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育苗床气动播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088发布日期:2018-08-07 21:3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土育苗栽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所使用的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无土育苗技术,即进行育苗时用泥炭、岩棉、砂砾、珍珠岩、蛭石以及其他育苗基质或单纯采用营养液,而不用天然土壤。

无土育苗技术用于室内,室内环境条件可控制,不受天气影响,肥水充足、通气好,可提高培育植物的质量和产量。

此育苗方式可以进行技术规范化育苗,适于大规模、工厂化、立体化育苗。苗生长规范齐整,与床土育苗相比,其茎粗壮,叶面积大。

用营养液育苗是在方块形的板状的育苗棉上开设育苗孔,一般是十字型切口,用育苗基质育苗是在育苗基质上开设育苗孔,然后将一粒种子放在一个育苗孔中,灌溉、光照,使种子生长成苗。

但是,植物种子往往颗粒很细小,这样,如果撒到育苗棉或育苗基质上,根本无法控制每个育苗孔中有一个种子,而且大量种子被浪费,如果人工一个一个种子用镊子夹到育苗孔中,人工成本非常高,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气动播种工具,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提高无土栽培育苗床的播种效率,降低播种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气动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育苗棉,育苗棉上开设有数个育苗孔;育苗棉上方具有一个中空盒体形式的播种盘,播种盘下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上述育苗孔对应;播种盘的内腔连接一个抽真空设备;播种盘连接一个横向移动驱动机构和一个竖向移动驱动机构;抽真空设备、横向移动驱动机构、竖向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一种无土栽培育苗床气动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育苗基质,育苗基质上开设有数个育苗孔;育苗基质上方具有一个中空盒体形式的播种盘,播种盘下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上述育苗孔对应;播种盘的内腔连接一个抽真空设备;播种盘连接一个横向移动驱动机构;抽真空设备和横向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一个具有通孔的吸针,吸针的通孔联通播种盘内腔与外部。

所述横向移动驱动机构和竖向移动驱动机构都是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播种盘上连接的抽真空设备实现内腔的抽真空和充气,播种盘上与育苗孔对应的吸针在内腔抽真空后可以从种子盘吸起种子,内腔充气后种子一一对应放在育苗孔中,从而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精准播种,提高播种效率,降低播种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播种盘斜上方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播种盘斜下方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育苗棉或育苗基质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播种盘在种子盘上方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播种盘在育苗棉上方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播种盘插入育苗棉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播种盘在种子盘上方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播种盘在育苗基质上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育苗棉1是方形的,其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点阵式排列的29列17行合计493个十字型切口形成的育苗孔11。

如图1、图2所示,具有一个中空盒体形式的具有内腔的播种盘2,播种盘2下表面开设有矩形点阵式排列的29列17行合计493个通孔,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上述育苗孔11对应,每个通孔插入一个具有通孔的吸针21,吸针21的通孔联通播种盘2的内腔与外部,吸针21的通孔的尺寸小于将要播种的种子的尺寸,共有493个吸针。

实施例1:

如图4、图5、图6所示,播种盘2的内腔连接一个抽真空设备,也即一个竖向气缸4。

播种盘2连接一个移动驱动机构,也即一个横向气缸5。播种盘还连接一个竖向移动机构,也即一个竖向气缸6。

横向气缸5和竖向气缸6是独立的,所以可以先后独立运动,例如,可以将横向气缸5和播种盘2一起安装在一个机架内,竖向气缸6整体驱动这个机架;或者可以将竖向气缸6和播种盘2一起安装在一个机架内,横向气缸5整体驱动这个机架;从而最终实现播种盘2先横向运动再竖向运动以及先竖向运动再横向运动的效果。

与育苗棉1并排有一个放种子的种子盘3,播种盘2位于育苗棉1和种子盘3的上方。

如图4,横向气缸5先驱动播种盘2到种子盘3的正上方,竖向气缸4运行也即气缸杆向上抽,播种盘2内腔形成负压,种子很轻,会被向上吸,由于吸针21的通孔小于种子,所以种子会被吸在吸针21的通孔的下端口处,每个吸针21吸一个种子,总共吸起493个种子,而播种盘2下表面其他地方是无法带走种子的。

如图5,然后横向气缸5驱动播种盘2到育苗棉1的正上方,并且每个吸针21正下方对着一个育苗孔11。

如图6,竖向气缸6运行也即播种盘2向下运动,到吸针21插入育苗棉1的育苗孔11中。

然后竖向气缸4运行也即气缸杆向下压,播种盘2内腔形成正压,每个吸针21带着的的种子失去了吸力,被向下吹到育苗孔11中。

然后竖向气缸6运行也即播种盘2向上运动,再横向气缸5先驱动播种盘2到种子盘3的正上方,更换新的育苗棉1,如此循环。

由于育苗棉1具有弹性,所以如果没有竖向气缸6使吸针21插入育苗棉1的育苗孔11中再吹种子,而是吸针21在育苗孔11之外吹种子,种子可能就被挡在育苗孔11的上方入口处。所以配置竖向气缸使吸针21插入育苗棉1的育苗孔11中的一定深度再吹种子确保种子被植入育苗孔11。

这样,达到一次动作播大数量种子的目的,而且播种很精确。这种装置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并且非常方便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气缸也可以换成抽气机,抽气则播种盘内形成负压,送气则播种盘内形成正压。

实施例2:

如图7、图8所示,当使用育苗基质1'时,形状与图3是一样的,在育苗基质1'上开设育苗孔11,但是由于育苗基质1'比较硬,所以育苗孔11就是孔状而不会封闭,因此不需要将吸针21插入育苗孔11中再吹种子,而是吸针21在育苗孔11之外吹种子,种子就可以进入育苗孔11。

这样,就不需要竖向移动机构来驱动育苗盘2的下降,比实施例1省去竖向气缸及吸针21插入育苗孔11中的步骤。

如图7,横向气缸5先驱动播种盘2到种子盘3的正上方,竖向气缸4运行也即气缸杆向上抽,播种盘2内腔形成负压,种子很轻,会被向上吸,由于吸针21的通孔小于种子,所以种子会被吸在吸针21的通孔的下端口处,每个吸针21吸一个种子,总共吸起493个种子,而播种盘2下表面其他地方是无法带走种子的。

如图8,然后横向气缸5驱动播种盘2到育苗基质1'的正上方,并且每个吸针21正下方对着一个育苗孔11。然后竖向气缸4运行也即气缸杆向下压,播种盘2内腔形成正压,每个吸针21带着的的种子失去了吸力,被向下吹到育苗孔11中。

然后更换新的育苗基质1',如此循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