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植物驱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096发布日期:2018-07-13 16:2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植物驱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21世纪全球性的问题便是粮食的生产。为了增加粮食的生产,不得不扩大耕地、使用农药和化肥,由此产生的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植物是解决粮食问题的物质基础,建立可持续的植物生产系统是解决植物来源的根本途径。目前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是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的态势,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受气候条件、地理因素常年粮食产量不足。而植物工厂和作物生产大棚恰恰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案,它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不同的生产系统达到植物产品化生产的目的。因此,全球对植物工厂呈现了极大的关注,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重要产业。

目前,我国对以植物工厂为代表的农业极为重视,而阻碍植物工厂或植物培养大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驱虫问题。在植物工厂和作物大棚中传统的驱虫措施有喷射药剂,使用化学药剂致使害虫死亡,这种方式不仅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还会使农业产品残留化学物质,影响人的健康。当前更多使用的是物理驱虫,市面上流行的有驱虫灯和黄板,与传统驱虫方法相比,使用方便,健康。但现在市场上驱虫灯存在的问题在于24小时不断工作,不环保,不智能,且寿命短;对于许多高的和茂密的植物,害虫躲藏的位置就多,造成驱虫时留有死角;黄板驱虫是利用虫的趋光性,致使向黄板撞击,达到灭虫的效果,但是黄板驱虫的局限性在于其驱虫效率不高,而在夜间往往达不到保护植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驱虫效果好的新型植物驱虫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植物驱虫装置,包括具有内螺纹孔的螺纹管以及位于螺纹管下方的半球形灯板,灯板的半球形面位于远离螺纹管一侧,螺纹管与灯板通过支架连接,灯板内侧设置有控制器,灯板的半球形面上布设有LED驱虫灯,灯板的半球形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以感应害虫的红外线感应器。

进一步的,红外线感应器数量为四个,其中一个位于灯板的半球形面中部,其余三个沿圆周间隔120°均匀分布,所述螺纹管的内径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植物驱虫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采用红外线感应器的监控功能,达到了智能、绿色驱蚊的效果,有效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扩大驱虫范围,达到了高效驱蚊的目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螺纹管、2-支架、3-灯板、4-LED驱虫灯、5-控制器、6-红外线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植物驱虫装置,包括具有内螺纹孔的螺纹管1以及位于螺纹管下方的半球形灯板3,灯板3的半球形面位于远离螺纹管1一侧,螺纹管与灯板通过支架2连接,灯板内侧设置有控制器5,灯板的半球形面上布设有LED驱虫灯4,灯板3的半球形面上间隔设置有用以感应害虫的红外线感应器6,螺纹孔1用于安装该驱虫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随时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及使用场地特点调换位置;本装置将利用昆虫的避光性,选择合适波段的光源作为驱离害虫的灯源,当害虫靠近时,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害虫,通过控制器控制LED驱虫灯工作,从而驱离害虫;采用半球形的灯板目的在于加大驱虫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感应器数量为四个,其中一个位于灯板的半球形面中部,其余三个沿圆周间隔120°均匀分布,所述螺纹管的内径为10mm,红外线感应器分布形式可以提高探测范围,不留死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AT89S51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

无论是在植物工厂还是农产品设施大棚,当植物多的时候害虫可以隐藏的位置便增多,由于本装置采用的是螺纹管与螺杆相配合的安装方式,在安装时可根据需要安装固定在任何位置,例如大棚的侧墙、顶部、地面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植物的顶部免受侵害,其底部同样受到了保护,对植物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保护;引入控制器,采用红外线感应器的监控功能,达到了智能、绿色驱蚊的效果,且延长了装置的寿命;灯板采用半球形的形状,扩大驱虫范围,达到了高效驱蚊的目的;使对害虫的监控不留死角。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