子之间的间距相等,播种均匀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包括漏板,所述漏板上设置有多个漏孔,且所述漏孔在所述漏板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漏孔在所述漏板上呈矩形阵列排布。

可选地,还包括开穴锥,所述开穴锥穿过所述漏孔,用于确定种子播种深度。

可选地,所述开穴锥高20cm。

可选地,所述开穴锥包括把手和与把手下端相连的椎体,所述椎体穿过所述漏孔。

可选地,所述椎体为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直径小于所述漏孔直径,所述漏孔的孔径为2.1-20.1mm。

可选地,所述圆柱体的侧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圆柱体下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侧面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旋入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螺钉的顶端与所述圆柱体的侧表面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漏板的厚度为2-5mm,面积为1-9m2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漏板上设置有多个漏孔,且漏孔在漏板上均匀分布,播种时将小麦种子放进漏孔中,有效保障了小麦播种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还包括开穴锥,开穴锥上设置有刻度线和限位环,开穴锥穿过漏孔,对种子播种深度进行确定,播种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的漏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的开穴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板、2-漏孔、3-开穴锥、4-椎体、5-把手、6-限位环、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如图1所示,包括漏板1,漏板1上设置有多个漏孔2,且漏孔2在漏板1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漏板1的厚度为2-5mm,面积为1-9m2,种子经漏孔2进入土壤播种均匀性好。

为了使播种更加方便,播种器还包括开穴锥3,开穴锥3高20cm,开穴锥3包括把手5和与把手5下端相连的椎体4,椎体4穿过漏孔2,椎体4为圆柱体,且圆柱体直径小于漏孔2直径,漏孔2的孔径为2.1-20.1mm。

为了提高播种的精确度,在圆柱体的侧面设置有刻度线7,圆柱体下端套设有限位环6,限位环6侧面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螺钉旋入螺纹孔,且螺钉的顶端与圆柱体的侧表面相接触,限位环6与刻度线7配合,可精确控制圆柱体下插深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验用的小麦均匀播种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漏板1铺在平整的试验用麦田土壤上,用手握开穴锥3用力穿过漏孔2直至限位环6阻止开穴锥3继续向土壤中下扎,拔出开穴锥3,接着将小麦种子2-3粒放进漏孔2中,漏进开穴锥3打好的土壤孔穴中,最后拿起漏板1,耙耧土壤填盖孔穴,即可完成均匀播种过程。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