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227发布日期:2018-08-17 17:5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率播种的手动播种器。



背景技术:

播种是作物栽培措施之一,是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前除精细整地外还要做好种子处理,以及劳力、畜力和播种机具等的准备。

传统的农耕作业中,人们在松土垄地之后即进行播种。常采用的是利用农具在地垄上挖坑然后放入种子,再填平。将种子埋入松软的土壤中,方便起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可避免鸟兽等将种子当做食物采食,还可避免阳光暴晒,保证种子正常发芽。

在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利用农机等即可耕种。但是农机购买成本大,维护成本高,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在土地面积较小、较为零散的地方,农机也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播种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小麦、玉米等种子的播种,效率高,速度快,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播种器,所述播种器包括种子仓、下料滚筒、下料仓、破土锥;

所述种子仓为长槽状,在种子仓底部开设有下料口,种子仓内设有种子仓隔板;

所述下料滚筒为空心圆筒,在下料滚筒中设有轴向隔板和径向隔板,轴向隔板和径向隔板将下料滚筒分割成多个临储仓;

所述下料仓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下料仓半体,下料仓半体包括直段和锥段,所述下料仓半体内设有隔板,分割出多个下料腔,所述破土锥固定在下料腔底部;

所述种子仓两端固定连接竖杆,在种子仓下方安装有两端定位在竖杆上的转轴,所述下料滚筒与转轴固定,所述下料仓半体装配在转轴上,下料仓半体位于下料滚筒下方;

所述播种器一侧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沿竖杆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杆与一对下料仓半体均通过铰接杆连接;

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有拨盘,所述拨盘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包括回程槽、拨槽,所述拨盘与活动杆之间通过拉杆联动,拉杆一端与活动杆铰接,另一端设有拨杆,拨杆位于环槽中。

所述活动杆底部设有与活动杆垂直的踏板,所述活动杆上部设有上滑套、下部设有下滑套,所述上滑套、下滑套套装在竖杆上。

所述下滑套与竖杆底部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拨盘外周设有定位槽,所述竖杆上固定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弹片。

所述定位弹片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弧度与定位槽相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对下料仓半体,在下料仓半体下部的破土锥可插入土壤中,然后下压活动杆,将土壤拨开,同时下料滚筒从下料仓中分配种子,落入每个破土锥拨开的坑中,然后另活动杆回弹,带动下料仓半体合拢,即完成播种工作;本实用新型多个破土锥同时破土播种,播种快速方便、效力高,提高农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种子仓、下料滚筒、下料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种子仓与下料滚筒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拨盘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仓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破土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竖杆;3、活动杆;301、上滑套;302、下滑套;4、定位弹片;401、连接段;402、弧形段;403、固定段;5、下料滚筒;501、临储仓;502、开口;503、滚筒刷毛;504、轴向隔板;505、径向隔板;6、拨盘;601、拨槽;602、定位槽;603、回程槽;604、安装孔;7、拉杆;701、拨杆;8、踏板;9、弹簧;10、铰接杆;11、破土锥;1101、凹槽;1102、连接板;1103、半锥体;12、下料仓半体;1201、直段;1202、锥段;1203、铰接柱;1204、交接耳;1205、隔板;1206、下料腔;13、种子仓;1301、种子仓隔板;1302、下料口;1303、下料口刷毛;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播种器,所述播种器包括种子仓13、下料滚筒5、下料仓、破土锥11;

如图1中所示,所述种子仓13为长槽状,在种子仓13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302,种子仓13内设有种子仓隔板1301,待下种的种子储放在种子仓13中。

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下料滚筒5为空心圆筒,在下料滚筒5中设有轴向隔板504和径向隔板505,轴向隔板504和径向隔板505将下料滚筒5分割成多个临储仓501。在下料滚筒5的表面设有多个开口502,开口502的位置对应每个临储仓501,同时开口502对应种子仓13底部的下料口1302,种子仓13内的种子从下料口1302进入临储仓501内,然后经下料滚筒5分配到下料仓中。

种子经下料滚筒5落入下料仓后,暂存在下料仓中。如图1所示,所述下料仓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下料仓半体12。如图2、图6所示,下料仓半体12包括直段1201和锥段1202,在下料仓半体12内设有隔板1205,分割出多个下料腔,破土锥11固定在下料腔底部。破土锥11包括半锥体1103和连接板1102,在半锥体1103上设有凹槽1101,播种时,种子可沿凹槽1101落入土壤中。每个下料腔底部安装破土锥11,在播种时方便破土挖坑,将种子埋放在土壤中。

操作播种器时,需完成破土、下种等一系列流程,为便于操作,如图1、图5所示,在种子仓13两端固定连接竖杆2,竖杆2上方设有把手1,把手1可横向与竖杆2固定。如图5所示,在种子仓13下方安装有两端定位在竖杆2上的转轴15,所述下料滚筒5与转轴15固定,所述下料仓半体12装配在转轴15上,下料仓半体12位于下料滚筒5下方。为实现控制下料仓半体12的开合,在所述播种器一侧设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沿竖杆2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杆3与一对下料仓半体12均通过铰接杆10连接。在下料仓半体12上设置有铰接柱1203,所述铰接杆1203与下料仓半体12之间通过铰接柱1203交接。

在播种时,将破土锥11插入翻耕后的松软土壤中,然后控制活动杆3,通过铰接杆10撑开下料仓,同时控制下料滚筒5转动,将临储仓501中的种子倾倒至下料仓中,并落入破土锥11撑开的凹坑中。为实现下料滚筒5的滚动动作与下料仓开合同步,如图1、4、5所示,在所述转轴15的端部固定有拨盘6。如图5所示,拨盘6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包括回程槽603、拨槽601。拨槽601、回程槽603的数目与下料滚筒5上径向隔板505隔开的临储仓501数目相等。所述拨盘6与活动杆3之间通过拉杆7联动,拉杆7一端与活动杆3铰接,拉杆7与活动杆3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弹力作用下,拉杆7有向活动杆3一侧靠拢的趋势。拉杆7另一端设有拨杆701,拨杆701位于环槽中。

当下料仓闭合时,拨杆701位于拨盘6的拨槽601中,播种时驱动活动杆3下移,撑开下料仓半体12。同时拉杆7带动拨盘6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与拨盘6固定在同一转轴15上的下料滚筒5转动相等角度,下料滚筒5的临储仓501从种子仓13中获取的种子倾倒在下料仓中后落入土壤中。在活动杆3复位时,下料仓闭合,同时拉杆7上的拨杆701沿拨槽601滑入回程槽603中,直至进入下一拨槽601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便于控制活动杆3上下移动,在所述活动杆3底部设有与活动杆3垂直的踏板8,所述活动杆3上部设有上滑套301、下部设有下滑套302,所述上滑套301、下滑套302套装在竖杆2上。播种时,手持竖杆2上的把手1,将破土锥11插入土壤中,然后脚踩踏板8,即可轻松利用破土锥11撑开土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为所述下滑套302与竖杆2底部之间设有弹簧9。方便在撑开土壤后,活动杆3在弹簧9弹力作用下复位,驱动下料仓闭合同时带动拨杆701进入下一拨槽601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下料滚筒5的临储仓501的开口502需与种子仓13的下料口1302对齐,避免种子漏入下料仓中。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控制下料滚筒5在播种时一次转动的角度,且需将其暂时定位,防止其随意滚筒,为此在所述拨盘6外周设有定位槽602,所述竖杆2上固定有与定位槽602配合的定位弹片4。定位弹片4卡在定位槽602中,避免下料滚筒5随意转动。所述定位弹片4包括固定段403、连接段401、弧形段402,所述弧形段402的弧度与定位槽602相等。弧形段402卡在定位槽602,实现对下料滚筒5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种子仓13的下料口1302处设置有下料口刷毛1303,下料滚筒5的开口502处设置有滚筒刷毛503。下料口刷毛1303与滚筒刷毛503配合,起到阻挡种子的作用,防止种子从下料口1302与下料滚筒5之间的间隙中漏出,同时可避免在下料滚筒5滚动时挤压种子,避免损伤种子,保证种子可正常发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对下料仓半体12,在下料仓半体12下部的破土锥11可插入土壤中,然后下压活动杆3,将土壤拨开,同时下料滚筒5从下料仓中分配种子,落入每个破土锥拨开的坑中,然后令活动杆3回弹,带动下料仓半体12合拢,即完成播种工作;本实用新型多个破土锥11同时破土播种,播种快速方便、效力高,提高农耕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