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619发布日期:2018-09-04 20:2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灌溉领域,尤其是一种迷宫式滴灌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2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09位。由于我国农田大多采用漫灌,灌溉方式相对落后,水的利用率仅有40%,单方水的粮食生产量只有0.85KG左右,远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滴灌带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中,使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水、肥、气、热、微生物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状况;因此,滴灌的质量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尤为重要。现有的迷宫式滴灌带大多消能、抗堵塞能力较低,大大影响了滴灌行业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能效果好、抗堵塞能力高的迷宫式滴灌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迷宫式滴灌带,包括滴灌带本体;所述滴灌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迷宫流道、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迷宫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迷宫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迷宫流道内部均布斑点;所述斑点为3/4的圆且缺口处正对进水口的水流方向。

更进一步的,所述迷宫流道的斑点处为粘结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迷宫流道的斑点半径为0.8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为激光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式滴灌带迷宫流道为斑点型,可实现微压灌溉模式;所述斑点为3/4的圆且缺口处正对进水口的水流方向,可有效起到消能作用,并且增强流道的抗堵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迷宫流道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是滴灌带本体、2是迷宫流道、3是进水口、4是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迷宫式滴灌带,包括滴灌带本体1;所述滴灌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迷宫流道2、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迷宫流道2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连接,所述迷宫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4连接;所述迷宫流道2内部均布斑点;所述斑点为3/4的圆且缺口处正对进水口的水流方向。本滴灌带使用时水流通过进水口3进入,流经迷宫流道2消能,最后通过出水口4进行滴灌。

更进一步的,所述迷宫流道2的斑点处为粘结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迷宫流道2的斑点半径为0.8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4为激光打孔。出水口采用激光打孔使其滴水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迷宫式滴灌带迷宫流道为斑点型,可实现微压灌溉模式;所述斑点为3/4的圆且缺口处正对进水口的水流方向,可有效起到消能作用,并且增强流道的抗堵塞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