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种子灭菌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4486发布日期:2018-08-10 19:08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子灭菌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兰花种子灭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兰科植物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与豆科的第三大科。兰科植物俗称兰花,多为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倍受高度关注的类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有些种类如天麻、石斛、白及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兰科植物种子细小如粉,数量极多,但由于兰科植物微小的种子本身无法储存养分,自然条件下,其种子萌发阶段完全依靠菌根真菌为其提供养分,萌发率极低。兰科植物的栽培方法般为分株繁殖,通常3-4年才能进行1次,繁殖速度慢,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此外,兰科植物培育新品种的杂交育种也必须通过播种育苗实现。因此种子萌发是兰科植物产业化开发的关键所在。

兰科植物种子量大,每个蒴果多达几万粒种子,如石斛属植物,每个蒴果含有数万至数十万粒种子,种子长200-450微米,宽90-150微米,又如白及种子长1300.92微米,宽241.98微米,而天麻种子平均长590微米,宽140微米。另外,兰科植物多样性极高,很多种类种子萌发存在困难,原因有种皮的通透性差、种子内存在抑制物等。兰科植物种子无菌播种过程中,对种子进行处理是一项经常性而繁琐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子流失少,处理效率高的兰花种子灭菌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兰花种子灭菌处理装置,包括注射器和吸嘴盖,注射器包括灭菌筒和灭菌筒内的活塞,所述灭菌筒头部设有吸嘴,吸嘴上套有吸嘴盖;吸嘴盖由顶部开有孔洞的支撑圈和覆盖在所述孔洞上的过滤网组成;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300目-500目。

进一步的,注射器的吸嘴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吸嘴盖的支撑圈内沿设有内螺纹,所述吸嘴与吸嘴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注射器和过滤网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灭菌方法中种子流失严重,过程繁琐,效率低的弊端。以处理开裂白芨果夹为例,传统方法一天只能处理约50个果夹。而使用本灭菌装置的情况下一天可以处理100个以上,灭菌效率提高了一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器,11-灭菌筒,12-吸嘴,13-外螺纹,14-活塞,2-吸嘴盖,21-支撑圈,22-过滤网,23-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

一种兰花种子灭菌处理装置,包括注射器1和吸嘴盖2,注射器2包括灭菌筒11和灭菌筒11内的活塞14,所述灭菌筒11头部设有吸嘴12,所述吸嘴12上套有吸嘴盖2;所述吸嘴盖2由顶部开有孔洞的支撑圈21和覆盖在所述孔洞上的过滤网22组成;所述过滤网22的孔径为300目-500目。

具体的,注射器1的吸嘴12外围设有外螺纹13,所述吸嘴盖2的支撑圈21内沿设有内螺纹23,吸嘴12与吸嘴盖2通过螺纹连接。

具体的,注射器1和过滤网22采用不锈钢制成。

产品为注射器状,加装了吸嘴盖2,防止细小的兰花种子流失,过滤网22的目数根据兰花种子的宽度来定。以常规的种子处理程序,对开裂白芨果夹内的种子为例:处理时,拉出活塞14,将兰花种子倒入灭菌筒11内,放入活塞14,推进活塞14至接近吸嘴12部位,拉动活塞14,吸入75%酒精,摇动30秒,推动活塞14,排出酒精;拉动活塞14,吸入无菌水清洗种子,排出废水;吸入0.1%升汞液体,摇动6-8分钟,排出废液,吸入无菌水清洗残留的升汞,清洗五次以上;最后,吸入一定量的无菌水,取下吸嘴盖2,推动活塞14,在水流的冲洗下,将种子送入培养基内。至此,播种程序完毕。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灭菌方法中种子流失严重,过程繁琐,效率低的弊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