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自动灌溉及自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0518发布日期:2018-06-15 20: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自动灌溉和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自动灌溉及自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种植植物需要使栽种的土壤中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水分,这就需要人工经常对植物浇灌,但如果种植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对植物进行及时浇灌,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植物因缺水而枯萎。例如种植蔬菜和花卉以及一些名贵植物,如果不能及时浇灌补充水分,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影响花期和果实。目前尚没有较为有效的通过检测土壤状态来对植物进行浇灌的设备。

另外,在林业种植,尤其是树苗种植中,对种植床水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当汛期来临,如果无法排除过多的水量,会使树根腐烂,幼苗死亡,从而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现有的树苗种植床排水装置,大都为将水直接排除种植床的形式,旱季重新需要接水灌溉,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灌溉和排水不能实现一体化自动控制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不依靠电控的结构简单的自动灌溉和自动排水一体化控制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种植自动灌溉及自动排水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水泵以及灌溉总管和排管,设置有调节池,所述蓄水池的水位高于调节池,排水回收池的水位低于调节池;蓄水池通过进水管与调节池连通,调节池底部通过出水管与排水回收池连通;调节池的一侧与灌溉总管连通;所述调节池的侧壁还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内侧设置有单向密封挡板;回流孔的高度高于灌溉总管入水口的高度;在所述调节池内的水面上设置有浮体,进水管位于调节池上部的端口设置有竖向的上滑筒,其内侧密封套装有上滑块,出水管位于调节池底部的端口设置有竖向的下滑筒,其内侧密封套装有下滑块,上滑筒和下滑筒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浮体与上滑块之间通过推拉杆连接,浮体与下滑块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拉绳有余量;同时,在位于灌溉总管入水口的下方通过导向槽安装有封堵挡片,所述推拉杆通过联动杆与封堵挡片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水泵将排水回收池内存水提升至蓄水池内。在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过滤罩,过滤罩位于灌溉总管的上侧并位于回流孔的下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浮体实现自动补水和排水功能,当水位下降时,浮体向下移动,通过推拉杆来拉动上滑块使其向下移动,从而释放进水口,使蓄水池向调节池内补水。当灌溉区水位过高时,多余水量通过回流孔进入调节池内,经过过滤处理后对调节池进行补水。以及,当雨水过多时,多余雨水也通过回流孔进入调节池内,经过过滤处理后对调节池进行补水。当调节池内水位上升后,在浮体的浮力驱动下,进水口被上滑块封堵。只有当水位高于一定程度(临界值)后,浮体继续上浮会牵引拉绳迫使下滑块释放出水口,从而位于调节池内端多余水量通过出水管进入排水回收池内。为了防止多余水再次进入灌溉总管,推拉杆驱动联动杆迫使封堵挡片通过导向槽进入灌溉总管的入水口,对入水口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具有自动调节灌溉和排水的作用。 从而在无电驱动和无电控条件下实现纯机械式自动灌溉和排水效果。实用性强,效果好,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调节池,2为蓄水池,3为排水回收池,4为浮体,5为推拉杆,6为上滑筒,7为上滑块,8为进水口,9为拉绳,10为下滑筒,11为下滑块,12为出水口,13为灌溉总管,14为排管,15为回流孔,16为单向密封挡板,17为过滤罩,18为水泵,19为循环水管,20为进水管,21为出水管,22为封堵挡片,23为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种植自动灌溉及自动排水系统,在该系统中,除了必须的蓄水池2和水泵18以及灌溉总管13和排管14外,还设置有调节池1和排水回收池3。

具体地,要求蓄水池2的水位高于调节池1,排水回收池3的水位低于调节池1。蓄水池2通过进水管20与调节池1连通,调节池1底部通过出水管21与排水回收池3连通。调节池1的一侧与灌溉总管13连通。

为实现排水回收,在调节池1的侧壁还设置有回流孔15,回流孔15的高度高于灌溉总管13入水口的高度,回流孔15内侧设置有单向密封挡板16,只允许余水进入调节池1,不允许调节池1内的水进入回收孔。可见,调节池1同时作为灌溉用水和排水回收的重要部件,起到灌溉和余水回收的调节作用。

图1中可以看出,在调节池1内的水面上设置有浮体4,进水管20位于调节池1上部的端口设置有竖向的上滑筒6,其内侧密封套装有上滑块7。出水管21位于调节池1底部的端口设置有竖向的下滑筒10,其内侧密封套装有下滑块11。上滑筒6和下滑筒10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12。浮体4与上滑块7之间通过推拉杆5连接,浮体4与下滑块11之间通过拉绳9连接,拉绳9有余量。

利用浮体4实现自动补水和排水功能,当水位下降时,浮体4向下移动,通过推拉杆5来拉动上滑块7使其向下移动,从而释放进水口8,使蓄水池2向调节池1内补水。当灌溉区水位过高时,多余水量通过回流孔15进入调节池1内,经过过滤处理后对调节池1进行补水。当调节池1内水位上升后,在浮体4的浮力驱动下,进水口8被上滑块7封堵。只有当水位高于一定程度(临界值)后,浮体4继续上浮会牵引拉绳9迫使下滑块11释放出水口12,从而位于调节池1内端多余水量通过出水管21进入排水回收池3内。

具有调节洪期雨水的作用,当雨水过多时,多余雨水也通过回流孔15进入调节池1内,经过过滤处理后对调节池1进行补水。

为了防止多余水再次进入灌溉总管13,同时在位于灌溉总管13入水口的下方通过导向槽安装有封堵挡片22,所述推拉杆5通过联动杆23与封堵挡片22固定连接在一起。推拉杆5驱动联动杆23迫使封堵挡片22通过导向槽进入灌溉总管13的入水口,对入水口进行封堵。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利用水泵18将排水回收池3内存水提升至蓄水池2内。在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有过滤罩17,过滤罩17位于灌溉总管13的上侧并位于回流孔15的下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