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912发布日期:2018-08-24 17:25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



背景技术:

暹罗鳄又名泰国鳄,学名:Crocodylus siamensis,隶属于鳄形目,鳄科,鳄属。原分布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越南等热带地区,是一种栖息于淡水湿地的鳄鱼品种,为世界珍稀保护动物。暹罗鳄鱼生活在地球的热带地区,我国南方的广东和海南,饲养有少量的暹罗鳄。

暹罗鳄是古老水陆两栖爬行动物,有着两亿五千万年的生命史,与恐龙是同胞兄弟。由于地壳剧烈变迁,造成恶劣环境,恐龙于6500万年前被灭绝了,鳄鱼却顽强生存下来,被称为“现代龙的活化石”,其寿命可长达150岁,生命力极强,故被称为地球上的“超级动物”,由于鳄鱼体内含有极为特殊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又有“动物黄金”之美称;鳄鱼皮极其珍贵,价格高昂,被称为“皮革之王”。鳄鱼的开发利用涉及高档皮革、营养精品、保健食品、生物制药、护肤美容品、旅游观光等六大行业,充分展现出“鳄鱼全身都是宝”的珍贵价值。

为了保护暹罗鳄物种种群的延续,恢复种群数量,促进该物种的开发利用,做到古为今用,利用科技造福人类,需要进行鳄鱼养殖生物学研究。将野生的天然物种,进行人工家养,增加养殖方式;突破仅热带环境的地域的局限,创造人为的养殖条件,向温带地区发展,扩大养殖范围,改善鳄鱼的生存条件,并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

生活于热带的暹罗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很高,刚采集到的暹罗鳄放养到新环境,较难适应,放养一段时间后死亡率较高,最长驯养时间为1个月。因此,对于人工饲养暹罗鳄来说,很有必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仿生态养殖池,来提高人工饲养的成功率,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暹罗鳄的人工繁殖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根据暹罗鳄的生活习性,提供一个周围相对安静、水质好,水温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环境、从而能降低暹罗鳄的死亡率,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池壁由砖砌成,表面用水泥抹光,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所述养殖池的一侧池壁的上方固设置有投食台;所述养殖池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抽水泵,进水管道内和排水管道上都设置阀门;所述养殖池底部安装有偱环增氧管和循环加温管;

所述养殖池池底分为栖息区和嬉水区,所述栖息区和嬉水区各占养殖池的一半;且所述栖息区高出所述嬉水区10~15cm。

作为优选,所述栖息区上远离投食台的一侧堆砌有10~20cm的卵石,所述卵石堆砌的形状呈“U”型,且前后两侧“U”型底部相交叉,但又相距30~60cm。

作为优选,所述栖息区与嬉水区之间设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呈弧形结构,且与栖息区域和嬉水区光滑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嬉水区内池水的高度为0.4~045m。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池长×宽×高为5m×5m×1.2m。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温池内的水温保持28~35℃。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根据暹罗鳄的生活习性,提供一个周围相对安静、水质好,水温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环境,确保暹罗鳄在仿生态养殖温棚内的适宜生长温度,缩短了暹罗鳄鱼的出栏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从而能降低暹罗鳄鱼的死亡率,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暹罗鳄鱼仿生态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卵石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暹罗鳄鱼仿生态养殖池池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图中所示:1、池壁,2、投食台,3、栖息区,4、嬉水区,5、缓冲带,6、进水管道,7、排水管道,8、抽水泵,9、阀门,10、卵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池壁1由砖砌成,在砌砖的过程中,在其内部加入隔音板材,隔音材料的设置可以有效隔绝养殖池外部环境的噪音,为暹罗鳄创造隐蔽、安静的环境,池体内部表面用水泥抹光,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可以防止暹罗鳄在游动时,划伤鱼体表面。

所述养殖池池底分为栖息区3和嬉水区4,其中,栖息区3和嬉水区4各占养殖池的一半;且栖息区3高出所述嬉水区4大约10~15cm。所述栖息区3上远离投食台2的一侧堆砌有10~20cm的卵石10,所述卵石10堆砌的形状呈“U”型,且前后两侧“U”型底部相交叉,但又相距30~60cm。在栖息区3内放置卵石10可以模拟暹罗鳄的生长环境,同时给暹罗鳄提供了栖息场所,以扁平的腹部和口胸的腹面附贴于卵石10上,避免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受到惊吓,提高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同时,为了避免暹罗鳄从栖息区3到嬉水区4之间游动的过程中划伤鱼体表面(因为栖息区3与嬉水区4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在栖息区3与嬉水区4之间设有缓冲带5,所述缓冲带5呈弧形结构,且与栖息区3和嬉水区4光滑连接。

在养殖池底部安装有偱环增氧管和循环加温管(图中未标示),通过偱环增氧管与外部的增氧机连接,提高养殖池中水质的溶氧量,提高暹罗鳄的存活率,通过循环加温管的加温为暹罗鳄提供适宜恒温的生活环境。

如图1所示,在养殖池一侧池壁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可伸缩到养殖池中央的投食台2,其中,投食台2安装在栖息区3这面,避免剩余的肉食饲料扩散,造成水质污染,投食台3的下方设置有音乐播放器,每当进行喂食操作时,可以打开音乐播放器使暹罗鳄形成条件反射。

进一步的优化本实施例,在养殖池池壁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道6和排水管道7,所述进水管道6连接抽水泵8,进水管道6内和排水管道7内都设置阀门9。通过抽水泵8和阀门9控制水流速度,为保证嬉水区4内水的干净,防止一些水草和碎石进入养殖池的嬉水区4内,在进水管道6和排水管道7与养殖池的连通处均设有隔网。使养殖池中的水质保持最佳,使得养殖池内的水温保持28~35℃,流速稳定在为0.2~0.5m/s。

进一步的优化本实施例,所述养殖池长×宽×高为5m×5m×1.2m,池面积为25㎡,池水面高0.4~0.45m,每个养殖池蓄水总量为12.5㎡×0.45m=5.625m3蓄水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暹罗鳄仿生态养殖池,根据暹罗鳄的生活习性,提供一个周围相对安静、水质好,水温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环境,确保暹罗鳄在仿生态养殖温棚内的适宜生长温度,缩短了暹罗鳄鱼的出栏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从而能降低暹罗鳄鱼的死亡率,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