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播种机及等株距覆土播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0139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播种机及等株距覆土播种方法,属于棉花播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种植管理和生产用工十分复杂,从种到收,有多道工序。其中播种环节极为重要,直接决定棉花种植效益。播种时,需要进行旋耕、碎土、播种、覆土和沉压等过程,费时费力,而且速度慢。尤其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加重,直接降低了棉花种植的收益,严重伤害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已有技术的棉花播种机,例如中国专利2016101797049、2017107069764、2014104140491等,均存在不能等株距精细播种、不能自动筛土覆土等问题,不能一次完成旋耕、播种、覆土等工作,效率低,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播种机及等株距覆土播种方法,一次完成旋耕、播种、覆土等工作,等株距精细播种,自动筛土覆土,减轻种植难度,减少劳动力,播种后株距均匀、覆土适中,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棉花播种机,包含固定牵引总杆和悬挂在固定牵引总杆上的旋耕机、筛选导土护罩和播种集成筒;所述旋耕机设置在筛选导土护罩内,筛选导土护罩上设有导土槽,导土槽位于旋耕机前进方向的后上方,导土槽上设有过土筛;与导土槽出口匹配的位置设有播种集成筒;播种集成筒包含集成筒体、播种器、下种开口杆和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集成筒体一端设有与导土槽出口匹配的进土口,另一端封闭并设有播种器,集成筒体中部为过土工作区,靠近集成筒体封闭端的筒壁上设有覆土出口,播种器的下种嘴从覆土出口中伸出,下种嘴通过下种开口杆与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连接,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为设置在进土口旁的拨片,拨片拨动下种开口杆,下种开口杆打开下种嘴。

所述旋耕机,包含旋耕机配重铁、上带轮、旋耕机轴承、旋耕机轴杆和旋耕旋刀;旋耕机轴杆上设有上带轮,上带轮为动力输入轮;旋耕机轴杆的两端设有旋耕机轴承和旋耕机配重铁,旋耕机配重铁的周围设有二至四个旋耕旋刀。所述旋耕旋刀与旋耕机前进方向垂直布置。

所述播种集成筒的后面设有沉压滚筒。

所述旋耕机、筛选导土护罩、播种集成筒和沉压滚筒均为两个,分成两列,一一匹配,沿旋耕机前进方向对称布置。

所述筛选导土护罩的导土槽上设置的过土筛倾斜布置,过土筛上方设有上盖,筛选导土护罩上设有吊孔。

所述固定牵引总杆与旋耕机吊架上部连接,旋耕机与旋耕机吊架下部连接,筛选导土护罩通过吊孔设置在旋耕机吊架上。播种集成筒通过播种器吊架和播种器吊杆悬挂在固定牵引总杆上。固定牵引总杆上还设有旋耕机紧带器和旋耕机平衡调节器,旋耕机紧带器用于调整旋耕机动力传送带,旋耕机平衡调节器用于调整旋耕机两侧旋耕深度的平衡。

所述播种集成筒的进土口直径小于集成筒体的内径;所述过土工作区的结构为集成筒体内壁上设置螺旋叶片。

所述播种集成筒内的播种器匹配一个以上下种嘴,两个以上下种嘴均布在集成筒体外圆周上;所述下种嘴由静嘴片和动嘴片构成,动嘴片铰接在静嘴片上,动嘴片与下种开口杆一端连接,下种开口杆另一端与固定在集成筒体上的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匹配。

所述集成筒体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两个覆土出口,播种器设有两个下种嘴,分别匹配两个覆土出口。

所述集成筒体设置在播种集成筒轴上;所述播种器,包含种子工作区、精播毛刷、精种分种孔、种子引导槽和下种嘴,播种集成筒轴上设有轴套,轴套与集成筒体的端部封闭之间构成种子引导槽,种子引导槽上设有种子工作区,种子工作区为开口的盒式结构,种子工作区与轴套之间设有精播毛刷,种子工作区与位于集成筒体外面的加种区连通,种子引导槽与下种嘴连通;所述轴套上开有精种分种孔,精种分种孔的数量与下种嘴数量相同。精种分种孔的空间容纳2-3粒种子。

所述沉压滚筒中部为凹槽结构。

一种棉花等株距覆土播种方法,采用上述播种机进行,包含如下步骤:

固定牵引总杆与手扶拖拉机连接,旋耕机上的上带轮与手扶拖拉机动力轮连接;棉花种子进入播种器的种子工作区;手扶拖拉机牵引和驱动旋耕机转动,旋耕机的旋耕旋刀对地面进行旋耕,同时,旋耕旋刀将旋出的土带到过土筛上,粗颗粒的土顺过土筛面流向地面,筛下细土通过导土槽进入播种集成筒的进土口,通过集成筒体的内过土工作区到达覆土出口;同时,播种器的下种嘴转动到地面,并穿透地面覆膜插入地面内,此时恰好集成筒体上的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拨动下种开口杆,下种开口杆将动嘴片打开,将棉花种子播到地里,覆土出口流出的细土同时将播下的棉花种子覆盖;播种集成筒后面的沉压滚筒完成播种后的沉压工作;

随着播种集成筒的转动,播种器按照固定的株距完成播种,每穴播种2-3个棉花种子,实现等株距精确播种,并同时完成旋耕、播种、覆土和沉压工作;

播种的株距控制:播种集成筒播种器上设置一个下种嘴,播种的株距是集成筒体外圆周长;播种集成筒播种器上设置两个下种嘴,两个下种嘴均布在集成筒体外圆周上,播种的株距是集成筒体外圆周长的二分之一;以此类推,实现株距精准控制。

本发明旋耕机选用皮带动力连接,旋耕机与筛选导土护罩配合,筛选导土护罩与播种集成筒配合,完成筛选、导土、护土、卷土、开穴、播种和覆土功能。

旋耕机的紧带方式利用旋耕机紧带器和旋耕机平衡调节器掌握整体平衡。

旋耕机的旋耕刀固定在旋耕机轴杆两端的圆形旋耕机配重铁上,以便对垄沟上的土进行旋耕,旋耕飞溅的土进入筛选导土护罩,筛选导土护罩的下后方是导土槽,导土槽设有过土筛,筛选后漏下的细土经过导土槽进入播种集成筒,筛上的大的土块自动滑落筛选导土护罩下方。

本发明碎土、播种和覆土同时进行,而且是双行种植,解决了种植中很多问题,极大减轻了种植难度,减少了很多劳动力,播种后整体环境,株距均匀,覆土适中,提高了出苗率,种后的垄沟杂草减少,土地松弛,提高了土地温度与保水作用,对增加产量有很大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次完成旋耕、播种、覆土等工作,等株距精细播种,自动筛土覆土,减轻种植难度,减少劳动力,播种后株距均匀、覆土适中,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筛选导土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旋耕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播种集成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播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沉压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下种嘴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牵引总杆1、工作座位2、旋耕机吊架3、旋耕机紧带器4、旋耕机平衡调节器5、筛选导土护罩6、旋耕机7、播种集成筒8、播种器吊架9、播种器吊杆10、供土调节螺丝11、连接螺母12、吊孔13、过土筛14、导土槽15、上盖16、旋耕机配重铁17、上带轮18、旋耕机轴承19、旋耕机轴杆20、旋耕旋刀21、进土口22、下种嘴23、下种开口杆24、过土工作区25、加种区26、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播种器28、集成筒体29、种子工作区30、精播毛刷31、精种分种孔32、种子引导槽33、凹槽34、静嘴片35、动嘴片36、播种集成筒轴37、覆土出口38、沉压滚筒架39、沉压滚筒40、铰轴41、挡片42、延缓挡片43、轴套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棉花播种机,包含固定牵引总杆1和悬挂在固定牵引总杆1上的旋耕机7、筛选导土护罩6和播种集成筒8;所述旋耕机7设置在筛选导土护罩6内,筛选导土护罩6上设有导土槽15,导土槽15位于旋耕机前进方向的后上方,导土槽15上设有过土筛14;与导土槽15出口匹配的位置设有播种集成筒8;播种集成筒8包含集成筒体29、播种器28、下种开口杆24和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集成筒体29一端设有与导土槽15出口匹配的进土口22,另一端封闭并设有播种器28,集成筒体29中部为过土工作区25,靠近集成筒体29封闭端的筒壁上设有覆土出口38,播种器的下种嘴23从覆土出口38中伸出,下种嘴23通过下种开口杆24与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连接,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为设置在进土口22旁的拨片,拨片拨动下种开口杆24,下种开口杆24打开下种嘴23。

所述旋耕机7,包含旋耕机配重铁17、上带轮18、旋耕机轴承19、旋耕机轴杆20和旋耕旋刀21;旋耕机轴杆20上设有上带轮18,上带轮18为动力输入轮;旋耕机轴杆20的两端设有旋耕机轴承19和旋耕机配重铁17,旋耕机配重铁17的周围设有二至四个旋耕旋刀21。所述旋耕旋刀21与旋耕机前进方向垂直布置。

所述播种集成筒8的后面设有沉压滚筒40。

所述筛选导土护罩6的导土槽15上设置的过土筛14倾斜布置,过土筛14上方设有上盖16,筛选导土护罩6上设有吊孔13。

所述固定牵引总杆1与旋耕机吊架3上部连接,旋耕机7与旋耕机吊架3下部连接,筛选导土护罩6通过吊孔13设置在旋耕机吊架3上。播种集成筒8通过播种器吊架9和播种器吊杆10悬挂在固定牵引总杆1上。固定牵引总杆1上还设有旋耕机紧带器4和旋耕机平衡调节器5,旋耕机紧带器4用于调整旋耕机动力传送带,旋耕机平衡调节器5用于调整旋耕机两侧旋耕深度的平衡。

所述播种集成筒8的进土口22直径小于集成筒体29的内径;所述过土工作区25的结构为集成筒体29内壁上设置螺旋叶片。

所述播种集成筒8内的播种器匹配一个以上下种嘴23,两个以上下种嘴均布在集成筒体29外圆周上;所述下种嘴23由静嘴片35和动嘴片36构成,动嘴片36铰接在静嘴片35上,动嘴片36与下种开口杆24一端连接,下种开口杆24另一端与固定在集成筒体29上的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匹配。

所述集成筒体29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两个覆土出口38,播种器设有两个下种嘴23,分别匹配两个覆土出口38。

所述集成筒体29设置在播种集成筒轴37上;所述播种器,包含种子工作区30、精播毛刷31、精种分种孔32、种子引导槽33和下种嘴23,播种集成筒轴37上设有轴套44,轴套44与集成筒体29的端部封闭之间构成种子引导槽33,种子引导槽33上设有种子工作区30,种子工作区30为开口的盒式结构,种子工作区30与轴套之间设有精播毛刷31,种子工作区30与位于集成筒体29外面的加种区26连通,种子引导槽33与下种嘴23连通;所述轴套44上开有精种分种孔32,精种分种孔32的数量与下种嘴23数量相同。精种分种孔32的空间容纳2-3粒种子。

所述沉压滚筒40中部为凹槽34结构。

所述旋耕机7、筛选导土护罩6、播种集成筒8和沉压滚筒40均为两个,分成两列,一一匹配,沿旋耕机前进方向对称布置。

一种棉花等株距覆土播种方法,采用上述播种机进行,包含如下步骤:

固定牵引总杆1与手扶拖拉机连接,旋耕机7上的上带轮18与手扶拖拉机动力轮连接;棉花种子进入播种器的种子工作区30;手扶拖拉机牵引和驱动旋耕机7转动,旋耕机的旋耕旋刀21对地面进行旋耕,同时,旋耕旋刀21将旋出的土带到过土筛14上,粗颗粒的土顺过土筛14面流向地面,筛下细土通过导土槽15进入播种集成筒8的进土口22,通过集成筒体29的过土工作区25到达覆土出口38;同时,播种器的下种嘴23转动到地面,并穿透地面覆膜插入地面内,此时恰好集成筒体29上的播种开口时间调节器27拨动下种开口杆24,下种开口杆24将动嘴片36打开,将棉花种子播到地里,覆土出口38流出的细土同时将播下的棉花种子覆盖;播种集成筒8后面的沉压滚筒40完成播种后的沉压工作;

随着播种集成筒8的转动,播种器按照固定的株距完成播种,每穴播种2-3个棉花种子,实现等株距精确播种,并同时完成旋耕、播种、覆土和沉压工作;

播种的株距控制:播种集成筒8播种器上设置一个下种嘴,播种的株距是集成筒体29外圆周长;播种集成筒8播种器上设置两个下种嘴,两个下种嘴均布在集成筒体29外圆周上,播种的株距是集成筒体29外圆周长的二分之一;以此类推,实现株距精准控制。

本发明旋耕机选用皮带动力连接,旋耕机与筛选导土护罩配合,筛选导土护罩与播种集成筒8配合,完成筛选、导土、护土、卷土、开穴、播种和覆土功能。

旋耕机的紧带方式利用旋耕机紧带器4和旋耕机平衡调节器5掌握整体平衡。

旋耕机的旋耕刀固定在旋耕机轴杆20两端的圆形旋耕机配重铁17上,以便对垄沟上的土进行旋耕,旋耕飞溅的土进入筛选导土护罩,筛选导土护罩的下后方是导土槽,导土槽设有过土筛,筛选后漏下的细土经过导土槽进入播种集成筒,筛上的大的土块自动滑落筛选导土护罩下方。

在实施例中,地面覆盖薄膜,本发明是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使用,由手扶拖拉机牵引后面而进行田间作业。

播种集成筒8在工作时,种子通过精种分种孔32从种子工作区30取种,经精播毛刷31阻挡落在种子引导槽33,经过下种嘴23均匀下种,覆土出口38把下好的种子同时均匀的盖上土。

所述下种嘴23的静嘴片35和动嘴片36均为上端宽、下端尖形的倒三角形外型,静嘴片35内部为u槽型结构,动嘴片36封闭静嘴片35的u槽开口,静嘴片35和动嘴片36的上端通过铰轴41铰接,在静嘴片35的u形的槽型上设有与槽口平行的挡片42,动嘴片36上设有延缓挡片43,延缓挡片43伸到挡片42下方静嘴片35的u形的槽内,与挡片42一起构成种子临时储存区;从种子引导槽33过来的种子落到下种嘴23,存储在静嘴片35上的挡片42和延缓挡片43之间的种子临时储存区;当动嘴片36打开时,延缓挡片43离开静嘴片35,种子临时储存区内的棉花种子自然落下,完成播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