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5933发布日期:2018-06-28 01: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农民先在秧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目前水稻育苗多是采用育苗盘和田间苗床育苗,待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取出插秧,育苗盘秧苗适用于机械和人工作业,田间苗床的秧苗只适用于人工作业,现在对于小块农田还是手工插秧见多,手工插秧最大问题就是保证不了行距和株距,以及每一垵的株数,行距株距小了影响通风透光会造成减产,每垵的株数少了也会影响产量,株数多了会增加无效分蘖而影响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包括育苗床,所述育苗床是方形结构,所述育苗床的长侧边上设置有长边框,在育苗床的短侧边上设置有短边框,所述育苗床的底部设置有托盘,在托盘的上方横向和纵向分别设置有横隔带和纵隔带,所述横隔带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纵隔带的下方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和卡槽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纵隔带的上方设置有伸缩腔,在伸缩腔内设置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上方设置有刻度线,在纵隔带上设置有弹性网,所述横隔带和纵隔带之间的空腔处形成播盘,所述播盘的中心设置有育秧槽,在育秧槽的中间设置有播种孔,所述育秧槽的外围均匀间隔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的端点均设置有可进行重接的开闭点。

进一步的,所述横隔带上卡槽的数量为横隔带和纵隔带之和的6倍,且在一个位置处设置有3个卡槽,便于重新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长边框和短边框均为两端切割45度角的矩形塑料板,所述育苗床通过长边框和短边框端点切割的45角拼凑粘贴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横隔带和纵隔带之间形成的播盘的长度为宽度的2倍。

进一步的,所述育秧槽内位于播种孔的外围设置有培养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横隔带的上端设置有刻度标尺,伸缩板的上方设置有刻度线,刻度标尺和刻度线能够准确的显示每个播盘的面积,使每个播盘的面积都标准化,一致,从而保证了秧苗之间的距离;设置横隔带和纵隔带,将育苗床分隔成一个一个的播盘,一个播盘之间播种一株秧苗,便于确定播种秧苗的数量,保证播种水稻的产量;在播盘的中心设置有育秧槽,在育秧槽的中间设置有播种孔,所述育秧槽的外围均匀间隔设置有透气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通过将秧苗播种在播种孔内,再在育秧槽内添加培养土,使得插秧方便快捷,透气孔保秧苗生长过程中的通气,防止烂根;纵隔带的上方设置有伸缩腔,在伸缩腔内设置有伸缩板,可随着植株的生长,适当的拉伸伸缩板,使伸缩板将秧苗之间进行隔离,防止秧苗与秧苗混杂在一起,从而保证秧苗之间的独立性;横隔带上卡槽的数量为横隔带和纵隔带之和的6倍,且在一个位置处设置有3个卡槽,当植株变大,而播盘不够满足空间要求时,移动卡块使其移动到新的卡槽之间来重新确定空间位置,从而保证株距和行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隔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隔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播盘,2-播种孔,3-育秧槽,4-纵隔带,5-透气孔,6-横隔带,7-育苗床,8-托盘,9-长边框,10-短边框,11-卡槽,12-刻度标尺,13-弹性网,14-卡块,15-伸缩腔,16-伸缩板,1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包括育苗床7,育苗床7是方形结构,育苗床7的长侧边上设置有长边框9,在育苗床7的短侧边上设置有短边框10,长边框9和短边框10均为两端切割45度角的矩形塑料板,育苗床7通过长边框9和短边框10端点切割的45角拼凑粘贴而成,在长边框9和短边框10的端点均设置有可进行重接的开闭点,当秧苗较多,而长边框9和短边框10不够用时,可通过开闭点连接新的长边框9和短边框10来进行延伸,育苗床7的底部设置有托盘8,在托盘8的上方横向和纵向分别设置有横隔带6和纵隔带4,横隔带6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1,横隔带6上卡槽11的数量为横隔带6和纵隔带4之和的6倍,且在一个位置处设置有3个卡槽11,卡槽11之间设置有刻度标尺12,纵隔带4的下方设置有卡块14,卡块14和卡槽11的大小相适配,当植株变大,而播盘1不够满足空间要求时,可移动卡块14使其移动到新的卡槽11之间,纵隔带4的上方设置有伸缩腔15,在伸缩腔15内设置有伸缩板16,伸缩板16的上方设置有刻度线17,在纵隔带4上设置有弹性网13,横隔带6和纵隔带4之间的空腔处形成播盘1,播盘1的长度为宽度的2倍,播盘1的中心设置有育秧槽3,在育秧槽3的中间设置有播种孔2,育秧槽3内位于播种孔2的外围设置有培养土层,育秧槽3的外围均匀间隔设置有透气孔5。

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在横隔带的上端设置有刻度标尺,伸缩板的上方设置有刻度线,刻度标尺和刻度线能够准确的显示每个播盘的面积,使每个播盘的面积都标准化,一致,从而保证了秧苗之间的距离;

(2)设置横隔带和纵隔带,将育苗床分隔成一个一个的播盘,一个播盘之间播种一株秧苗,便于确定播种秧苗的数量,保证播种水稻的产量;

(3)在播盘的中心设置有育秧槽,在育秧槽的中间设置有播种孔,所述育秧槽的外围均匀间隔设置有透气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通过将秧苗播种在播种孔内,再在育秧槽内添加培养土,使得插秧方便快捷,透气孔保秧苗生长过程中的通气,防止烂根;

(4)纵隔带的上方设置有伸缩腔,在伸缩腔内设置有伸缩板,可随着植株的生长,适当的拉伸伸缩板,使伸缩板将秧苗之间进行隔离,防止秧苗与秧苗混杂在一起,从而保证秧苗之间的独立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