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0663发布日期:2018-08-03 23:10阅读:19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同时,每年的开采量都不断的增加,而矿物开采过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自然状态下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够恢复元气,这样对环境的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许多开采过后的矿坑还存在着矿物残留,不仅影响环境,而且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彻底将矿物残留收集的,能够促进环境恢复的生态修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框体和过滤部,过滤部与修复框体连接,其结构要点是,修复框体内设有分层板,分层板上设有数个容纳有水生植物的容纳部,分层板上设有密集排列的细孔,所述的修复框体的底部设有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的凹坑;所述的过滤部包括吸水通道和蓄水腔,蓄水腔内设有由上至下左右交替分层设置的筛选板,筛选板上设有小孔径过滤孔;所述的修复框体的底部包括营养层,营养层与凹坑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蓄水腔连接有打氧器和肥料喷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蓄水腔内设有缓慢转动的桨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蓄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位于最上层的筛选板的上方,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相对侧,出水口的位置高度低于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蓄水腔的壁上设有用于与筛选板连接的挂环,筛选板与蓄水腔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水通道内设有调频抽水泵,调频抽水泵通过输水管与蓄水腔上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筛选板上设有与挂环配合的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修复框体的底部为网格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将矿坑底部的矿物质残留进一步筛选收集,并且,通过植物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还能够增加植物的生长速度,缩短生态修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层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筛选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修复框体,2-过滤部,3-分层板,4-容纳部,5-细孔,6-凹坑,7-吸水通道,8-蓄水腔,9-筛选板,10-过滤孔,11-营养层,12-打氧层,13-肥料喷射器,14-桨叶,15-进水口,16-出水口,17-调频抽水泵,18-输水管,1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修复框体1和过滤部2,过滤部2与修复框体1连接,所述的修复框体1内设有分层板3,分层板3上设有数个容纳有水生植物的容纳部4,分层板3上设有密集排列的细孔5,所述的修复框体1的底部设有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的凹坑6;所述的过滤部2包括吸水通道7和蓄水腔8,蓄水腔8内设有由上至下左右交替分层设置的筛选板9,筛选板9上设有小孔径过滤孔10;所述的修复框体1的底部包括营养层11,营养层11与凹坑6连通;所述的蓄水腔8连接有打氧器12和肥料喷射器13。

所述的蓄水腔8内设有缓慢转动的桨叶14;所述的蓄水腔8上设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进水口15位于最上层的筛选板9的上方,出水口16位于进水口15的相对侧,出水口16的位置高度低于进水口15;出水口16与修复框体1连通,所述的蓄水腔8的壁上设有用于与筛选板9连接的挂环,筛选板9与蓄水腔8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吸水通道7内设有调频抽水泵17,调频抽水泵17通过输水管18与蓄水腔8上的进水口15连接。

所述的筛选板9上设有与挂环配合的挂钩19;所述的修复框体1的底部为网格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流动,将矿坑底部的矿物质残留进行收集和筛选,并且形成鲜活水质,促进了植物的生长,而且通过修复框体1的结构,增加了植物生长时间,加快了生态修复速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