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园林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616发布日期:2018-09-04 20:2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植被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园林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受到极大的重视。目前园林养护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木获得充足适量的水分,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传统的灌溉技术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沟、畦首部放水,让水自然流进田地里。二是通过灌溉软管,人工控制灌水方向,这两种方法灌水量大但灌水均匀度低;改良的灌溉方法是利用压力补偿式灌水器或者迷宫式灌水器进行滴灌,这种灌溉方式可以使各个出水口的出水量相同,达到灌水均匀的效果,但滴灌的出水端出水量小。在日常生活中,园林工人在给花草浇水时,需要拖着浇水器四处走动进行浇水,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园林洒水装置,该园林洒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园林洒水过程中洒水装置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园林洒水装置,包括洒水机构、照明机构及固定机构,所述洒水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和所述固定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洒水机构包括第一洒水管和第二洒水管,所述第二洒水管可旋转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洒水管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洒水管套接在所述第二洒水管内的管壁上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洒水孔,所述第二洒水管的壁上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洒水孔,所述第二洒水管通过所述第一洒水孔与所述第一洒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洒水管的上端设有密封口,所述第一洒水管的下端与所述照明机构相连接;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通水管Ⅰ、套设在所述通水管Ⅰ外壁上的第一防水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水管外壁上的照明管及套设在所述照明管外壁上第二防水管,所述通水管Ⅰ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洒水管相连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通水管Ⅱ、套接在所述通水管Ⅱ外壁上的支撑套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套上的若干个支撑腿,所述通水管Ⅱ的一端与所述通水管Ⅰ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Ⅱ的与通水管Ⅲ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Ⅲ垂直于所述通水管Ⅱ设置,所述通水管Ⅲ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通水管Ⅲ的另一端设有输水口;所述支撑套上设有固定所述通水管Ⅱ的锁紧螺钉,若干个所述支撑腿关于所述通水管Ⅱ的中心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洒水孔和所述第二洒水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洒水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洒水管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洒水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洒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水管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个数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设置洒水机构,洒水机构包括第一洒水管和第二洒水管,所述第二洒水管可旋转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洒水管的外部,所述第二洒水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洒水管上,第一洒水管和第二洒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洒水孔和第二洒水孔,在需要进行洒水时,通过旋转第二洒水管来调节第二洒水孔与第一洒水孔的相对位置,使每个第二洒水孔均与第一洒水孔相对应,从而实现洒水量最大化;当需要关闭水管后,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洒水管来调节第二洒水孔与第一洒水孔的相对位置,使每个第二洒水孔均与第一洒水孔相错开,从而实现洒水机构及时停止洒水的目的;

照明机构包括通水管Ⅰ、套设在通水管外壁上的第一防水管、套设在第一防水管外壁上的照明管及套设在所述照明管外壁上第二防水管,通过设置第一防水管和第二防水管可以保证在洒水的过程中水不会进入到照明管内,影响照明,通过设置照明机构,一方面可以保证在晚上进行洒水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美观装修作用;

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通水管Ⅱ、套接在所述通水管Ⅱ外壁上的支撑套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套上的若干个支撑腿,通水管Ⅱ的一端与所述通水管Ⅰ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Ⅱ的与通水管Ⅲ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Ⅲ垂直于所述通水管Ⅱ设置,支撑套上设有固定所述通水管Ⅱ的锁紧螺钉,这样在园林内进行洒水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洒水的植物的高度来调节通水管Ⅱ与支撑套的相对位置,通过设置通水管Ⅲ,可以将若干个固定机构通过连接管将每个固定机构的通水管Ⅲ相互串联到一块,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园林进行洒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固定机构,101、通水管Ⅱ,102、支撑套,103、锁紧螺钉,104、支撑腿,105、通水管Ⅲ,1051、进水口,1052、输水口,2、照明机构,201、通水管Ⅰ,202、第一防水管,203、照明管,204、第二防水管,205、散热孔,3、洒水机构,301、第一洒水管,3011、第一洒水孔,302、第二洒水管,3021、第二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根据图1-图5可知,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园林洒水装置,包括洒水机构3、照明机构2及固定机构1,所述洒水机构3、所述照明机构2和所述固定机构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洒水机构3包括第一洒水管301和第二洒水管302,所述第二洒水管302可旋转的套接在所述第一洒水管30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洒水管30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洒水管301上,所述第二洒水管30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洒水管301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洒水管301套接在所述第二洒水管302内的管壁上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洒水孔3011,所述第二洒水管302的壁上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洒水孔3021,所述第一洒水孔3011和所述第二洒水孔302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洒水管302通过所述第一洒水孔3011与所述第一洒水管301相连通,所述第一洒水管301的上端设有密封口,所述第一洒水管301的下端与所述照明机构2相连接;

在需要进行洒水时,通过旋转第二洒水管302来调节第二洒水孔3021与第一洒水孔3011的相对位置,使每个第二洒水孔3021均与第一洒水孔3011相对应,从而实现洒水量最大化;当需要关闭水管后,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洒水管302来调节第二洒水孔3021与第一洒水孔3011的相对位置,使每个第二洒水孔3021均与第一洒水孔3011相错开,从而实现洒水机构及时停止洒水的目的;

所述照明机构2包括通水管Ⅰ201、套设在所述通水管Ⅰ201外壁上的第一防水管202、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水管202外壁上的照明管203及套设在所述照明管203外壁上第二防水管204,所述第二防水管204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05,所述通水管Ⅰ20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洒水管301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一防水管202和第二防水管204可以保证在洒水的过程中水不会进入到照明管203内,影响照明,通过设置照明机构,一方面可以保证在晚上进行洒水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美观装修作用。

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通水管Ⅱ101、套接在所述通水管Ⅱ101外壁上的支撑套102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套102上的若干个支撑腿104,所述通水管Ⅱ101的一端与所述通水管Ⅰ201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Ⅱ101的与通水管Ⅲ105相连通,所述通水管Ⅲ105垂直于所述通水管Ⅱ101设置,所述通水管Ⅲ105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051,所述通水管Ⅲ105的另一端设有输水口1052;所述支撑套102上设有固定所述通水管Ⅱ101的锁紧螺钉103,若干个所述支撑腿104关于所述通水管Ⅱ101的中心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腿104的个数为3个;这样在园林内进行洒水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洒水的植物的高度来调节通水管Ⅱ101与支撑套102的相对位置,通过设置通水管Ⅲ105,可以将若干个固定机构通过连接管将每个固定机构的通水管Ⅲ105相互串联到一块,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园林进行洒水工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Ⅰ、Ⅱ、Ⅲ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